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4
转发:0
评论:0
虞翊简介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虞翊简介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

  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羌人。增灶,弱弓诱敌,换装惑敌,埋伏兵……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平定了羌人的叛乱。

  久经沙场的任尚被任命为中郎将,接替班雄,驻守三辅(长安一带),此时朝廷从各郡国招募了约二十万的步兵,看起来阵容颇为庞大,准备发动第二次对零昌的打击。

  任尚很幸运,因为他走马上任之前,得到一位高人的指点。

  这位高人是谁呢?正是前番以莫大勇气反对大将邓骘放弃凉州的虞翊,如今的他还只是个小小的怀县县令,但他对任尚说的一番话,却令这位久经沙场的悍将也不得不佩服。

  虞翊对任尚说:“将军多次临危受命,讨逐群贼,掌控的三州屯兵二十万人,士兵们放弃农活,苦于兵役,却徒劳无功,人力物力的消耗极大,倘若此行无功而返,那么将军的处境就很不妙了。”

  这话真讲到任尚的心里了,任尚叹气道:“哎,此事我也忧心忡忡,也不知如何才好。”

  虞翊说道:“将军,兵法有云:‘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是形势使然,北地的羌人虽然人数不多,但皆为骑兵,日行数百里,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兵追击骑兵,肯定是徒劳无功。兵贵精不贵多,我为将军考虑,最好的办法是裁撤二十万的屯兵,让每位士兵捐数千钱,这样每二十名士兵的捐款可以购得一匹马,总共可以购得一万匹马。这种做法,即有利于屯兵返回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又有利于国家节省开支,如此可以组建一支一万人的轻骑兵部队,凭借机动性,便可对羌人进行围追堵截,敌人便穷途末路了,这样大功可成。”

  任尚听完不禁一动,一拍大腿,果然是高招啊。这些年战争的巨额支出,财政几乎破产,军队所需的马匹,居然要士兵们掏钱来购买,真是苦了这些农民出身的人。任尚马上将此计划上报朝廷,朝廷认为可行,于是罢二十万屯兵,组建一万精锐的骑兵。

  有赖虞翊的计谋,任尚牛刀小试,率新骑兵北上丁奚城,与杜季贡打了一仗,结果证明虞翊的见识实在高明,任尚率部斩杀四百余名敌军,缴获的牛、马、羊等数千头。

  尚这样身经百战的将领对虞翊都言听计从,这引起了帝国实际统治者邓太后的注意,她听说虞翊有将帅之才,便大胆起用,将他从县令的位置提拔为武都太守。

  不能不说,虞翊乃是后汉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富谋略的人物。我们先来说说虞翊的故事。

  处危平乱

  当大将军邓骘企图放弃凉州时,正是虞翊以莫大的勇气,挑战邓骘的权威,最终使得“放弃凉州”的主张被朝廷否决。若不是虞翊,那么河西走廊不复是中国的领土了,虞翊因此而声名鹊起。然而得罪大将军邓骘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邓骘想方设法置虞翊于死地。

  永初四年(110年),邓骘将虞翊派往朝歌担任县长,此时朝歌正爆发一场严重的暴动,暴动首领是宁季,拥众数千人,袭杀朝歌前任县长,州郡围剿数年之久,仍然无法平定。很显然,邓骘想借刀杀人,让暴动者杀了虞翊。

  邓骘的阴谋实在太昭彰了,虞翊的朋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只有虞翊神色自若,他笑着对朋友说:“遇事不避艰难,这是职责所在;不遇盘根错节的复杂局面,便不能真正甄别谁是真正英雄。这正是我建功立业之秋也。”就凭这几句,虞翊的英雄本色便跃然纸上,可为现代的成功学作一范本了。遇到陷害,不怨天尤人,不长嗟短叹,不怒气冲天,不躲避责任,而是当作人生的挑战,面对挑战迎难而上,这就是虞翊。结果虞翊不仅没有被消灭掉,反倒把朝歌的暴动平息了。

  增灶入武都

  虞翊接到诏书后,走马上任武都太守。

  武都是一个羌乱的集中区,几乎每一次羌乱,武都的参狼羌都有份。虞翊即将上任的消息传出后,羌人们对虞翊那是痛恨得很,要不是这个虞翊,东汉政府早就放弃了凉州一带了。羌人们准备送给虞翊一个见面礼,他们派数千人马埋伏在陈仓崤谷之中,准备在半途中遮杀虞翊。

  虞翊率军行进到崤谷的谷口时,就派侦察兵前去侦察,果然发现有伏兵,他就下令停止前进,在谷口安营扎寨,而且故意放出风声,说他已经上书朝廷,请求增调更多的军队,等待援军到达之后方才要继续行军。

  羌军一见虞翊这架式,看来十天半月是进不了山谷中了,在山上蹲点也确实辛苦,于是便各自散去,前往附近的县乡大肆钞掠。

  虞翊侦知羌军散去,立即命令将士拔寨启程,迅速穿越山谷,一日奔驰一百余里。等羌军发现后,虞翊已经穿过崤谷了,于是羌军便尾随而至。

  羌军人数众多,一旦交战,对虞翊十分不利,虞翊便想出一条妙策。经过一天的行军之后,虞翊命令每位士兵各做两个炉灶,第二天便每人做四个炉灶,以后数日,炉灶的数量越来越多。

  不仅的羌军,虞翊的部下也十分纳闷,问道:“我等有两个地方十分不解。其一,孙膑以前曾用减灶的方法大破魏军,而您怎么却反其道而行,反倒增加炉灶呢?其二,兵法书上说,每日行军不宜超过三十里,以防不测,可现在您却命令一日行军二百里,这却是为何?”

