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的古人们为什么都喜欢占梦?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1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的古人们为什么都喜欢占梦?,导读:古人都喜欢占梦,希望用占梦之法给一些难以解释的事情找一个合理说法。古书

  导读:古人都喜欢占梦,希望用占梦之法给一些难以解释的事情找一个合理说法。古书也记载了很多占梦的故事,《诗经》《尚书》《周礼》等经书里就有许多天子占梦的记载,而且梦境都与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比如:商高宗武丁因梦得到贤德的丞相傅说;周文王梦见天帝赐予他九年的寿辰,因而他活了97岁;武王因为做梦与占卜相同,才开始伐纣;周宣王拷问牧人,牧人说自己梦见很多蝗虫、鱼类和旗帜,这与梦见熊罴虺蛇一样是吉祥之兆,宣王于是招来大臣元老,询问这样的梦如何占卜。《左传》记载的梦就更多了,如孔子梦见自己坐在堂屋前的两根柱子之间受人膜拜祭奠等等。由此可见,古人对梦境非常的迷信,连圣贤之人都不曾轻视过梦。

  《汉书·艺文志》和《七略》等史料都著录杂占类共18家,以《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甘德长柳占梦》二十卷两书为首。作者还解释说,所谓杂占,就是记录各种各样的现象,观测善恶吉凶的征兆,占卜的种类很多,而占梦最为重要,因此周代设立了专门的占梦官。现在许多人认为《周公解梦》的作者是周公,其实并非如此。《周礼》就有“太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就是说,掌管占梦的官员叫“太卜”,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致梦是夏代所作,觭梦乃商代人作品,咸陟才是周代的产物,咸陟是解释梦境与现实关系的经书,意思是梦到的都能够实现。周代占梦的官员,以日月星辰占卜六梦的吉凶,六梦是指: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这六梦与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魏晋时期人们还比较重视占梦,有不少医卜星相之士精于此道,比如:朱建平就曾断言曹丕只能活四十岁,曹丕果然四十而终。孙权偷袭关羽前曾做梦向吴范求问,吴范说“得之”,结果关羽兵败麦城。至唐宋以后人们就不再轻信占梦之术,虽然城乡集镇庙会等场所相面算卦的人随处可见,数不胜数,但却没有一个挂牌占梦的,大概是因为占梦本来就是为帝王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民间很少有人占梦,除非特殊情况,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迷信而不能自拔。占梦在南宋似乎就已经绝迹,如今人们也不再迷信占梦,只是将它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水浒传》流传千古为什么人们独独喜欢武松?
如果有这么一道调查题目:水浒一百单八将当中,你最喜欢的人是哪位?估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一致的。对,就是武松。小时候看过山东电视台1983年拍摄的祝延平版《武松》,后连续成《水浒》一剧。那时候少不更事,对水浒英雄故事仅仅局限于几个人,如武松、鲁智深等,对其他人几乎一无所知,对武松的崇拜可谓五体投地。英雄豪气冲天的故事让小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舞枪弄棒学武松,提着一对拳头对着墙壁、大树使劲,还经常模仿练习武松的醉拳,甚至曲起两指拿个酒杯假装欲一用力便能捏碎,那情形想来让人忍俊不禁。1998年,央视又拍了一部《水浒传》,其中武松由著名硬汉演员丁海峰饰演。这是一部比较连贯的影视经典,通过它我对《水浒传》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近期,我第一次静下心来通读了施老先生的《水浒全传》,终于彻底在心中解开了梁山泊的真实面目。按照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描述,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氏,因在家中排行在二,所以又叫“武二郎”。武松...
· 楚国为什么这么喜欢迁都?蕞之战楚国为何迁都寿春?
