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长沙楚墓帛画中的妇人形象是谁?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8
转发:0
评论:0
长沙楚墓帛画中的妇人形象是谁?,1949年,湖南长沙市东南郊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幅帛画。此帛画距今已有加朋多

  1949年,湖南长沙市东南郊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幅帛画。此帛画距今已有加朋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绢画之一,被称为晚周帛画或长沙楚墓帛画。

  这幅帛画高约28厘米,宽约20厘米。画面主要位置绘一妇女,侧立向左,头后挽有一垂髻,并系有饰物,长裙曳地,腰细而修长,两手合十神态虔敬。她的上方绘一条龙和一条凤,凤鸟头上昂,振翼奋爪,尾翻飞,呈奋起状;龙则双足屈伸,身体蜿曲,似乎正向天空飞升。该画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挫曲折富于节奏变化,用黑白组合,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在人物的唇和衣袖上,还可以看出施点过朱色的痕迹。

  长沙楚墓帛画的发现引起了我国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幅帛画为何而作?图中的妇女是谁?腾飞的动物是否是龙凤?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

  20世纪50年代初,郭沫若先生根据当时的旧摹本进行过研究,认为妇人左上方的一兽一禽为夔(古代传说的一种独脚兽)和凤,一凤一夔作斗争状。凤为神鸟,象征善与和平,在斗争中居高临下,占优胜地位;夔为怪类,象征与死亡,在侧面抵御相形败退。画的下面是一个现实中的女子,她合掌胸前,立于凤鸟一侧,似乎在祈福。然而郭沫若却没有对画中妇人的身份进行考训。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帛画在社会上公开,人们对照旧摹本研究,发现旧摹本中有不少错误,似龙的兽是双足而不是单足,帛画的最下角有一新月被忽略了。因此,郭沫若先生的推测就被打破了,于是学者们对原画进行重新鉴定。

  《江汉论坛》曾发表一文章《对照新旧摹本谈楚国人物龙凤帛画》,这篇文章对长沙楚墓帛画又有了新的诠释。

  该文认为帛画的结构和布局有上、中、下三层。上层是天空,左边的兽应该是我国古代神化了的龙,右边的鸟则应是凤。龙和凤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人和神助魂升天的神兽神禽。画中的妇女站在中层,就应该是人间。妇人右下角有一弯月状物是下层,应该是大地,意味着妇人站在大地上,向龙凤合掌祈求,希望飞腾的神龙神凤引导她的灵魂进入神界。该文还认为画中妇人即墓主人自己,这幅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楚巫神迷信思想的一种反映。

  美术史家金维诺先生也赞同这样的说法。他认为画上的中心人物应当是死者本人的画像,并认为此类帛画是我国肖像画的滥觞。

  但是对于画中的妇女是谁,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答案。王伯敏先生认为这是一幅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画,描写一个巫女为墓中死者祝福。这幅帛画所描绘的妇女,有可能是当时“巫祝”的形象。除此以外,还有人认为画中妇人是女神宓妃,王仁湘同志就认为这是一幅“丰隆鸾鸟迎宓妃”图。