  虞翊笑道:“羌军人数众多,我军兵力少,如果行军速主太慢,就容易被羌军追上。我们一路狂奔,羌军对我们的情况就一无所知,他们即便尾随而来,见到我们留下的炉灶与日俱增,一定会判断是郡守军来迎接我,如此一来,羌军会惮忌我兵力众多,势必不敢追击。孙膑减灶是为了向敌军示弱,而我增灶则是为了向敌军示强,这是因为战场的形势不同的缘故。”

  虞翊此言一出,众皆叹服。不出所料,尾随的羌军搞得十分纳闷,怎么虞翊沿途行军所留下的炉灶会越来越多呢?是不是与其他郡县部队会合呢?所以羌军一路尾随,但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这样,虞翊有惊无险地安全抵达武都郡。

  奇谋扬威

  此时的武都郡羌军气焰正炽,郡政府所在地下辨的西北不远处有一县,名为赤亭,羌军兵临城下已有数月之久,赤亭守军仅有三千余人,而羌军人数多达数万人。形势极其严峻。虞翊即刻赶赴赤亭,虽然局势险恶,但智勇双全的他有排除万难的坚强意志,他喜欢接受严峻的挑战,他的信念与才华使他可以击败一切困难险阻。

  这一战,将成就虞翊东汉名将的威名。

  虞翊到达赤亭之后,检阅众军,观察敌人的动向,赤亭虽然不大,但是城池极为坚固,而且武器充足,凭借威力强大的强弩,三千人的守军顽强地顶住数万羌军的攻势。然而相持局面对于守军十分不利,长期消极防御必然对于防守一方陷入被动局面。如何将被动化为主动了?这没有难倒足智多谋的虞翊。

  一个计谋悄悄出现在虞翊脑海中,他下达命令:守城士兵全部撤去强弩,改为使用小弩。此令一下,众诸困惑不解,羌军的防备武器落后,只有强弩可以射穿羌军的盾牌,小弩就没有这种威力,面对羌军进势如潮,只有用强弩才能遏制羌军猛烈的进攻,怎么这位新太守一来就下令使用小弩呢?但军令如山,没办法,只好使用小弩射击了。

  当城外的羌军发现汉军改强弩为小弩时,大家都乐了:看来汉军威力强大的劲弩已经没有箭矢了,小弩的杀伤性不足为惧,于是集结重兵,准备破城。

  羌军如潮水般地向城下涌来,虞翊耐心地等待机会,他观察战况,当羌军密集地进入到强弩的射杀范围时,估计到可能对羌军的最大杀伤程度后,果断地下令诸军士改换为强弩,以二十张强弩为一个射击单位,密集射杀一个目标。只要哪个羌军战士被选定为射杀目标,试想想一口气二十支利箭一起迎面飞来,焉有活命之理?这种密集朝一个目标发射的战法,令羌军人人自危,胆战心惊。虞翊的这项军事创造大大提高了射击的杀伤效率。在二战中,美国陈纳德将军在空中亦演绎此种战法,以数架飞机集中攻击一架日本飞机,取得了骄人的战果。

  羌军在强弩的密集杀伤之下,伤亡惨重,被迫撤退,虞翊见羌军混乱,不失时机地打开城门,奋勇出击,又斩获颇多,终于遏制羌军的攻势。三千人面对数万人的敌军,竟然可以主动进攻,这不得不令人佩服虞翊的勇气。

  此时羌军驻扎在赤亭之北,进攻方向是赤亭的北城门。狡诈的虞翊又采用疑兵之计,命令全体战士从东门偷偷地溜出去,然后大摇大摆地从北门入城。一进到城内,马上更换服装,又从东门溜出去,再从北门逛回来。如此往返数次,羌军在阵营中远远地观察,见到大批的生力军源源不断地进城,心中大骇,细数一番,进城的士兵竟然多达数万人之多。

  看来羌军真的没有见识过虞翊的诡诈多端,虞翊略施小计后,便令羌军的首领对战场形势做出重大误判,认为汉军的大批援军已经进入赤亭城内,而且在人数上已经超过羌军的数量,看来没有希望破城了,只得撤退。羌军做梦也没想到,其实武都城内不过就是三千人,中了虞翊的计谋了。

