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服饰:精美的明代纽扣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6
转发:0
评论:0
明朝服饰:精美的明代纽扣,纽扣儿,凑就的姻缘好。你搭上我,我搭上你,两下搂得坚牢,生成一对相依靠。系定

  纽扣儿,凑就的姻缘好。你搭上我,我搭上你,两下搂得坚牢,生成一对相依靠。系定同心结,绾下刎颈交。一会儿分开也,一会儿又拢了。

  ——(明)冯梦龙评《挂枝儿》

  《挂枝儿》是明代非常流行的小曲儿,有许多描写男女爱情的内容,这支曲子将恋爱中的男女比喻成一副可分可合的纽扣,极有新意。

  纽扣的出现非常早,自唐代以后在服饰上的使用更加普遍,南宋临安就有专门经营“纽扣子”的小经纪。到明代,由于女性重视将颈部包住,在衣领处缀纽扣便很快流行了起来,甚至由此而导致了竖领(立领)的诞生。明代纽扣多用金、银、铜等金属或玉制成,样式大小不一,通常用于衣领的纽扣稍小,用于衣襟的纽扣稍大(也有大小相同的)。从结构来看,纽扣实际上分为“纽扣”与“纽门”两个部分,原理与襻扣相同,扣合时,将“纽扣”一端的圆形突出部分伸入“纽门”的圆孔(实际是长方形的孔,长度与圆孔直径相等,宽度则小于直径)中搭平即可,反之亦能轻松解开。

  明代纽扣的款式造型非常丰富,大多是带有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常见的有:蜂赶菊(唐《寒蜂采菊蕊》诗: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蝶恋花(《乐府诗集》: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莲生童子及葵花、灵芝、祥云、福寿、卍字等。制作考究的纽扣还会镶嵌各类宝石、珍珠作为装饰。这些精致漂亮的纽扣也和其他首饰一样受到女性的喜爱与重视。《梼杌闲评》里就有将纽扣作为礼物的描写:“一个小厮将个小纸匣儿递与一娘……却是一条白绫洒花汗巾系着一副银挑牙、一双大红洒花褶衣、两副丝带、两副玉纽扣。”因为纽扣“生成一对相依靠”的特征,自然成为男女之间再合适不过的传情信物,《挂枝儿》中也有这样的曲词:“机梳儿,是奴家亲手做就。香茶儿并扣钮,都藏在里头。送亲亲牢系着,休忘了旧。香茶儿噙在口,钮扣儿在心头……”

明 童子纹嵌宝金纽扣 北京董四墓村出土

  纽扣的使用与明代女装的款式关系密切,穿竖领大襟袄时,只在领部缀两对或一对纽扣,大襟仍用系带;穿对襟短袄时,衣襟一般缀纽扣五对,如有竖领,领上另缀两对。《梅》描写潘金莲的着装:“上穿了沉香色潞雁衔芦花样对襟袄儿——白绫竖领,妆花眉子,溜金蜂赶菊纽扣儿。”明代后期,女性便服以竖领对襟长袄为主,领部缀纽扣,衣襟则使用系带(戏曲中的女褶子仍保留了这种形制)。《牡丹亭》“惊梦”一出,柳梦梅对杜丽娘深情唱道:“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如此直率、炽热的表白,引发后人多少“反抗封建礼教”的联想。

  除了外衣,明代女性的贴身内衣上也使用纽扣,如《梅》里西门庆第一次见到潘金莲时,就被她半露的“酥胸”所吸引:“但见……玲珑坠儿最堪夸,露来酥玉胸无价……通花汗巾儿袖口儿边搭剌,香袋儿身边低挂。抹胸儿重重纽扣香喉下。”这种风情万种的形象,在明代绘画中也能看到。

  纽扣作为女性衣服的重要饰件,开合之间,总能勾起男人的遐思,因此文学作品中少不了要将它和女人的联系起来,于是有了“软抹酥胸,半亸蝤蛴,钮扣微松。梨花带露倚春风,似怯晓寒犹重”(《梼杌闲评》)之类充满气息的描写。《解人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解缙见女人衣衫上用九重钮扣,作诗戏之曰:一幅绫绡剪素罗,美人体态胜妲娥。春心若肯牢关锁,钮扣何须用许多。”故事真伪不可考,但与其说是戏谑女子的过分保守,倒不如说是男人对“欲见而不可得”所表达的强烈遗憾。

  定陵出土明代百子衣复制件(首都博物馆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服饰:明代士人服饰
关于士人服装的具体款式特点为斜大襟、大袖、袖长一律过手、衣长至脚面,穿时腰系丝绦。这种服装与道袍相似。宋朝时已有此衣式,是一种宽大而长的衣,元代禅僧也服次衣,为一般士人所穿。明初太祖制民庶章服用青布直身即此。后有作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布袋”,即指此衣。戴儒巾或四方平定巾,穿衫子的士人
· 明朝服饰:明代官吏服饰公服
明代穿公服的官吏。其制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袍服所用的纹样及颜色,因级别而异: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纹样也不一样,一品用大朵花,径五寸;二品用小朵花,径三寸;三品用散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用小朵花,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用小朵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花纹。以上服饰,与展脚幞头搭配,多用于重大朝会。明代官吏服饰
· 明朝服饰:明代皂隶公差服饰
明代衙门皂隶杂役穿青色布衣,交领、窄袖长袍,下打密褶,腰间系束红布织带。地位更低的,穿青衣外罩一件红布马甲,腰系青丝带。明代皂隶公差服饰剧照
· 明朝服饰:明代胄甲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本图为明代武士复原图。图中后排左面穿红铠甲的人物,是根据敦煌市,山西省博物馆收藏、十三陵石刻与出土、山西浑源栗疏美墓石刻复原。前排左穿绒服的人物是根据《王琼事迹图》、《义列传》插图、湖北武当山金顶殿铜像、山西平遥镇国寺壁画等形象复原。前排右面人物穿的为明崇祯年间的盔甲。
· 明朝服饰:明代曳撒
明代较为流行的服饰之一,自元代辫线袄演变而来。短袖或无袖者称袴褶,长袖者称衤曳衤散。前身分裁,打马面褶子,后身通裁,无褶;身侧有摆。明中后期,服饰花样翻新,众彩纷呈,缙绅士大夫很热衷于创新服饰新式样。士大夫闲居,出现了衤曳衤散、程子衣、道袍三种式样,总称“袴褶”。明代曳撒又称“一撒”,为“一色”变音,来自蒙语“质孙”。明代曳撒服至为质孙服别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