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寺、庙、祠、观、庵 的区别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9
转发:0
评论:0
寺、庙、祠、观、庵的区别是什么?,丨寺丨《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

  丨寺丨

  《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丨庙丨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庙作为祭祀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丨祠丨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

  丨观丨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丨庵丨

  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佛徒尼僧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寺、庙、祠、观、庵都有什么区别?
旅游中,人们常常会看到寺、庙、祠、观、庵等建筑。有些人把这些建筑物统称为宗教建筑,这是错误的。又比如俗话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这也是错的,和尚并不住在庙里。那么,寺、庙、祠、观、庵有什么区别呢?寺:《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
· 闲话寺庙宫观楹联
近日,与友人闲话寺庙宫观楹联,扯到莆田作为文献名邦,历来不乏名联妙对。在莆田鼓谯楼前,挂有清兴化知府张广业一副“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的对联,被张伯驹选入《素月楼联语》中。福建的三大丛林广化寺的下院普门庵,至今存有清翰林张琴撰的“塔影斜横山外寺,钟声唤醒梦中人。”的对联。该联立意高远,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普门庵前的塔影、山寺、钟声等的意象描述,使人从这些意象中去感悟普门庵的美丽。张琴的普门庵的对联不愧为妙对,妙的是作者把“山外寺”与“梦中人”相对,而这里的“梦中人”又语带双关,使人联想到那钟声到底唤醒的是醉生梦死的凡夫俗子还是你心目中梦中的人儿?莆田明代尚书陈经邦也为龟山寺撰过:“天上楼台地上寺,云中钟鼓月中僧。”的对联,作者把天上的琼阁楼台地上的佛家寺庙相对,白云中的钟鼓与月光下的僧人相对,那禅意中的寺庙、禅意中的云彩、禅意中的钟鼓、禅意中的月光、禅意中的僧人,给人以禅的美感意蕴。令人...
· 璞庵樊公祠
璞庵樊公祠位于天河区龙洞东街一巷10号,始建于清代,重修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最后一次重修是在2008年。因纪念龙洞村樊氏第十一世祖樊琼(字璞庵),故名。公祠占地面积793.42平方米。祠堂二进厅,一天井;硬山顶,灰直脊,人字形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门前两侧有石砌包台。2012年,宗祠被列为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 中国寺庙建筑和西方教堂建筑的区别
在中国和欧洲旅行的游客大多都会去看看那些富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宗教建筑,很有意思的是,欧洲教堂常耸立于闹市中心,几乎在欧洲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而中国的寺庙则喜欢隐居于风景秀美的山川,名山与大刹往往相得益彰,五台、普陀、九华与峨嵋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欧洲教堂建筑细节喻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它们的建筑之美最令人赞叹、无法忘怀。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维也纳斯特凡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等著名的教堂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们气度恢弘,身姿伟岸,是欧洲各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缩影,是各国兴衰变迁的见证。教堂顶部尖塔林立,远远望去如一座巍峨的石林,直刺天宇。踏进教堂,仿佛一步跨入了幽深浩渺的苍穹,硕大的圆柱支撑着巨大的拱型穹顶,拓展出一个仙境般辽阔而高远的空间。当你站在高达50米大厅中央环顾一圈,你会发现,在高大墙柱之间几乎看不到墙壁而只有同样高大的窗子。在总面积达...
· 南草庵钱氏宗祠
惠山钱武肃王祠是无锡钱氏的宗祠,每年岁祭,仪式煌煌。此前,在新安就建有钱武肃王祠,俗称“南草庵钱氏宗祠”。钱氏后裔在此举行全邑岁祭大典春秋崇拜吴越始祖武肃王。武肃王钱B是唐末五代吴越国主。他出身寒门,生于群雄纷起,弱肉强食的唐季五代,而崛起于吴越。戎马征战,平定内乱,保境安民,独治一隅。三世五王精心经营东南形胜,奠下江吴都会苏杭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人间天堂之良基。并教育儿孙秉承祖训,善事中原,纳土归宋,为实现国家统一,为吴越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贡献。武肃王之事业,深得吴越人心景仰。钱氏子孙更以钱缪而骄傲和崇敬,尊大功,始正统,奉钱B为吴越钱氏(庆系谱)一世祖。无锡之有钱氏始于宋。按《钱氏宗谱》所记,在北宋,承奉郎钱进由浙江嘉兴迁来无锡,人称湖头晋宗公,无锡钱氏由此开始繁衍。到南宋时,承事郎钱迪由浙江吴兴迁居于无锡梅里堠山,无锡钱氏家族益发盛大。两人同为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