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包公为何有两座墓?包公墓在哪里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2
转发:0
评论:0
包公为何有两座墓?包公墓在哪里,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是我国北宋时期颇有名望的官吏。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是我国北宋时期颇有名望的官吏。在宋仁宗时期,包公曾任州、县官,后升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

  包拯一生仕途平淡,为官刚正不阿,执法严格,铁面无私,敢于与权贵作斗争,为民申冤,因此深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赞扬。朝廷内外都不以他的官位来称呼他,而呼他为“公”。在普通人心中,包公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爱称其为“包青天”。1062年,包公去世,终年64岁。包公生前受人爱戴,死后亦被人们关注,因此包公墓即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河南省巩义市西南有北宋王朝9个皇帝的陵墓,人们习惯上称其为“巩县宋陵”。在这其中有一座陪葬墓,被世人所熟知,它就是陪葬在真宗陵旁边的一座高约5米的圆形家墓,也就是包公墓。这是人们关于包公墓原来最普遍的看法,“巩县宋陵”也因此成为极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然而,十几年前,当考古学家们在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乡双圩村的黄泥坎发掘出又一个包公墓时,原来的巩县包公墓就成了一个谜。合肥包公墓共发掘出包公及其夫人董氏墓、长子夫妇墓、次子夫妇墓、孙子包永年墓。淝水岸边出土的墓志铭确凿地记述了包公的生平,补充和修正了一些史实,也确切证实了此墓为包氏族墓。

  一个包公为什么有两座墓葬?如果合肥包公墓是“真”的,那么巩县的包公墓是怎么回事?难道巩县包公墓是人们的臆断吗?或者陪葬真宗陵侧的包公墓另有他人?

  在合肥包公墓正式考古发掘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巩县包公墓是“真”墓,不仅是因为它有很高的封土和墓碑,而且地方史志均有记载。关于巩县包公墓的记载,在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修订的《巩县志》中有记载,说包公墓在“巩县西宋陵”中。清代顺治以后各时期版《河南通志》皆以此为基础记载。可见巩县包公墓在明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至少经历了500-600年。人们不禁要问:巩县包公墓究竟修于何时?为什么要建这个包公墓?里面到底埋葬着什么?它和合肥墓是什么关系?这一系列问题,至今尚难以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包公夫人墓为何被当成包公墓
我们都知道,包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包,次子包绶。包早亡,二十多岁病逝,当时包公还健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特意请假回合肥老家为包选择墓地,选在了大兴集黄泥坎这片坡地上。包公没有将包安葬在坡地最高的位置,因为他是父亲,是长辈,按照我国古代尊卑有序的原则,他自己才应该葬在高处,儿子只能葬在稍稍低一点的地带。所以他为自己预留了一块墓地,也就是后来包公家族墓群中轴线的最北处,那里地势最高,位置最尊。包公去世之后,也确实安葬在那里。包公夫人董氏高寿,在包公之后去世,安葬在包公墓南侧,同样也位于家族墓群中轴线上,位置稍卑于包公墓。包公后人如果有财力,多年后仍然可以将董氏迁葬至包公墓内。但是还没来得及迁葬,北宋就灭亡了。合肥多次成为金国与南宋的重要战场,有时被金兵占领,有时被宋军收复。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第一次攻占合肥。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第二次攻占合肥。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 千古名人包公之二•包公墓包公墓出土的传奇故事
合肥城东南十五里,史书上称其为“公城乡公城里东村”,以前是合肥市郊区大兴公社双圩大队黄泥坎村生产队。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青岗之上,曾经长眠着闻名天下的“包青天”包公。一千多年来,岁月延宕,战乱不断,黄泥坎屡遭“兵火”,包公墓也早就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但从一些文献来看,有很多朝代的县令都少不了出城祭扫包公墓。因此包公墓也在历代修了不少次。在70年代,由于“”的破坏,省文博部门不得不对包公墓进行保护性地挖掘清理。现年过八旬的程如峰老人就是当时的亲历者,他为我们讲述了包公墓的挖掘故事。包公墓的合肥传说在合肥,流传着很多包公墓的故事。包公长子性情古怪,包公叫他往东,他便要往西,时时与包公唱反调。包公病危之际,想叫儿子做口木头棺材,预料儿子定会造一口石棺材,于是告之他相反的意思。但这次他的儿子却照他的话去干了。因此,包公睡在石棺里,灵魂无法出来,不能超生。所以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包公了。第二个故事是说包公墓...
· 揭开包公的墓葬之谜一个包公两座墓
“包公”原名叫包拯,是个家喻户晓的清官。他因“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敢于与权贵作斗争”而深得人心,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和赞扬,所以人们便尊称他为“包公”,也有人称其为“包青天”。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肥)人,是我国北宋时期颇有名望的一位清官。包拯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28岁考中进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进士就可以去当官了,但他为了照顾父母,便一直留在家中,直到36岁才正式开始了他的仕臣生涯,他先后担任龙图阁大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官职。在职期间,他惩恶扬善,为民申冤,以“断狱英明刚直”著称于世。嘉v六年(1061),包公去世,享年64岁。早在北宋时期,包公的故事就开始在民间流传,包公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传奇人物,直到今天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去哪才能祭奠一下这位北宋名臣呢?关于包公墓的问题历来就是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因为在河南巩县(今巩义...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安徽也有一座包公墓
1966年,有人在合肥东郊找到一座相传是包公墓的宋朝古墓,推倒了石碑,掘开了封土,砸穿了墓顶,将这座古墓变成了一个泥坑。这座被毁的古墓具体在哪儿呢?它位于合肥东郊大兴集黄泥坎东北部,南距淝河一公里,西距城区七公里。墓前原有一座两米高的石碑,碑上刻的是“故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谥孝肃包公讳拯之墓”。当然,石碑已经被毁,现在只剩下一小段残骸,上面刻着“宋枢密”三个字。合肥包公墓园如前所述,河南巩义北宋皇陵里有一座包公墓,1966年又有人在安徽合肥东郊大兴集的黄泥坎捣毁了一座包公墓。包公只有一个,坟墓怎么会有两座呢?到底哪座包公墓才是真正的包公墓呢?答案是,两座都不是真的。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河南有一座包公墓
在河南的郑州和洛阳之间,有一个名叫巩义的县级市。巩义是北宋皇陵所在地,北枕黄河,南临嵩山,北宋的九个皇帝中,除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俘虏,死在漠北之外,剩下的七个皇帝都葬在这里。包括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葬于此地,因此并称“七帝八陵”。“七帝八陵”周围还有皇后陵墓、皇室宗亲陵墓、名将勋臣墓。例如,开国大将高怀德、开国大将曹彬、著名政治家赵普、太宗朝的名将杨延昭、真宗朝的名臣寇准、仁宗朝的名将狄青,他们的坟墓或者衣冠冢也都在北宋皇陵中。巩义包公墓的墓碑拓片还有一座坟墓,位于巩义城南五公里后泉沟村南岗之上,隔沟与寇准墓遥相呼应。整座墓坐北朝南,墓东有望柱一根、石虎一只、石羊一只,墓西仅剩石虎一只。墓南有石碑,高近三米,楷书八个大字——“宋丞相孝肃包公墓”。看上去,这是一座包公墓。巩义包公墓巩义本称巩县。明朝嘉靖年间修撰的《巩县志》记载包拯墓在“巩县西宋陵”中。《大清一统志》记载:“包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