楚国为什么这么喜欢迁都?蕞之战楚国为何迁都寿春?楚国为什么这么喜欢迁都?蕞之战后楚国为何迁都寿春?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楚国为什么喜欢迁都的原因,好像每次都有正当的理由,想想也是,如果不是事出有因,怎么会迁都这么频繁呢。以下是六国的地图,集合地图,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看看楚国迁都的原因。第一、丹阳迁都郢都,是楚国初期扩张需要;第二、楚昭王在位期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外逃迁都于“鄀”;过了几年,楚昭王又迁都“鄢郢”;第三、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在位期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楚国迁都“陈郢”;第四、楚考烈王为了避秦,前253年迁都矩阳,前241年,迁都寿春。楚国曾经被攻破了两次国都,为了逃难先后迁都4,5次。由此可以看出疆域最大的楚国,战国时期国力下降,已经没能力称霸于诸侯。西周初年,颛顼的后裔熊绎被封楚国。楚国先后有7个都城,丹阳(湖北枝江市)、郢都(湖北荆州市)、鄀都(湖北襄阳市...
· 哈尼族人们为何喜欢住在向阳的山坡上
哈尼族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村寨一般为三四十户,多至数百户。村寨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周围绿竹青翠,棕榈挺拔,间以桃树、犁树,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箐底。离村寨不远有清澈酣凉的泉水井。房屋建筑一般是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墙基用石块从地下半米深入砌至高出地面半米,便从基石上用土坯砌墙,用坚实的圆形或方形木柱支撑屋檐或门楼。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平顶房在内地和红河南岸均较普遍,其构造是在横梁上铺一层木条,上覆茅草,茅草上再铺上粘土夯实,坚硬、平整,类似水泥地面。墨江、元江等县的平项房由正房、厦子耳房组成。正房为二层楼房,厦子相当于正房前厅,与正房前墙相连;耳房与正房西侧或东侧相连而与厦子相通。厦子与耳房上面均为坚固的泥土平台。正房有平顶的,也有地层顶上封泥后再设双斜面茅草顶的,又称“封火楼”。房屋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楼层堆放粮食瓜菜等杂物。因地形陡...
· 远古时代人们都穿什么!
一般认为最早的服装是在劳动中起源的,支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古代神话中炎帝、神农氏的形象就颇似农人。因为身着红色襦,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质鞋,手执农具。这种提法其实比较有道理。后代人对上古的服装多有揣度,比方说不少人认为当时的老百姓头上戴的是尖帽或圆筒高帽等,不过这都无法考证。在古代的皇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那个时候的人很质朴,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此时一般称为“玄”,因此他们在上衣颜色的选择上,就选了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就和地一样,所以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总的来说,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为了非常实用的用途,比如人们需要御寒防潮护身免灾等就披上兽皮和树叶,而在热带地区,因烈日照射,风雨袭击,虫蛇啃咬...
· 古代人为什么喜欢下棋
对弈原为乐事,图个适性忘虑,但自古而来,也不乏亦笑亦哭亦喜亦悲的万象景观。诗人元稹在棋局上就不怎么地道。他与李杓直对弈,“已败,乃窃杓直数子咽之”。为挽救败局,一如眼下某些运动员唯恐拿不到冠军而服兴奋剂一样,元稹不惜将对方的棋子吞进喉咙,实在是荒唐骇人,斯文扫地。把输赢看得如此重,以至于使出偷鸡摸狗的招数来,不能不说是棋局上一大风景。更有甚者,会为对弈而赔上身家性命。清宫太监连琪下得一手好棋,常陪老佛爷玩。一次,他不慎吃了慈禧太后一只马,虽然满脸赔笑,仍见慈禧太后勃然大怒,大吼一声:“我杀你全家!”天可怜见,顷刻间区区小太监便被满门抄斩。弈者以争胜为念,故时有百般计较,也是常情,但也有因常胜而烦恼的。明朝的刘长钦,“终日与人弈……无相抗者,弈罢,常掷于地曰:‘人知屡负不乐,不知屡胜亦闷’”。这倒有点像某些逐臭追腥的官僚,明知贪污受贿见不得人,整日提心吊胆,却又舍不得跳出钱眼儿。老刘既然晓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