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科举探秘:状元不一定是殿试第一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0
转发:0
评论:0
科举探秘:状元不一定是殿试第一名?,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可以说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最为光彩的一个名词。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王朝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但是你知道吗?在古代被称为状元的人,并不一定是殿试中取得第一名的的人。清朝袁枚所著的《随园诗话》中写道:唐郑谷登第后,在《宿平康里》诗中写道,“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据考证,郑谷考中进士的时候仅仅是第八名,不是第一名,该榜的第一名是赵昌翰。南宋周必大也曾经写过《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两封信。据考证,叶适为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第二名,第一名是姚颖。清朝徐时敦的《闻云录》中记载,施肩吾登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卢储榜第十三名进士,因施肩吾家住新城、分水二邑交界处,二邑人均称之为状元。原来唐宋两朝的新进士,皆得称状元。

  同理,探花也不一定是第三名。《天中记》记载“唐进士杏园初会,使少俊二人探花游园,若他人先折名花,则二人被罚”。原来古代进士的帽上多插花,所谓的探花郎,指的是先行游园折花的年少进士,不一定非得是第三名。熙宁间,余中请禁探花,以为伤风化,遂停此例。后来余中因为贪污腐败下台了,人都很鄙视他。王弁洲曰:“禁探花之说,譬如新妇入门,不许妆饰,便教绩麻、造饭。理非不是也,而事太早矣。”在李焘的《长编》中也有记载:“陈若拙中进士第三名,以貌陋,人称瞎榜。”这也是探花不必是第三名的有力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为何叫“状元”?是怎么由来的?
86版的西游很经典,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西游中度过。可以说,这部剧影响了几代人。当然,在80年代,这部剧是完美无瑕的,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剧其实也有很多瑕疵,比如孙悟空把玉帝吓到钻桌底,这就很扯了。还有唐僧父亲陈光蕊中状元的事,虽然出现在西游小说中,但若较真的话,历史上唐朝不可能有状元。状元一词,出现很早,但其本意不是第一名。早在西汉时期,当时天下选拔官吏的方法,既不是秦朝那样世袭,也不是后来隋唐的科举,而是“察举制”。所谓“察举”,顾名思义就是地方长官观察某人,发现此人可以为官后,就举荐给朝廷,然后朝廷就会“辟召”,也就是征召此人做官。被“辟召”的人,需要带着长官的举荐书,即“举状”,去朝廷报道。“举状”中不止一人,大家排名不分先后,都在上面。这些即将做官的人身份是百姓,百姓又称为“元元”,既然是“举状”之中的“元元”,所以他们也叫“状元”。这个时候的“状元”,只是被举...
· 唐朝科举的第一名状元是谁他是怎么考上的
唐朝科举第一名的状元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状元郎状元,是中国帝制科举时代的产物,中国自唐朝开始到清朝光绪为止,一千三百年间历史上有纪录的状元共有五百九十八人,分别是唐朝一百四十一人、五代十国后梁二、后唐六人、后晋一人、后汉二人、后周一人、后蜀一人、南汉二人、南唐一人、宋朝一百一十八人、辽朝五十四人、金国二十八人、元朝三十二人、明朝八十九人、大西国一人、清朝一百一十四人、太平天国五人。如果拿正统唐宋元明清来计算,剔除五代十国、辽金、张献忠的大西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等一○四人,中国还有四百九十多位状元。谁是中国第一个状元?应该是唐朝武德五年(六二二)壬午年的孙伏伽。状元游街其实科举制度,并不是唐朝创始,隋文帝为了扩大政权需要干部,于开皇年间(五八一~六○○),筹划分科取士,以充实官员队伍,取代魏晋时代的选拔任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刘肃《...
· 族谱很多都是名人贵族之后,其实不一定是真的哦
虽然早从商朝开始,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家谱,不过,真正意义上内容形式完备的家谱,其开山之作,则被认为是周代的《世本》。李世民武则天未能免俗,得了天下赶紧篡改家谱《世本》出现后,中国进入了官方修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家谱,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南京大学历史系的胡阿祥教授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朝齐年间,有位叫贾渊的人,他家世代钻研谱学,为“十八州士族”修谱。当时,由于门阀制度极度膨胀,官员的升迁,以他的姓氏、血统为依据。有个叫王泰宝的人,为了获得在官场晋升的机会,想办法贿赂贾渊,想把自己冒充为琅琊王氏写进琅琊王氏谱。王泰宝为何要费尽心思挤进琅琊王氏谱呢?只因为这琅琊王是王姓的郡望之一。琅琊王氏自两汉以来是世代的儒学大族,历魏晋琅琊王氏经入仕逐步成为当时的头号门阀士族,被晋元帝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诗人刘禹锡诗中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指的就是琅琊王氏。面对王泰宝的...
· 庞涓小心眼儿?这不一定是真的
了解先秦史的读者,对“孙庞斗智”的故事一定不陌生。在这个故事中,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徒弟,庞涓心胸狭窄,最后败给孙膑,被人看成“无能之辈”。而在史籍记载中,真实的庞涓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他几乎凭一己之力,让“四战之地”的魏国突破强国“包围”,成为当时群雄中的最强者。(河南商报记者姬中贵)初出茅庐他的军事才能与吴起不相上下公元前369年,魏国的魏惠王继位。当时,“战国七雄”格局早已形成,西有秦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处于“四战之地”的魏国,成为群雄扩大势力的首要目标。魏惠王继位之初,魏国在军事上接连受挫。魏惠王不甘心任人宰割,决定重整旗鼓,亲自选拔了庞涓、龙贾、公子昂等一批年轻将领。在他眼里,平民出身的庞涓作战勇猛,军事才能卓越,与名将吴起“不相上下”。主将:庞涓战术:声东击西、攻其必救结果:大败秦军很快,魏惠王开始反击。公元前368年,他任用庞涓等人,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击...
· 古代的科举状元是什么官职?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科举状元是几品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状元不是官,只是科举考试中最后一场殿试第一名的称号而已,只能说是一种当官的资格,至于究竟几品官,历朝历代不一样。基本是唐九品、宋八品,明清从六品。科举制度,始创于隋代,兴于唐代。唐朝正式将第一名称为状元。但是注意,与后世的单一制不同,唐朝科举分很多种,有常科(制度化的科举)和制科(皇帝特旨选才)之分。常科中,又有几十种分类,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属于常见的,极其复杂。又以秀才、明经、进士三科为主。秀才科考方略策,相当难,而且州的长官就要受处分,最后导致秀才科无人问津,到了明清沦为生员的代名词。明经科考儒家经典,最容易。进士科介于二者之间,考时务策,比明经科的死记硬背更有含金量。那状元授予什么官职呢?其实常科状元没有任何优势。所有通过这几个科的士子,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考试,叫做选试,才可以正式当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