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作为刑具的枷在西晋时才出现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9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作为刑具的枷在西晋时才出现,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有一个镜头,刘邦他爹刘太公的脖子上戴着一个特大的木枷。其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有一个镜头,刘邦他爹刘太公的脖子上戴着一个特大的木枷。其实,秦代的法律虽然严苛,不过那会儿确实没有发明出枷这样的刑具。

  最早的枷到西晋才出现,此前的“枷”仅仅有两个意思:一、农具的一种;二、衣服架。

  先说说作为农具的“枷”。“枷”,农耕时候被叫成梿枷或“拂”,公元七世纪,当时的齐国(在今山东半岛)首先使用梿枷打麦。这是在《国语·齐语》有记载的。另外,唐朝颜师古在《注汉书》中也明确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就从唐朝算起,这种打麦的农具“梿”,已有1200多年了。现在,山西有些偏远的农村还在使用这种古老的农具。用今天的眼光看,“梿枷”的构造很简单,由一个长长的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中间靠一根木轴牵连。用双手攥住长柄上下使劲挥动,“梿枷”就随着一上一下地拍打。每年农历六七月,是农民们最忙的时候。一大早,妇女们把收割来的农作物铺在宽阔并能晒上太阳的院子里,有的直接铺在过车的汽道上,等到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妇女们拿出梿枷拍打,一粒粒豆子便破壳而出。说白了,梿枷就是原始的脱粒机。

  有的朝代生产力不发达,大部分农具一半务农一半从戎,也就是说和平年代当农具,战乱年代做武器。自然,枷也不例外。这不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梿枷真的“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场。那种打仗用的梿枷叫“拂梿枷”,由于当时冶铁技术得到发展,枷不再是木的了,都是用铁打造的,劈头盖脸下来,敌人当然吃不消。但是,梿枷“充农从戎”的历史并不长。南宋时期,火药被应用到战争中,梿枷这才又回到农村麦场上。

  至于“枷”古时还被称为衣架,这个说法也是有来头的。《礼记·曲礼上》说,“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枷”,指木叉做的衣服架子。”想不到,以往晾晒衣服的木叉还这么有趣。

  这是从枷的本义说的。

  枷作为一种刑罚工具出现,它的雏形要追溯到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当时因生产力极端落后,是没有刑枷的。部落之间的战争不断,被抓到的俘虏,也就是奴隶,都是用绳索来限制他们的身体和自由的,这从一些出土的文物和残存的崖画中可以看到。后来,为了更加限制奴隶或者罪犯的自由,便有了刑枷的雏形。最早的木枷的起源大概就是由树木的枝杈架在奴隶的脖子上,前端再捆上一根树木来限制奴隶的脖子,而双手则捆缚在前杈的树木上。电影《成吉思汗》中有这样的镜头,再现了刑枷发展中的一个片段。

  枷,长方形,木制,中间有圆孔,两半合拢而成,是过去最主要的戒具之一,在晋代才出现,一直沿用到清。在这么长的历史中,规格、重量、样式不断变化,时重时轻、时大时小。这在许多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比如《水浒传》《玉堂春》等。