  “兵不厌诈”,虞翊以令人眼花瞭乱的计策,最好地诠释了这个军事名词。精采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虞翊预料到羌军很快便会撤军,便派了五百名勇士偷偷地潜行到羌军撤退时必经的一条河流的河畔,在浅水处埋伏,果然又不出虞翊所料,羌军往这里撤退,行至浅水处时,埋伏的五百名勇士奋勇杀出,羌军哪里料得到,竟然被打得大败,而此时,虞翊率城内守军奋勇追击,大破羌军,很多羌人稀里糊涂成了俘虏了。经此一战,武都郡内的羌军基本上瓦解,四处溃散。

  如果说梁慬的作战风格是“勇”,那么虞翊的作战风格则是“智”,风格有异,功业无别,交相辉映,均成为一代名将。

  此役可谓是东汉战争史上经典一战。

  恢复民生

  虞翊不仅是名将,而且富有治政才华。他在武都任太守的三年间,在军事、民生、经济诸多方贡献甚伟。为了防止羌军的反扑,虞翊在武都郡内修筑军事营垒一百八十所,号召逃亡在外的难民们返回重建家园,政府赈济贫民,开通水道,使得武都郡在经历兵荒马乱之后,渐渐恢复了生机。虞翊初上任时,武都郡的米价一石(斛)一千钱,盐一石八千钱,居民一万三千户;三年后,米价下降到一石八十钱,盐一石四百钱,居民四万户。

  羌乱重灾区武都终于走出战争的阴影,虞翊居功至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汉将领虞翊简介虞翊的评价怎么样
虞翊简介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闻,不会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在进攻零昌之前,中郎将任尚听从了虞翊的建议,将原本的20万步兵,变成了1万骑兵。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变化,任尚以骑兵的力量与杜季贡对战,结果大败杜季贡,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就这样,虞翊的军事才能引起了东汉王朝统治高度的重视,帝国的实际权力掌握者邓太后直接将虞翊从县令的位置提拔到武都太守。从此以后,虞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前往武都途中,为了防止羌人的攻击,虞翊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增加炉灶和加快行军步伐的手段,顺利躲过了羌人的袭击,顺利走马上任。上任之后,虞翊开始对境...
· 东汉名将虞诩简介东汉名将虞诩怎么死的
虞诩(?—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陈国武平县(今鹿邑武平)人。东汉时期名将。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平定朝歌叛乱。任武都太守,以增灶计大破羌军,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绩卓然,深受爱戴。后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一生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但他刚正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改变。虞诩生平简介字取升卿虞诩的祖父虞经,任郡县的狱官,办案公正,存心宽厚,推己及人。每逢冬月案件上报时,常为之流泪。曾说:“东海的于公高筑里门,而他的儿子于定国终于做了丞相。我治狱六十年了,虽比不上于公,也许差不多吧,子孙为什么不能做九卿呢?”所以为虞诩取字升卿。力阻弃凉虞诩十二岁时就能通《尚书》,后成为孤儿,孝顺的奉养祖母。县里推举他为顺孙,陈国国相十分赞赏他,想要召他为吏。虞诩推辞说:“我的祖母九十岁了,没有我,就无人奉养。”国相才打消这个念头...
· 东汉虞翊的军事才能如何?是如何评价虞翊的
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闻,不会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在进攻零昌之前,中郎将任尚听从了虞翊的建议,将原本的20万步兵,变成了1万骑兵。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变化,任尚以骑兵的力量与杜季贡对战,结果大败杜季贡,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就这样,虞翊的军事才能引起了东汉王朝统治高度的重视,帝国的实际权力掌握者邓太后直接将虞翊从县令的位置提拔到武都太守。从此以后,虞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前往武都途中,为了防止羌人的攻击,虞翊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增加炉灶和加快行军步伐的手段,顺利躲过了羌人的袭击,顺利走马上任。上任之后,虞翊开始对境内强悍的...
· 虞诩先祖是谁东汉名将虞诩先祖虞仲简介
虞诩(?—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陈国武平县(今鹿邑武平)人。东汉时期名将。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平定朝歌叛乱。任武都太守,以增灶计大破羌军,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绩卓然,深受爱戴。后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一生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但他刚正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改变。虞诩先祖虞仲简介虞仲,虞国君主。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虞仲有二,史简有载:其一为周太王的次子、吴太伯之弟,名仲雍,是商末所建吴国的第二任君主。其二为仲雍的曾孙,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排行第二,封在虞国,故称虞仲。
· 东汉名将虞诩
虞诩(?―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陈国武平县(今鹿邑武平)人。东汉时期名将。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平定朝歌叛乱。任武都太守,以增灶计大破羌军,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绩卓然,深受爱戴。后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一生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但他刚正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改变。人物生平字取升卿虞诩的祖父虞经,任郡县的狱官,办案公正,存心宽厚,推己及人。每逢冬月案件上报时,常为之流泪。曾说:“东海的于公高筑里门,而他的儿子于定国终于做了丞相。我治狱六十年了,虽比不上于公,也许差不多吧,子孙为什么不能做九卿呢?”所以为虞诩取字升卿。力阻弃凉虞诩十二岁时就能通《尚书》,后成为孤儿,孝顺的奉养祖母。县里推举他为顺孙,陈国国相十分赞赏他,想要召他为吏。虞诩推辞说:“我的祖母九十岁了,没有我,就无人奉养。”国相才打消这个念头。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