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金陵古今图考》揭秘:烟花三月下的其实是南京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0
转发:0
评论:0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眼中,“能图文并茂详考金陵一城之变迁者,莫过于明代陈沂的名作《金陵古今图考》,其传世价值较大。”历史价值写的其实是中国城市文明发展史《金陵古今图考》作者是陈沂,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实际上,他是明代大名鼎鼎的“金陵三俊”之一。南京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宏介绍,明初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中心,也是文学艺术重镇之一。宋濂、刘基、方孝孺等一代大家之后文坛虽然有所寂落,但至明中正德年间,因徐霖、陈铎等名士潇洒谈艺而重新繁盛。被誉为“金陵三俊”的顾璘、陈沂、王韦,诗文书画风采相映,留下了不少优美诗文与学术著作。陈沂(1469-1538),字鲁南,曾经当过江西参议、山东左参议、山西太仆寺少卿,想念自己长期居住过的金陵,在城南夫子庙旁的四福巷筑居遂初斋,绝意世俗,闭门读写,一生著述较丰。“陈沂饱读诗文,博学多才,诗文、杂记等兼写,其书画艺术亦佳,因一生崇尚苏东坡书法...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眼中,“能图文并茂详考金陵一城之变迁者,莫过于明代陈沂的名作《金陵古今图考》,其传世价值较大。”

  历史价值

  写的其实是中国城市文明发展史

  《金陵古今图考》作者是陈沂,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实际上,他是明代大名鼎鼎的“金陵三俊”之一。南京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宏介绍,明初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中心,也是文学艺术重镇之一。宋濂、刘基、方孝孺等一代大家之后文坛虽然有所寂落,但至明中正德年间,因徐霖、陈铎等名士潇洒谈艺而重新繁盛。被誉为“金陵三俊”的顾璘、陈沂、王韦,诗文书画风采相映,留下了不少优美诗文与学术著作。

  陈沂(1469-1538),字鲁南,曾经当过江西参议、山东左参议、山西太仆寺少卿,想念自己长期居住过的金陵,在城南夫子庙旁的四福巷筑居遂初斋,绝意世俗,闭门读写,一生著述较丰。

  “陈沂饱读诗文,博学多才,诗文、杂记等兼写,其书画艺术亦佳,因一生崇尚苏东坡书法而自号‘小坡’。不过,最厉害的还是文史成就。”张宏介绍,《金陵古今图考》以宋元方志为基础,综合史料考证,描绘出从列国、先秦至明朝南京的山川形胜、城邑街肆地图,时间跨度极广。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一城之变迁,足可成为中国城市文明发展史的缩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说,在明以前,能图文并茂详考古来金陵一城之变迁者,莫过于明代陈沂的名作《金陵古今图考》。全书作图十六幅,其中,南京城郭历代变迁图十二幅,域内山水图三幅,《历代互见图》一幅,每图后皆附以图考。

  郦波还大赞,该书备受后世学者称赞,“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柳诒徵曾直言:‘游金陵者,多嗜读陈云伯《秣陵集》。《秣陵集》所载图考,皆直录陈鲁南《金陵古今图考》。’其价值与影响可见一斑。 ”

  图书告诉我们的那些冷知识

  李白诗中的“扬州”指的是江南

  如果告诉您李白千古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是指南京,你会不会目瞪口呆?

  “《金陵古今图考》中记载,隋唐人所说的扬州往往指代建邺西州城,而西州城最繁华的地方就在朝天宫西街这一块地方。”朝天宫街道工委书记张振荣曾由此判断,李白诗句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实指南京,“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指南京朝天宫西街这一块地方。”

  根据历史记载,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长安和京畿七郡外,分天下为十三区,置刺史,“扬州”是十三区之一,全称扬州刺史部。当时的扬州范围非常大,包括今天的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晋代定都建康(今南京),既是全国首都,也是扬州的治所,并持续了整个南朝。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军攻克陈朝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改陈朝的扬州为蒋州,又将本朝原来的吴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改为扬州。从那时起,今天的扬州市才享有了“扬州”的专名。算起来,扬州作为南京名称的时间,长达400多年。