  秦王朝,残酷的刑罚在历史上是有一笔的,但木枷确实不是那个朝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刑具
中国刑具中国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改变而变化。刀,单刃的砍杀兵器。锯,是一类有齿,将固体材料切割成各种长度或形状的工具。鞭,象征严厉的惩罚,故此亦有人会以软鞭来抽打部下、奴仆、儿女,以示权威。桎梏,“桎”用以扣足;“梏”用以扣手。枷锁,套在犯人身上的刑具。斧钺钻凿杖西洋刑具十字架,将受刑者固定上,再用五个大型铁钉定住受刑者的喉颈、手腕、脚腕,使受刑者大动脉血液流尽而亡。扯皮铁链,在鞭打囚犯的同时扯下囚犯的大块皮肉。断头台,执行死刑之器具,用以将犯人的头斩去。铁处女,中世纪欧洲用来刑罚和拷问的一种刑具。铜牛,用青铜制成牛形的刑具,在牛背的地方有个门。把受刑者关在里面,然后在下面点燃著烈火,令热流传过整只铜牛。柳条人,用柴枝和茅草制成人形的刑具,把受刑者关在里面,然后在下面点燃著烈火,将其活活烧死。罗马竞技场,罗马帝国早期逼迫基督徒时,曾把千万个基督徒放在这大圆竞技场的沙场中,...
· 来自天堂的连枷
一个农夫赶着两头牛去耕地,到了地里,发现两只畜生的角开始长大,而且越长越大。在他回家的时候,它们的角竟然大得进不了院门了。一个屠户正巧此时路过这里,农夫把牛卖给屠户,他们商定的支付方式是,农夫给屠夫一配克油菜籽,然后由屠夫点数,一粒油菜籽付一块金币。这笔买卖真不错!农夫回家扛了一配克油菜籽,可是半路上从口袋里掉出了一粒油菜籽。屠夫按数付给了农夫钱,假如农夫没有掉那粒种子,他本来是可以多得一块金币的。在农夫回转的时候,那粒种子已经长成一棵大树直抵蓝天。这时农夫心想:“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你一定得去看看上面的天使们在干什么。”于是他爬了上去,看见天使们正忙着打晒燕麦呢,他不由地被这情景所吸引。就在看得入神的当儿,他发觉身下的树开始摇晃,他赶紧低头往下瞧,发现有人正在砍这棵树。“如果我从这儿掉下去,那可就倒大霉了。”他吓出一身冷汗。在绝望之中,他从旁边的燕麦秆堆中拽出一些麦秆,搓成了一根草绳。在天...
· 中国古代的尚方宝剑制度:明朝中后期才出现
中国古代真有尚方宝剑吗?“尚方宝剑”的称谓源于西汉成帝时,据《汉书·朱云传》记载,直言敢谏的朱云希望皇帝赐给他一把“尚方斩马剑”,用以诛杀皇帝的老师安昌侯张禹。结果朱云不但没有得到“尚方宝剑”,反而差点丢了性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折槛朱云”的故事。在汉以后的几个朝代中,用“尚方宝剑”诛杀奸臣贼子仍然只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望。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尚方宝剑的描写,比如《包青天》中的包公就有一把尚方宝剑。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尚方宝剑存在吗?这个问题要从我国的秦汉时期说起。“尚方”是专门为皇室制造刀剑兵器和珍服器玩的机构,秦已有之,汉负盛名。由于“尚方”所制的宝剑,锋锐无比,利可斩马,所以又被称为“斩马剑”。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法,由于尚方制剑只能由皇室使用,所以这种宝剑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皇权和特权。“尚方宝剑”的称谓源于西汉成帝时,据《汉书·朱云传》记载...
· “压岁钱”到北宋才出现
有此一说□吴军每到春节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要给孩子们一些零用钱,称为“压岁钱”,是希望用这些零用钱换来平安吉祥。其实,“压岁钱”源于北宋时期。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是北宋的京城,春节的时候,全城官员纷纷庆贺,热闹非凡。根据史书《桯史》记载,北宋神宗年间,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王韶的小儿子南陔出了一件事:就在春节的夜晚,南陔随着大人在汴梁的街头观灯游玩,竟被歹人给掠走了。歹人准备向南陔的家里勒索一笔钱财。然而,在歹人逃跑的途中,巧遇朝廷的车子经过,机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声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了南陔,仓皇逃跑。于是,南陔得以随着朝廷的车子进入皇宫,见到了皇帝宋神宗。宋神宗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此事原本发生在北宋都城汴梁的皇宫内,却很快传了出去,并广泛流传于民间。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过年的时候,除了给孩子们买爆竹、吃食外,还要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
· 中国古代的君王是因为“预言帝”才称帝的?
中国五千年历史,凡是开朝立业的君王几乎无一不在少小时,而且身边都有一双闪亮慧眼,从而作出了其日后必为人主的神奇预言。那这些君主都是谁呢?小编带你来认识一下:汉高祖刘邦头一个给刘邦相面的,是他后来的老丈人,人称吕公。吕公是单父县的豪绅,与沛县县令是至交,索性举家搬到朋友的地盘上来。县令专门为他的到来张罗了个派对,就是在这次派对上,吕公见到了当时还是个泼皮的刘邦——刘季。虽然刘邦囊中羞涩,拿不出千元的贺礼却愣充大辣子空口高喊“贺钱一万”,遭众耻笑,吕公见到他却大位惊讶,立刻牵之上座,格外敬重。席间,吕公悄声告诉刘邦,我年轻时就善给人相面,也算是阅人无数,可从没见过像你这富贵相貌的,你得好好珍惜啊!我有个漂亮女儿一直舍不得许人,就让她给你叠被铺床、洒扫庭房,做内人伺候你吧。这对于整天喝烂酒睡寡妇的刘邦,简直是意外又意外的惊喜。何乐而不为!事后吕夫人埋怨丈夫,说你平时总说咱女儿出众,一定要许配个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