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探秘:题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到底指的是哪里?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1
转发:0
评论:0
崔护(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脍炙人口。其在《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单从诗的题目和诗人所处的年代推断,不难看出该诗应作于当时的都城长安以南某个村庄。而这一点,在与诗人同时代的孟棨所著、专门对唐代诗人所作诗的背景、本源进行记述的《本事诗》中有所体现: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葱翠,寂若无人……”,崔护口渴便叩门求饮,一位美丽少女开门给他端来茶水,然...

  崔护(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脍炙人口。其在《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单从诗的题目和诗人所处的年代推断,不难看出该诗应作于当时的都城长安以南某个村庄。而这一点,在与诗人同时代的孟棨所著、专门对唐代诗人所作诗的背景、本源进行记述的《本事诗》中有所体现: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葱翠,寂若无人……”,崔护口渴便叩门求饮,一位美丽少女开门给他端来茶水,然后倚在门外盛开桃花的树枝上,“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护被她的美貌打动,主动与她答话,问她芳龄几何,那位少女面颊绯红,低头不语。崔护无奈告辞而去,她送出门,两眼脉脉含情,待崔护走远,才“如不胜情而入”,崔护也顾盼而归,俩人就这样一见钟情。第二年清明,崔护情不可抑,“亲往寻之”。到了那里,依然是桃红柳绿,但大门紧闭。不知日思夜想的“桃花姑娘”哪里去了?面对春光如醉的美景和盛开的桃花,他的心情无限惆怅,遂在左门题下了那首诗。

  为了让这首诗更有传奇色彩,孟棨还对它进行了动人的演绎: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于是,数日之后,他再度前往城南寻访。这次,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哭声。原来“桃花姑娘”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以为今生今世再无缘相见,竟然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崔护得知真相后,大为感动,一直细心照料“桃花姑娘”到康复,然后又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以礼下聘,最终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自从《本事诗》对《题都城南庄》一诗的故事进行记述后,一千多年来,学术界大都认同并沿用了孟蓕的观点,以崔护觅水故事演绎的各种版本“人面桃花”也都把故事的发生地说成当时的都城长安,那位“桃花姑娘”自然被人认为就是“世居秦川”了。但小编的一位老乡经过考证与走访,提出此诗未必是作于“长安南庄”,而位于深州城东北6里,一个叫利仁村的地方。

  在唐代,安平与深州同属博陵郡,利仁村原名梨人村,建于唐初,王、邢二姓为土著。因该村产梨、桃等水果,村人主要以经营果树果品为生计,故名“梨人村”。当地来、老乡世代相传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崔护进京赶考到了利仁村北,只见桃树连成一片,桃花争奇斗艳。崔护兴致勃勃,渐入佳境,一会儿他觉得口渴,于是到村中要水喝,走到一个官宦人家的门前,见一位美丽少女正在荡秋千,那位少女含情脉脉地给他端来水,他们就这样一见钟情。第二年,崔护又来到这里,却没有见到那位少女,心情惆怅的他遂在左门上写下了《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秖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来,他与那位少女成婚,并于贞元十二年中了进士,做了官,然后才把那首诗改为我们今天熟知的《题都城南庄》。