  而李白是唐中期诗人,当时扬州治所,已经从南京迁往了江都。唐代的南京称号众多,有“白下”、“上元”、“江宁”、“升州”等。因此,“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肯定不是指现在的扬州城区,应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江南地区,其中也就包括南京。

  唐朝后期,南京城有5个城门

  唐朝时,南京是个啥样?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金陵古今图考》中的地图来了个大揭秘。

  记者昨天在《金陵古今图考》一书的地图中看到,当时唐朝后期的南京城,城周长25里,有5个城门,北面长江旁边有两个门,西边的叫龙西门,门下有桥叫水下桥,东边的是西门,再往西是清凉寺,在城内。南边为东门,门下有桥叫水上桥,门旁边有九曲坊,在城内,城外为白下亭,亭下有桥名白下桥。西边为南门,门下有长千桥,门外通聚宝山。东边还有一门,叫北门,门下有元武桥,出门可到鸡笼山和元武湖(当即今天的玄武湖)和覆舟山,北门里面是县衙门和证圣寺,北门往南走有小虹桥和百尺楼,再往南为钟山坊、石城坊、飞虹桥等,过了秦淮河支流,是府衙门,往南就是繁华的商业区了,诸司衙门、能仁寺、鱼市、蚕帛市、花行等。

  南朝时,蒋王庙一带有“亲蚕宫”

  南京云锦流传千年,但根据宋朝学士山谦之的《丹阳记》记述,江东的吴王廷虽有御用织室设置,但并不能产锦。丝织生产主要是绫绢;社会生活服用水平和习惯,主要是麻布织物等。后来,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灭后秦后,从北方徙移来不少技艺精湛的锦工。再加上桑蚕生产技术传到江南,这就给南朝历代王廷御用织室的建立,发展王室服用需要的锦绮生产,创造了条件。

  记者在《金陵古今图考》第12页看到,“南朝都建康图”上就标有“亲蚕宫”,按图上标志的方位,位置约在今玄武湖东北岸南京林业大学或蒋王庙附近一带地方。可以看出,南朝统治者在发展蚕桑丝织时,遵循汉代传下来的古礼,每年进行皇后“亲蚕”的仪式,由皇后躬亲蚕事,就在此地。

  明代台城才“挪”到玄武湖畔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代韦庄的这句诗,使台城成为世人眼中的一种文化符号,甚至作为城市的一种“伤感”印记而被铭记。这里说的台城,是指六朝时期的建康宫,一个由多重城垣构成的庞大建筑群区,包括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区、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区以及后宫内殿区、宫后园囿区等。陈沂在《金陵古今图考·历代互见图考》写道:“直出北口西华门西大街,当是大司马门处。国学成贤街南口,当是宫后平昌门处。珍珠河正在宫内也。”

  然而,侯景之乱中繁华的建康城遭到毁灭性破坏,台城也没能幸免,“台内宫室,并皆焚烬”。梁武帝萧衍饿死台城的故事,更使台城成为一个容易让后人深思、感叹的地方。

  不过后代却有了偏差,经过南朝皇帝们精心打造的“台城”这个忧伤符号,到明清以后逐渐被“物化”转移到鸡鸣寺后面城墙上。清代南京人徐上添《金陵四十八景》图中,“北湖烟柳”所画的就是“玄武湖畔台城上的垂柳和烟景”,这也让更多人认定,鸡鸣寺后面的这段城墙就是“台城遗址”。中国研究明城墙第一人杨国庆介绍,鸡鸣寺后这段城墙自底部至顶部净高22米,墙体上部为城砖,均为明洪武年间烧制。

