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近代西方人认为中国哪一项制度堪比“四大发明”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4
转发:0
评论:0
近代西方人认为中国哪一项制度堪比“四大发明”,导读: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

  导读: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英国对此兴趣最盛 申请考试招聘官员

  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影响了全球用人观 可与四大发明媲美

  据倪方六介绍,两爵士的报告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拿了过去”。“欧美人认为,科举比当时他们‘领导说了算’、‘世袭’等用人模式先进、公平,中国的科举优点多多,至少使官员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

  “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活学活用进行改造 相比中国更加科学

  “但是,如同发明了火药只知道用来做鞭炮烟花逗乐,不知用于枪炮子弹杀人一样,虽然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考试模式,但这一手段后来却成为束缚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绳索。”倪方六表示,而欧美人却知道活学活用,把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原因在哪?一在考试内容落伍,二在考试模式未变。

  倪方六表示,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内容在长期时间内呆板、重复、单调,《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成为千百年来的必考科目,至今许多章节仍是高考学子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固化了人的创造性思维。而西方不同,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的需要,考试内容丰富而又科学,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东西。

  此外,据倪方六介绍,除了笔试方式,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和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手段,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的“科举”,即便顺利通过了,也未必就能如中国的学子(举人)一样,立即可以获得官职和荣耀,戴红花骑大马,还得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而对比中国呢,“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一成不变,结果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成了八股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同时影响全球用人观
“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英国对此兴趣最盛申请考试招聘官员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
· 近代社格制度
历史1871年,明治政府太政官发布“官社以下定额、神官职制等规则”,近代社格制度由是成立。在此之前,社格则可分为神祇官直支配社(大奉币社、中奉币社、小奉币社)和敕祭社(大祭社、中祭社、小祭社)两种。1946年2月2日,基于神道指令的精神,国家管理神社的旧制被废,社格之制因亦一并告终。受此影响,神社本厅于1948年另制别表神社制度,以期替代原有社格。别表神社制度将神社本厅管辖的所有旧官国币社统列为别表神社,并在人事方面予以特别优待。分类在近代社格制度规定下,神社可大分为官社与诸社两级(格)。伊势神宫作为超越所有神社的特殊存在,未被赋予社格。官社每年祈年祭、新尝祭时领取国家奉币的神社即为官社。官社分官币社与国币社两种(统称官国币社),二者又各有大、中、小三格。官币社为由神祇官主祭的神社,国币社则为地方官主祭的神社。以上分类以及“官币社”、“国币社”之称呼,是来自于对律令制下社格制度的模仿。官币...
· 刘鹗为何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
清代刘鹗出生于江苏一个封建官僚主义的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名师的悉心的教导。他学识渊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在算数,医学和治河等方面都有研究并且都有显著的成绩,被海内外的学者称为数学家,企业家,小说家等等,他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图片来源于网络清代刘鹗十七岁以前,大多数都跟随着父亲。在他十七岁时,他娶了他的妻子王氏。并且在河南游历,游历期间也交了很多的朋友。二十岁那年的五月份他游历苏州,八月去南京参加乡试,可惜落榜,于是他就回到淮安专心研究经世的学问。之后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次年,他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女儿。二十二岁时,刘鹗娶了侧室衡氏,婚后一年,他潜心研究测量,算数,绘图等等方面的知识。在他二十五岁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不幸的是,他的父亲生病了,这让在扬州读书的他不得不回到淮安。三十一岁时,他在上海开设了石昌书局,这也是中国石印的开始。四十七岁的时候刘鹗攥写了《老残游记》第一回至第...
· 揭秘:中国古代的哪项制度西方人惊叹伟大?
西方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英国对此兴趣最盛申请考试招聘官员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
· 刘鹗为什么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
清代刘鹗出生于江苏一个封建官僚主义的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名师的悉心的教导。他学识渊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在算数,医学和治河等方面都有研究并且都有显著的成绩,被海内外的学者称为数学家,企业家,小说家等等,他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图片来源于网络清代刘鹗十七岁以前,大多数都跟随着父亲。在他十七岁时,他娶了他的妻子王氏。并且在河南游历,游历期间也交了很多的朋友。二十岁那年的五月份他游历苏州,八月去南京参加乡试,可惜落榜,于是他就回到淮安专心研究经世的学问。之后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次年,他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女儿。二十二岁时,刘鹗娶了侧室衡氏,婚后一年,他潜心研究测量,算数,绘图等等方面的知识。在他二十五岁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不幸的是,他的父亲生病了,这让在扬州读书的他不得不回到淮安。三十一岁时,他在上海开设了石昌书局,这也是中国石印的开始。四十七岁的时候刘鹗攥写了《老残游记》第一回至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