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文帝倡导的以孝治国:汉王朝的“孝文化”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0
转发:0
评论:0
汉文帝倡导的以孝治国:汉王朝的“孝文化”,因为汉朝皇室宣传以“孝”治天下,目的当然是靠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因为汉朝皇室宣传以“孝”治天下,目的当然是靠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来的统治,当时以“仁孝”为宣传主线的封建伦理道德逐渐成为系统(成熟),统治者认为在家里子女无条件地“孝”于父母,走入社会后自然无条件地“孝忠”于统治者,汉朝没有科举,考察人才也主要考察孝行,所以推荐人才做官叫“举孝廉”。当然,汉初孝惠帝、孝文帝既自身践履孝道大义,又推廓至治国方略,开创了汉世“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其中,尤其以孝文帝为最著,无论是从《大学》的修齐治平,还是从《孝经》的天子之孝来讲,文帝都完美的体现出传统孝道的精神所在。 正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创了一个强盛,且相对稳定长久的时代,所以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拼了命地自认以“孝”治天下,或者更牛B的号称“以仁孝治天下”,虽然大部分画虎类犬,把国家整的乱七八糟,像那拉兰儿(慈禧),就被谥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真是倒足了胃口。

  一句话,因为汉朝号称以“孝”治天下,所以死后,谥号前面均加一个“孝”字,以彰显大汉朝的功德。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后来还被编进了24孝故事。 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对朝廷的政治追求。

  除此以外,西汉也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中国古代正史中最早专门记载孝子、孝义的大概应属于《后汉书》。《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期范晔(396~445年)所撰写。在《史记》、《汉书》的基础上,此史书又向前发展了一步。虽然没有用《孝子传》这一名称,但是三十九卷的《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为孝子专门作了传记。这一卷专门记载了许多以孝子、孝义而有名声的人物。汉安帝(107~125年在位)时候,汝南有一个叫薛包的,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而有名声。其父娶了后妻以后,开始憎恨薛包,逼他分家而居。薛包日夜号泣,不愿离开,以至于被其父殴打。不得已,薛包就在宅外搭建一个小屋住下,每天早上仍过来洒扫;其父又发怒,驱逐他。于是他就在远一点的乡里之门处搭建一个小屋住下,但从不忘记早晚去父亲那里问安。这样过了一年多,父母自己都感到羞愧了,就让他回来居住。后来父母死后,薛包守丧六年,超过了规定的丧礼,因为按规定三年就行了。

  不久弟弟要求分财产并分居,薛包没能劝止,就平分财产。分人的时候,薛包要那些年老的奴婢,说:“与我一起的时间长了,而你使唤不了。”分田地房产时,他又要那些荒废的,说:“我年轻时经营过的,情意有所留恋。”分器物的时候,他又要那些旧而损坏的,说:“我一向所使用的,已经用惯了。”后来他的弟弟数次家产破败,薛包常常给予救济供给。  汉安帝建光年间,公车官署特地征用薛包,官拜侍中。但薛包生性恬淡虚怀,声称自己有疾病,不去做官,而只求一死。于是朝廷下诏,优准他保留官职而告归养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汉代重孝的具体情况。一,后世的人、特别是今人,往往习惯从功利的视角去观察,怀疑当时的孝子是在作伪、,或是些沽名钓誉之徒。薛包,或许能让后人看到一个实在的、纯真的孝子的形象。二,他的孝行,在父母的生前表现出来,在父母的死后也表现出来,在分家的时候再次表现出来,甚至在朝廷让他做官的时候尤其凸现出来了。三,汉代统治者对孝子非常重视,加以提拔,委任官职,甚至根据孝子的要求与具体情况,保留官职而又遂其心愿。这种做法,对社会和谐风气的营造可以想见。汉王朝如果真全是封建落后得一塌糊涂,漆黑一团,歹徒横行,没有好的社会氛围,王朝能够绵延四百多年吗?这一点也是值得后人好好体会的。

