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周族的祖先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2
转发:0
评论:0
周族的祖先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周族在商代末年,曾率领各族推翻纣王的统治,建立起周朝政权。在东周即春秋、战国

  周族在商代末年,曾率领各族推翻纣王的统治,建立起周朝政权。在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周室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周族在中国的统治长达800 多年。可是关于周族的祖先原居何处,学术界说法歧异,难于取得一致的意见。现将各种观点陈述如下,请读者鉴别。

  (一)山西说。本世纪30年代,钱穆在《燕京学报》第10期上发表《周初地理考》一文,提出“周人盖起于冀州,在大河之东”。其后,吕思勉、陈梦家、王玉哲、田昌五、李民等许多学者都表示赞同,并证成其说。他们认为,文献上说的周始祖弃任后稷之官,被封于邰,其地即在今山西的闻喜、稷山一带。据《左传。昭公元年》记,邰原作“台骀”,是“汾神”。后人把神名变为地名,将两个同音字缩并成一字而加了邑旁。《水经。汾水注》云:“汾水又径稷山北,(稷山)在水南四十里许。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太平御览》卷四十五引《隋图经》曰:“稷山在绛郡(今山西稷山县),后稷播百谷于此山。”据说在稷山县,村村有稷王庙,亦多有稷王娘娘庙。县南有稷王山,相传稷王弃随其母姜原常往来此山,教人播种。闻喜县西北稷山下有姜原墓,墓旁有冰池,传为姜原弃后稷处。周的始祖还和尧、舜、禹有着密切的关系。《墨子。尚贤中》引“之书”曰:“(尧)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禹平水土;稷隆播种。”《书。尧典》载帝舜曰:“弃,汝后稷,播时百谷。”《逸周书。商誓解》并载周武王之言:“在昔后稷,克播百谷,登禹之绩。”据史载,尧、舜、禹的活动中心都在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因此,周的先祖很可能是活动于该地区的部落联盟中的一支。

  (二)陕西土著说。历来的许多地理著作,都认为周始祖后稷所封的邰在今陕西武功县。《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邰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原祠。”《水经。渭水注》及《武功县志》所记略同。目前一般的通史著作,如朱绍侯主编和刘泽华等编著的《中国古代史》都采用这种说法,认为周族祖先的最早活动地区就在今陕西西部渭河北岸的膏壤沃野之中。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武功郑家坡遗址发掘得许多先周文化的遗物。据分析,这里出土的各种陶器分别是西周同型陶器的祖型,出土的铜鼎和生产工具也与西周初期的有着明显的承袭关系。因此,一些学者著文指出,先周文化是在关中西部漆水流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土著文化,传说周始祖后稷教民播种百谷之地在山西的稷山、闻喜一带,是出于后人的附会。(三)甘肃说。有一种意见认为,周始祖后稷是一个传说中虚构的人物。《国语。周语上》记:“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不窟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这里的“不窟”才是周族真正可靠的祖先。《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不窟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元和郡县志。关内道。庆州》记:“不窟奔戎狄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窟故城”;《庆阳府志》亦载:“不窟值夏德衰乱,窜居北豳,即今之庆阳也。”

后稷

  三志所述,都说不窟在今甘肃庆阳建城而居。历年来,在甘肃东部的渭河、泾河流域,镇原、灵台、平凉、泾川等县,发现许多先周文化遗址。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周族原居于甘肃东部地区,后移至陕西长武、彬县一带。至太王时,被西北的狁所侵,乃南下至岐山之阳。

  (四)两源说。有的学者根据考古学资料,提出周族有两个来源的论点。邹衡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中说:“先周文化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陶鬲,这两种陶鬲有不同的来源。联裆鬲来自东方的山西地区,而分裆鬲来自西方的甘肃地区。”徐中舒在《周原甲骨初论》(载《古文字研究论文集》)一文中称:周文化“有东西两个来源”的观点,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长时期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概括”。显然,周族的祖先应活动于山西和甘肃两个方面的广阔范围内。