  从墓葬出土的形式来看,这幅帛画在当时肯定不是作为观赏的美术品,而是被统治者作为寄托升天愿望的迷信工具,这与楚人的迷信习俗是相符合的。至于画中妇人的形象到底是谁,各家说法不一,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还有待于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荆楚文化—荆楚溯源—荆楚简帛与荆楚文化
荆楚简帛的研究已形成国际性学术热潮,这除了楚简不断有新的发现之外,更重要的是荆楚简帛内涵丰厚,吸引力强。我国简帛的出土主要集中在荆楚和西北两大地域,在荆楚和西北两大地域中又以荆楚居多。早在南齐时代,荆楚北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就有一座被盗的古墓出土竹简书,经鉴定,认为正是《周礼》所缺佚部分的《考工记》。20世纪40年代初,在湖南长沙出土了著名的楚帛书。从50年代起荆楚简帛不断地出土面世,共计有50余批。其中自7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简帛书、睡虎地秦简、包山楚简、郭店楚简、张家山汉简、走马楼三国吴简、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竹书、里耶秦简等大宗简帛出土和发现,不断给学术界带来惊喜。荆楚简帛大都出于墓葬和古井,书籍、文书各具特色,种类甚多,内容丰富。荦荦大者,有如下数端。道家思想是荆楚文化的一大特色。荆楚简帛所出《老子》就有郭店楚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竹简《老子》属于选本,抄写于战国中期,是所见最早的本子...
· 坟墓的起源和雏形
坟墓是逝者死亡后丧葬文化中最主要的实物形态,它从历史文化和物质上集中表现了人们的死亡观、社会等级,以及民风民俗,因而,是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坟墓是生者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及社会境况设置的,因而它又是尘世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文献上,我们知道埋葬行为是从"弃尸"到"野葬",然后才出现掘坑而葬,这样,坟墓便出现了。在古代时期,埋棺之处(坑)曰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的区域曰"兆域"。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曰坟,或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自坟出现以后,两字遂不分,民间统称"坟墓"。中国古代历来有在墓区植树的习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杉等树,取象征先人如松柏长青之意。故后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并常于挽联中写某人"松柏长青"之类。
· 螃蟹形山墓群
位于赤岸镇乔亭村西的螃蟹形山坡上。系冯氏家族墓地,依山而筑,共有14座墓,作一字形排列,墓的形制大致相同。墓前置墓碑,碑作亭式,以块石雕出四角起翘的屋顶,柱头出一攒斗恚柱下用抱鼓石稳固。两侧设栏杆,栏板雕饰宝瓶、云纹、缠枝、鸟兽等。每座墓前均置石祭桌、石凳等。墓面用青石砌筑,石构件有浮雕,系同一家族墓群,保存完好。螃蟹形山墓群保存古墓十七庄,其中十四庄向东,一字排列,规模较大。墓的形制大致相同,墓前置墓碑,碑作亭式,以整块的石雕做四角起翘的屋顶,柱头出一攒斗拱,柱下用抱鼓石稳固。两侧设栏杆,栏扳雕饰宝瓶、云纹,缠枝、鸟兽等。望柱各有高低,雕饰多不落俗。供桌多以巨石雕凿后拼装石板桌面,制作讲究。墓地依山而筑,山上古木茂盛,环境清幽,形似螃蟹,故名,是浙江省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墓群。1997年8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乔亭村隶属于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镇。民国期间,乔亭乡属于旌德县第三区,乔安...
· 画中香影,古画中的用香生活
每个年代的画作都是时人生活的缩影,通过古人画作可以了解古人的真实生活。宋、明、清三朝《清明上河图》都绘有卖香的香铺,通过画中香铺可以了解古人真实的香生活。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名叫“刘家上色沉檀拣(揀)香铺”,主营沉香、檀香、拣香(上品乳香)与调制好的香丸、香末,香铺大门上方大横匾额上有“刘家沉檀□□丸散□香铺”字样。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宋代焚烧的香,多是由各种香料加炼蜜调和而成的香丸,韦骧《和叔康首夏书怀》:“夏景渐长民事简,静开黄卷爇香丸”。如今生活中常见的线香,在元代时才开始制作出来,元代理学家李存书信《慰张主薄》:“谨具线香一炷,心粗菜,为太夫人灵几之献”。到明代,线香已非常流行,明代仇英版《清明上和图》中的香铺已将线香作为主要产品销售,香铺门前挑一招贴上书“上料八百高香”,两个香匠师傅正在,晾晒制作好的线香与盘香。明代《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明代香学专著《香乘》中,记载有...
· 楚怀王的母亲楚威后:一个成功的后宫妇人
楚威后是《芈月传》的配角之一,戏份不多,但是因为人物和楚国的几位主角之间有着颇多复杂而纠葛的关系,所以角色还是十分重要。她是楚威王的王后,楚怀王的母亲,也是电视剧女二号芈姝的母亲。图片来源于网络虽然贵为王后,但楚威后和楚威王之间的夫妻关系十分恶劣,这与她自身骄横无礼又心狠手辣有着密切关系。她不仅在楚国后宫作威作福,还常常毒害其他宠妃以及她们的子女。一方面,楚威后的主要的斗争对象是楚威王的宠妃莒姬,另一方面芈月和她的母亲向氏也慢慢变成她的眼中钉。因为向氏怀芈月时有“霸星出世”天象的预言,之后又生下儿子芈戎与楚威后的儿子争王位。于是,在楚威王死后,楚威后就开始向母女俩下手。她把向氏嫁给了最底层最残暴的军卒魏甲为妻,使她在受虐中最后服毒自杀,芈月则被她当做女儿芈姝的陪嫁媵侍送去了秦国。由此可见,楚威后在宫斗和手段上的厉害,可以说她最后战胜了楚国宫廷其他所有女人,是最大的胜利者。楚威后生有嫡长子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