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代如何解决违章建筑问题?宋代也有违章建筑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8
转发:0
评论:0
宋代如何解决违章建筑问题?宋代也有违章建筑,从唐代长安到北宋开封,中国的大都会从坊市制演变为街市制。在这背后,是官府的禁

  从唐代长安到北宋开封,中国的大都会从坊市制演变为街市制。在这背后,是官府的禁街与百姓的侵街,是官与民争夺城市空间的一幕幕大戏。总的来说,官府对街市的管理渐趋宽松。禁街与侵街,是自唐朝以来官府与百姓在大都市争夺空间、反复博弈的重要内容。唐朝的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坊市制的典范和顶峰。宫城是皇帝起居和办公之所,皇城是中央各官署集中区域,外郭城则主要是居民区、商业区和寺观等建筑区。外郭城的主干街道南北十一条,东西十四条,最宽的是南北向的中央御街——朱雀大街,宽155米;最窄的顺城街,约20米;与外郭城各城门相通的街道宽都在50米以上,将外郭城分隔成一百多个坊区和两个市区。坊有坊墙,市有市墙,出入各有坊门和市门。除官署、寺庙和三品以上官员的住宅外,坊内住宅一律不得临街开门,商业活动也必须在指定的市场进行。

  每到晚上,鼓声响过后,城门、坊门、市门按规定都要关闭,全城实行宵禁,没有官府的特殊证明,一律不得在街上行走,违者将受到拘捕和处罚。街道也不允许私搭乱建。每次皇帝出行,盛陈仪仗,沿途静街,禁止行人,所过旗亭、市楼垂帘外蔽,更不允许普通百姓居高临下观望。由于长安城比较大,有的居民从城外回家,进了城门后,晚鼓擂动,城门、坊门、市门都纷纷关闭,不敢违反官府的禁令,只好躲在桥下蜷缩一夜,待天明晨鼓擂响后,再上街返回家中。

  这种封闭的管理体制,给居民的生活和商品交易活动都带来极大的不便,唐朝中叶,随着都城人口的膨胀和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各种“侵街”之举。有的居民违反不得临街开门的规定,住宅大门朝街开;有的居民凿墙破洞,将屋舍扩建至街道;有的居民和军将占用原来警卫部队在街道执勤的房舍,并且大肆修造和扩建。在街道上,小商小贩日益活跃,卖胡饼的、卖鲜鱼的,都出现了。更有甚者,晨鼓未响,坊门已经先开;晚鼓已擂,坊门、市门仍不关闭,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还有的居民,置禁令于不顾,在道路上穿坑取土。

  当时负责街道管理和治安的官员主要是左右街使和御史台。有关官员曾经多次上书,反映情况,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下达了多次拆迁令,强行拆除私搭乱建的房舍,对涉案官吏予以处罚,违法向街开启的门一律填塞。但由于人手有限,很难全面禁止。而京城以外的大城市,侵街现象更为严重。如扬州,地处水陆交通冲要,各地工商业者云集于此,侵街造舍极为普遍,以致街衢拥堵,难以行车。在禁街与侵街的博弈中,北宋的开封从坊市制演变为街市制,禁街的条令已经大为宽松。

  《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北宋东京(开封)的画卷,生动展示了从封闭的坊市演变为开放的街市后,帝都的繁华与勃勃生机。从画面上看,因临街不得开门的禁令已经废止,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不再有固定的市场,街旁、桥上、巷内,都可以经商和交易。街鼓制度和宵禁制度也都被废除,夜市、早市接踵,商品品种丰富多样,尤其是食品种类繁多,少男少女沿着大街一路走一路吃,从早上吃到半夜,可以不重样,夜市才撤,早市又开。正如在北宋开封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中的描述:“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乐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

  街道的管理宽松后,侵街的现象也日益加剧。与唐朝长安的宽阔街道相比,北宋开封的街道狭促了许多。按规定,主要街道大约宽三十米,道路两旁还有排水沟和绿化树木。街道两边林立的店铺,因招徕顾客和商业经营的需求,常常将经营范围向道路中间“挺进”,加上市民、游人如织,道路的拥堵可想而知。皇帝出行,因不再禁街,从而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随行的上至侍从百司官属下至厮役都“杂行道中”,“士庶观者率随扈从之人,夹道驰走,喧呼不禁”。

  “侵街”的日趋严重,给城市的管理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一是引起交通拥堵,给出行带来不便;二是临街店铺侵占街道,也侵占了排水沟、绿化带,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是违章建筑多为木构材料,容易引发火灾,开封城多次大火,临街店铺往往一烧就连成片,损失惨重;四是侵街的违章建筑不易管理,人员混杂,导致治安案件增加。