  (五)新疆说。从一些传说的材料来看,周族祖先最早的活动地区远在西北的新疆。《山海经。西次三经》云:“南望昆仓,其光熊熊;西望大泽,后稷所潜(按潜即葬)。”同书《大荒》载:“有西周之国,姬姓。帝俊生后稷,稷隆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穆天子传》卷二记周穆王西游“春山”(又称葱岭,即今之帕米尔),至赤乌氏之邦。赤乌人献酒等食物,穆王受之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综合上述记载来看,周始祖后稷叔侄播种百谷的地方,在今新疆西南隅。“赤国妻氏”当即“赤乌氏”,是周人的胞族。周人东迁入陕,而有一支胞族仍留在新疆。关于周族祖先的活动地域,大约有如上5 种说法。究竟哪一说比较符合历史事实,当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进一步加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周族的起源是什么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到八世纪,是中国史上的西周时期。从这时起,中国的历史就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出现了封建领主制的国家。周族早期的历史周是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渭水有很多支流,漆水、沮水之间,上地肥沃,物产丰饶。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周能够勃兴的一个重要因素。相传周的始祖后稷,名弃,其母姜嫄,有邰氏女,出野,践巨人迹,感而生弃。后来弃就留在他母亲的氏族中,安家立业,这就是《诗经》中所说的"即有邰家室"。后稷诞生的传说,反映出周人在后稷以前,尚未脱离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阶段。从后稷起,古文献上便记载着周人父系祖先的名字,这些名字,显然是周人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标志。《诗经》上说,后稷长于种植,他种植的稷、黍、麦、豆、瓜、麻等农作物部长得很茂盛。古书上又说帝尧曾举弃为农师。这些传说反映了在遥远的古代,周人在耕作技术方面是颇为擅长的。自后稷十几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栒邑)。《...
· 赫哲族民居啥样?赫哲族居住在什么地方
“夏天住昂库,冬天住地窨”说的就是赫哲族两种比较古老的居住形式:穴居式的较为固定的住所——地窨和临时性的可移动住所——“撮罗子”。地窨,又称地窨子,赫哲族为“胡日布”,主要是冬季寒冷时固定住所。基本建造方法是:往地下挖三尺左右深的长方形土坑,大小宽狭根据人口而定,然后在土坑中间、前、后立起柱脚,架上檩子。檩子用椽子固定,椽子下边架在挖的坑边上,上边钉在檩子上,成“人”字形架。再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五六寸厚的土即可。门开朝向阳面,门旁有个简单的窗户,早年窗户用去鳞的鲢鱼皮糊上,后来才改用纸,喷上鱼油,显得亮堂而结实。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这种地窨在冬天十分暖和,但顶多可住两年、一般只住一年而后在下一个冬天之前重盖。1945年以后,黑龙江边居住的赫哲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常年住地窨,一般都住上了马架子房或土草房。此外,在赫哲族还有一种房屋,也是早期赫哲族常常居住的房屋式样,那就是干阑式房屋,...
· 黎族的祖先是谁?黎族对祖先有何崇拜
黎族人普遍认为,不慎说出祖先的名字,他就会出来作祟使人生病,人人禁忌讲祖先名字。无意说出他人祖先名字,对方就会认为你有意陷害,引起纠纷、殴打或者械斗。家人生病要杀牲,请鬼公娘母“作鬼”驱邪。祖公人去世前后几天,不能做重活。祖先崇拜发生于母系氏族时代。崇拜对象,最初是母系氏族已故老者的灵魂,其后是父系家长的亡灵。黎族人认为人死了灵魂不灭,“万物有灵”。生时灵魂附于躯体,死后灵魂独立存在,或栖附于其他物体,或往来于阴阳两界间,或游离于亡者的村峒住所近处。被叫做“鬼”,“山鬼”、“地鬼”、和“火鬼”为一般的鬼,“太阳鬼”、“风鬼”较为可怕,而祖先鬼和雷公鬼最为可怕。有一句民间谚语说:天上怕雷公,人间怕禁公,地下怕祖公。“石祖”作为祖先和生殖力的象征在黎族村子门前,或在大榕树下,常有一间既小又矮的小石屋,用几块石头筑成,这是黎族人民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土地庙里安放土地神,据说土地神看守村寨有功,天上...
· 讲周史忆祖先
讲周史忆祖先中华成氏网2014年8月23日秦宝鸡成宗田中华成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动,激励后裔自强!讲周史,忆祖先――追寻西周诸侯国J国的数百年史略作者:成宗田公元前1046年初,周武王率领的伐纣大军抵达牧野,即今之河南汲县。元月20日早晨对殷纣王发起总攻,纣王率军70万迎战。由于他已失去民心,军队不愿意为他效力,所以不堪一击,纣王即逃朝歌城,在鹿台上而死,立国554年的殷商王朝灭亡。武王灭商之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即今之西安,故史称西周,又称宗周,遂分封诸侯。《史记.管蔡世家》云:“封叔武于成。”周文王和正妃王姒共生武王兄弟十人,史称嫡子,老大伯邑被纣王杀害,武王姬发为老二,周公姬旦是老四,成伯姬武是老七。成作为国名应写作J,J国在今之山东宁阳东北。《史记.管蔡世家》又曰:“成叔武,其后无所见。”然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不断爆出成叔武及其后代的信息。公元1947年...
· 满族的祖先满族的祖先是谁有什么故事传说
满族的祖先:满族的祖先起源于何处?正史的文字记载并不多见。也无凭可考。流传的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倒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有两个小小的村落。一个叫布尔胡里村,一个叫梨皮峪。布尔胡里村,在库里山的南面,梨皮峪在库里山的北面。两个村因互相抢掠,世代为仇。布尔胡里村的村长叫干木儿,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恩库伦,二女儿叫正库伦,三女儿叫佛库伦。老大已经出嫁,老二也以订婚,唯独佛库伦还没有意中人。佛库伦不仅长的俊俏,而且聪明伶俐,性情温顺,又善于骑射。所以深受父母的宠爱。梨皮峪村的村长叫猛哥,身边只有一根独苗,叫乌拉特。乌拉特年轻英俊又善于骑射。是一位能骑善射的猎手。一次乌拉特率民兵抢劫布尔胡里村新买来的马匹时,悄悄地放走了压谜马匹的佛库伦,从此二人心心相印,经常偷偷的在山谷中幽会。不久佛库伦怀孕了,大姐恩库伦、二姐正库伦发现了佛库伦的私密,并答应替妹妹保密。于是姐妹三个编了一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