  这个孝子的孝行,对后人也很有影响。比如北齐的颜之推在著名的《颜氏家训》中还特地引用了这一段,置于《颜氏家训·后娶第四》中,用以教育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最孝顺的汉文帝刘恒:把以孝治国当成了汉朝国策
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然做秀的多,真孝的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就有有限的几个孝顺皇帝值得一说,如《三国》中的孙权,对吴国太那是言听计从,因为“孝”把周瑜的“美人计”都破坏了,弄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若说真正的孝,汉文帝刘恒可算是“孝”皇帝之冠。凭什么说刘恒是中国历史上最孝的皇帝呢?刘恒大孝之名并非空穴来风,他扎扎实实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事。一、母有病亲奉汤药。刘恒的母亲薄氏本是南方的吴国人,少时有一位叫许负的看相人曾说过她是大贵之命。她的命贵在哪呢?就贵在她与刘邦曾发生“”后生了刘恒,从此再也不受刘邦的宠爱。所谓“福兮祸兮”,不受刘邦的宠爱则躲过了嫉妒成狂的吕后的(吕后曾害死了刘邦的四个儿子),刘恒母子远离皇城来到被封的代地,踏踏实实过起了虽相对贫寒但非常安稳的日子,薄氏是一位犹如孟母的贤德...
· 汉光帝刘秀倡导的以柔治国方案成功了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是以武统治天下的。不过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那种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中,武力有时候是最有用的办法。凡是皇帝,必定会注重兵权。而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刘秀的皇帝,他倡导以柔治国,并且真的就这样做了。那这一方法成功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于乱世中起兵,刘秀出生的时代不好,恰逢社会矛盾激烈的乱世之中。后来,王莽建立了新国,推行了一些政治上的改革。这些改革但对于本就不怎么安稳的社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各地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起义。而刘秀,就参加到了起义军中。当时,王莽加重兵力对刘秀起义军进行,起义军被围困在昆阳城中。眼看昆阳城守不住了,刘秀带领着十三名骑兵从南门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又加快去郾城和定陵调动援军。在他优秀的军事指挥下,起义军成功被解救出来,并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昆阳之战也取得了胜利,再之后的河北战争,邯郸...
· 以孝治国:汉代养老年过七十就能享受处级待遇
国人一直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有关家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很多,甚至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成了传家法宝,像严氏和曾氏就是比较著名的。但对老人的赡养似乎逊色得多,既缺乏必要的机制,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特别是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过亿半,养老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大问题。纵观古今,各朝各代赡养老人的做法差异很大,最好的要算汉代了。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到了成帝建始年间,又将享受这种法定待遇的老人最低年龄...
· 为什么以孝闻名的宋孝宗生出的儿子却极为不孝?
宋孝宗赵昚虽然只是宋高宗赵构的养子,但他继位成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后,也始终把太上皇当成亲生父亲孝顺,把吴太后当成亲生母亲供养,小事同父母商量,大事听父亲决断,有时哪怕是太上皇的一些无理要求,他也想方设法给予满足,为此甚至不惜得罪满朝文武。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孝顺的皇帝,却教育出一个极不孝顺的儿子,和一个骄横蛮悍的儿媳妇。儿子宋光宗赵惇当太子前后,表现得勤奋好学,谦恭有礼,父亲情绪好时,他也喜形于色,父亲情绪不好时,他亦愁容满面,还经常在诗中称颂父皇的功绩,那种孝顺,让赵昚非常满意。但赵惇继承皇位后,却来了一个天大的转变,露出了原形。开始,他也一度效仿孝宗侍奉高宗的先例,每个月四次向父亲请安,偶尔还陪宴饮、游玩,但没多久,他就烦恼于这种“例行公事”,忍受不了这种“做作”,托词回避了。父亲是极重感情的人,儿子连正常礼节都不履行了,心中十分郁闷。有一次,赵惇率内外大臣和嫔妃们游览聚景园,却没有邀请孤...
· 中国传统孝文化在汉魏隋时期已经受到重视“以孝治天下”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确立,孝道对于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孝经》、《礼记》以及“三纲”学说集中体现了孝治理论的风貌。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社会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并实施了一些举措,提倡和推行孝道。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