  面对着日益加剧的“侵街”现象,北宋朝廷采取了分别酌情的处理办法。首先是皇帝的出行仪仗队主动减少随行人员,缩小规模;其次谨慎对待违章建筑,关系到基本民生则不强行拆除;而对贵族、官吏、商人非法侵街的行为,或强行拆撤,或对商人因“侵街”而增加的商业利润征税。城市在扩大,人口在增加,“侵街”屡禁不止。对城管和流动摊贩之间的博弈如何评价、如何协调,仍然是中国大城市目前面临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代如何解决违章建筑问题?
从唐代长安到北宋开封,中国的大都会从坊市制演变为街市制。在这背后,是官府的禁街与百姓的侵街,是官与民争夺城市空间的一幕幕大戏。总的来说,官府对街市的管理渐趋宽松。禁街与侵街,是自唐朝以来官府与百姓在大都市争夺空间、反复博弈的重要内容。唐朝的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坊市制的典范和顶峰。宫城是皇帝起居和办公之所,皇城是中央各官署集中区域,外郭城则主要是居民区、商业区和寺观等建筑区。外郭城的主干街道南北十一条,东西十四条,最宽的是南北向的中央御街——朱雀大街,宽155米;最窄的顺城街,约20米;与外郭城各城门相通的街道宽都在50米以上,将外郭城分隔成一百多个坊区和两个市区。坊有坊墙,市有市墙,出入各有坊门和市门。除官署、寺庙和三品以上官员的住宅外,坊内住宅一律不得临街开门,商业活动也必须在指定的市场进行。每到晚上,鼓声响过后,城门、坊门、市门按规定都要关闭,全城实行宵禁,没有官府的特殊证明,一律不得...
· 宋代如何解决剩女问题:陪嫁几十亩地
北宋和南宋,都有个共同的社会难题,就是剩女多。照理说,剩不剩的,自得其乐就好,与旁人无关。问题是,宋代的剩女们之所以剩着,并非自己选择的结果。剩女们个个都削尖了头,想往围城里钻,却苦于当时社会风气崇尚奢华,“风俗奢靡,日甚一日”,“高嫁妆”成风,黄花闺女留来留去留成了愁。对于一般人家来说,生个女儿可真是愁死人,亏大了。养大了女儿,还得倒贴高嫁妆,才有机会让女儿成为别人家的苦力——任劳任怨,任打任骂,由着婆婆凌虐。也难怪那个年头的人都重男轻女。生个小子,将来靠着嫁妆,就能过上小康生活,还免费赠送一个苦力和出气筒。这么划算的生意,哪里去找?于是,嫁不出去的女子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成了社会问题。在古代,地多人少,人口的繁衍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况且,在以人头税为主要收入的年头,人口多,政府就有钱,国家就有兵;人口少,啥都没有,也难怪朝廷对剩女问题头疼不已。这么多剩女,怎么解决?有的是靠宗族的...
· 清朝也有住房难,康熙皇帝如何解决此问题?
1695年,正值壮年的康熙遇到了许多烦心事。除了山西临汾地震,江南大涝外,北京城里驻扎的旗人们也开始大规模地反映自己的住房问题。康熙搞不清状况,不知平时都挺听话的自家人为何突然不满意起来。于是,他委托八旗都统针对京城旗人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网络配图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堂堂大清朝的京城里,吃喝不愁、高人一等的旗人竟然有七千多人没有房产。想当年夺取中原的时候,八旗子弟个个勇猛顽强,清世祖定都北京后,自王公贵族至官员兵丁,都分了福利房。按照规定,分到的房子允许旗人之间交易,但严禁卖给汉人。可到康熙朝时,满汉间私下交易房产的事已经层出不穷。据《清实录》记载,京城里的高级官员、富商土豪竞相扩建住宅,大肆收购看中的黄金地段,而一些旗人贪图白花花的现银,只要价格合适,房产说卖就卖,毫不犹豫。如此一来,土地日渐稀缺。康熙刚即位的时候,中心城区的土地供应已经吃紧。为了解决旗人住房问题,朝廷不得已采取了货...
· 古代也有光棍问题吗古人是怎么解决单身问题的
古代怎么解决单身问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早在2004年网上就传言,2012年会出现三千多万光棍,到了2012年又传言说2015年会出现三千多万光棍,到了2015年又改为2018年到2020年会出现三千多万光棍,着实让人质疑。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男子占据总人口的51.82%,女子为48.18%,到了第六次普查,其数据则为:男子为51.27%,女子为48.73%。所以,这个数据波动不大,中国男子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其实,“光棍”现象,并不是自来有之,它是和婚姻制度并行产生的。在古代,由于阶级地位和贫富差距严重,造成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于是,就有说法,古代为什么会有妓院?那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没有家庭的男子的。这种说法很是牵强,很多“常客”倒是已婚男子。现在,通讯和媒介发达,大家可以通过形式各样的渠道,认识更多的陌生人。那么,在古代,如何...
· 宋代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
“留守儿童”显然是社会有了频繁的流动性之后才可能会出现的产物。如果是一个没有多少人口流动、人们安土重迁的静态社会,肯定不会有“留守儿童”的问题。朱元璋时代堪称是静态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井然有序。而11至13世纪的两宋时期则是流动性十分活跃的时代,士农工商全都卷入到社会流动中,士人“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农人“释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工匠从五湖四海涌入城市,在街巷“罗立会聚,候人请唤”;商人不远千里,“舟舡往来兴贩”。很多富人亦“皆侨居寄处,至或假赁舍宇”。那时候人口流动的规模虽然不如今日之大,但肯定也已经催生了一部分“留守儿童”。然而,古代社会包括宋朝社会的“留守儿童”问题,其实都不严重,并没有发展成为需要引起重视的社会难题。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探究的。国家“十一五”青年专项课题《西部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研究》有一篇论文提出,“据研究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