  两者毫无瓜葛,但渐渐的,南京人逐渐把台城这个称号给了玄武湖边的这段城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学人散议—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凝结了友谊,也赞赏了扬州。烟花三月确是到扬州游览的好时节。扬州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点,明清时又是两淮盐的集散地,是古时经济文化大都会。隋炀帝特地来扬纵情享乐,以至引发全国起义,自己被杀。清乾隆六次下江南途经扬州,乐而忘返,留下了许多建筑和佳话。扬州繁荣的经济文化,使中外商贾和文人墨客冠盖云集,大小园林兴旺迭起,诗文绘画色彩缤纷。唐代宰相、无锡人李绅诗云:“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扬州张若虚的不朽长诗《春江花月夜》,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均反映了当时扬州的情景。据统计,自古咏扬州的诗文不下6000首。古来许多小说、曲艺也取材于扬州。扬州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最可歌可泣的是明末扬州都督史可法抗拒清兵的“十日保卫战”,宁死不屈。今梅花岭有史可法祠。太平军起义,扬州也是争战要地……几经战乱,扬州多...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原文翻译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原文翻译赏析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译文: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低垂,水摇空城,白露好像是从秋月上垂滴的水珠。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惟有能写出“澄江静如练”这样清丽之诗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注释:吴越: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即今江、浙一符。白露垂珠:江淹《别赋》中“秋露如敢。”此化用其意。澄江净如练...
· 宛陵梅金陵(南京)分支谱序
宛陵梅金陵(南京)分支谱序金陵梅氏支谱序江宁自粤寇之乱,公私典籍与祠宇之属皆烬。向之聚族而居者,荡析流离,靡有定所,于是谱牒失而家法亦亡,一姓之辈行至不能识,而争斗词讼之事起矣。宣城梅氏自文穆公迁于江宁,遂为江宁一支。吾友少庵,兵燹后守其家法,罔敢失坠,既葺文穆公祠,复以谱之散佚而无纪也,殚数年之力成之。首载家中,次及祠祭,凡生卒、寿年、葬处,与夫硕德、懿行、宦迹、著述皆有所征。而其大者,则尤在凡族中无嗣皆为之立后,继继锦锦,馨香弗替,盖自有谱学以来所未尝有也。余尝叹风俗之美恶,以士大夫家法修与不修为断。梅氏自宋以后,世为海内著姓,至本朝而益大。少庵承其尊人通奉公之志,为之于举世不为之日,其家法之久而不紊如是,使世之为子孙者,皆如少庵之存心,则争斗词讼无自而起,而兵革可百年不用矣。余读兹谱,既识梅氏遗泽之长,而益悼夫缙绅之族降为皂隶者,虽门祚使然,其亦无人焉维之故也。然而兹谱也,又岂独梅氏...
· 古今图书集成
编写过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梦雷因附逆罪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他得以放还,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起,陈梦雷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一万五千多卷典籍,“目营手检,无间晨夕”,编纂《图书汇编》一书。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成初稿,“先誉目录、凡例为一册上呈”。康熙御览后认为尚需修订增益,改赐书名《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诚亲王胤祉,陈因曾奉其侍读而受到株连。雍正元年(1723年)一月,陈梦雷被流放黑龙江。同年雍正皇帝下令抹去陈梦雷编书之名,改命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年—1732年)重新排校《古今图书集成》。此书于雍正四年(1726年)校成。目录
· 漱六山房写南京贡院考场介绍科举吃睡考答(图)
作家“漱六山房”,了解的人恐怕不多,但提起包装了越剧、成就了名伶筱丹桂,又涉嫌导致她自杀的张春帆,则是旧上海轰动一时的人物。“漱六山房”乃张春帆的笔名,生卒年代为1872~1935年,原名炎,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在南京浦口海关供职,后辞职到苏州、上海当寓公;民国建立后,曾任江北都督府要职。他文学功底较深,创办并主编三日刊《平报》,小说代表作为《九尾龟》。鲁迅先生勾勒晚清一代小说发展脉络,殿后的就是这部《九尾龟》,可见此书在中国明清小说史上具有一定地位。他还著有《九尾龟续集》、《宦海》等。《九尾龟》描写了晚清时期,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风月场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腐败官场,以及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市井百态。在《九尾龟》第一百八十回“忆前尘同游钓鱼巷,怀旧事重访莫愁湖”里,欣赏玄武湖“绿滟波光,云横山色,遥峰挹翠,远树含烟”的景致。第一百八十二回“闹新闻撞墙翻瓦罐,洒霜毫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