  据考证,崔护所遇那位女子姓王,是利仁村土王氏家族的女孩。因为千百年来,利仁村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村里不允许演由崔护原诗改编的《人面桃花》这出戏。原来在封建社会,桃花姑娘与崔护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显然是违反纲常,有失风化的,所以村中的本族人认为是极不光彩的,这是该剧被禁演的主要原因,但也为利仁村是“人面桃花”故事的本源地多了一个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周的首都宗周到底指的是哪里?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也是历史最为长久的王朝,其国祚长达791年(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被称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此时期周天子是能有效管理各诸侯王的;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周平王在诸侯的帮助下东迁至洛邑,此时期称为“东周”,东周时周天子不过是天下共主而已,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三家分晋后,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今天我们聊聊两周的首都在哪里?首先来说东周的首都,毫无疑问的是雒邑(今洛阳)。西周末年,昏君周幽王宠爱褒姒,为了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嗣,周幽王废了申后及太子宜臼。太子宜臼就跑到自己姥爷的国家申国,申侯遂联合缯国和犬戎伐周,杀幽王、伯服于骊山下,犬戎掳走了冷美人褒姒,西周覆灭。于是申侯、鲁侯、许文公等诸侯拥立宜臼为王,前770年因镐京及王畿遭战争破坏,平王得晋、郑、秦和其他诸侯之助,遂...
·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龙城指的是哪里飞将指的是谁呢
还不知道:龙城在哪里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这首的《出塞》脍炙人口,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问题:如“阴山在哪里?”,“飞将是指谁?”等问题。这两个问题在以前文章中做过分析,现在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龙城在哪里?在国内,以“龙城”为别称的地方有很多,如甘肃天水、甘肃武威凉州、山西太原、辽宁朝阳、山东诸城、河南濮阳、江苏常州、四川泸州泸县、广西柳州、黑龙江齐齐哈尔等等。到底哪里才是王大诗人诗中的那个龙城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诗中的龙城和匈奴有关,一定是在北方。但是这还不够,要搞清这个问题,还是太难,因为涉及到前面我们提到的“飞将是谁”的问题。“飞将”是谁?主要有几种比较主流的说法,一种指卫青,一种是指李广。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统指卫青和李广两人的,为了避免问题过于复杂,这种说法暂且...
· 蓬姓探秘,其到底来自哪里?
蓬这个姓,相信大家对此也是感到非常陌生的,并且也不知道这个姓氏是来源哪里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起源。蓬姓目前来说主要是有三大起源,一个是源自蓬国,那么这个就可以追溯到了周王室的一个诸侯国了,根据文献《万姓统谱》记载可以知道,在西周的时候,周武王将自己的宗妃封于巴国,后来迁到了阆,再后来巴人归顺了西周,之后周天子将巴国的伏虞邑进行了切割,将自己的庶子赐封于这里,而伏虞郡就有一座叫做蓬山的地方,而这里也就被称为蓬国,后来蓬国被灭之后,遗民和王室子孙也就以国为姓,传承至今。其二源自一个植物的名字,是在汉武帝时期,刘彻在位期间,有一个叫做球的人,字伯坚,传说中是因为他上山砍柴的时候,闻到了一股奇香,而正是因为这股奇香,让他们进入了一个宫殿,等他从宫殿回到家之后,就发现自己家中已经是蓬草丛生了,他问了别人才知道时间已经过了九十年了,所以后来球就以蓬草为姓氏了,人称蓬球,而后就被他的祖孙延续下去了...
· 草船借箭中存在的三个疑点,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公元208年,曹操八十万大兵来袭,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出难题让诸葛亮三天内打造十万之箭,一是为了军需,二是为清除异己。诸葛亮料定三日内必有大雾,于是在改装战船装上草人,趁着大雾开到曹营附近。水军大将蔡茂张允畏惧大雾不敢迎战,就向草船射箭,使诸葛亮轻取十万支箭,因此诸保住了性命。疑点1:箭矢没有损失在几轮齐射后,曹操召回蔡茂张允,问明情况,蔡茂说射箭十万支,东吴诸葛亮这边在清点箭矢的时候也是十万支,电影中是十万零二百。这里就有问题了,在古代弓箭作为一种远距离进攻性武器,射手是与目标区域成一个夹角做抛物线运动的覆盖式盲射,从当时的距离和江上大雾现实条件分析,即便是十万支,也应该是大部分射到水里,不可能没有损失。我们知道二战时期据统计两万发子弹才能打死一个人,何况是古代的弓箭。诸葛亮却一点都没有浪费,照单全收,这个疑点经不起对敲。或许是诸葛亮谎报了,所以才给了曹操中反间计的...
· 倾国倾城的西施她到底去了哪里?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因为天生丽质,貌美绝世,远近闻名,所以人们不喊她的名姓,只把这位西村的施家姑娘,称作西施。当时,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夫妇被押到吴国做奴隶。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力图报仇雪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采用范蠡所献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网络配图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凭借她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从此吴王日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最后,吴王夫差拔剑自裁,结束了持续几十年的吴越战争。西施荣归故里,可是回来以后又怎么样呢?对西施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她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西施和范蠡本来是情侣,后来西施为了救国,两人只能为国牺牲自己的爱情。待到西施功成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