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什么念经的时候要数佛珠?其实为了消除烦恼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38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念经的时候要数佛珠?其实为了消除烦恼,念经念佛的时候用念珠是一种计数方法。如有些念佛人念完经典后要念108遍佛菩萨

  念经念佛的时候用念珠是一种计数方法。如有些念佛人念完经典后要念108遍佛菩萨的名号的,那时用108颗的念珠就比较方便。当然还有1008颗的。佛珠,是用线贯串一定数目的珠粒,在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来记数摄心的随身法具。印度自古以来便有用璎珞曼条缠身的风俗,由些演变成念珠的使用,所以古代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带念珠的习惯。

  在律藏中并没有对有关念珠的任何记载,而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未曾流行念珠。由此可见,念珠虽然是中国汉地、、蒙古、日本、韩国等地佛教徒所携行的重要法具,甚至成为佛教徒的标帜,但是溯其本源,念珠并不是佛教所创用,佛陀所制定的律仪也没有此类记载。

  有关念珠的起源,一般是以《木患子经》记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为通常的说法,为了能够灭除烦恼障、报障,应当贯串木患子一百零八颗,随身持带,在行、住、坐、卧时,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法、僧三宝名。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念珠是由比丘计算布萨的日数所持的黑白三十珠为滥觞。

  1.齐人之福是指什么福?

  2.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由来?

  3.卿卿我我是怎么来的?

  4.“红颜祸水”最初是用来形容谁?

  佛藏经念佛品云,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唯爱涅槃毕竟清净。如是教者名为邪教。谓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为恶知识。是人名为诽谤于我助于外道。亦为他人说邪道法。

  舍利弗。如是恶人我乃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

  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即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老子智慧:自然与不争是消除烦恼的良药
摘要:如何保持“虚静”?老子[注: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提出:一要“塞兑闭门”;二得“涤除玄览”。塞兑闭门,通俗地说就叫不被外物所累;涤除玄览,则有“清除心中一切杂念”的意思。这样才能调理出一套保持心理平衡的学问。【虚与静】以静制动动中取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他相信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的状态,面对世事的纷纷扰扰,老子提供了一套治疗的妙方即“致虚守静”。老子在蓬勃生长的生命中,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他认为万物虽然纷纷扰扰,但最终还得回到它原来的根,呈现静的状态。他间接指出,人世间嚣嚣攘攘,最后还是以回到清静的状态为宜。静不是人们常常以为的消极,在老子的观点中,有着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动中取静的内涵,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老子想阐明的是“动极则静,静极则动”的人生哲学。如何保持“虚静”...
· 人的一生为什么要佩戴佛珠?不仅仅是为了招财!
人为什么要戴手串和挂坠呢?一、品味——一个与众不同的手串或者吊坠可以在人群中凸显自己的品味,甚至很容易成为群体中的焦点,身边的人都会被你独特的装饰所吸引,也更让人们为你的欣赏和审美水平臣服,让大家觉得你是懂得修身养性的人哦。二、话题——如今喜欢文玩和饰品的成功人士越来越多,大家都佩戴各种饰品来显示自己的高大上档次,如果手上没一两件拿得出手的物件,真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同时生意场上也给自己和客户之间多了一条沟通的渠道,在讨论饰品文化的时候也增进了彼此感情,投其所好的赠送一两件好玩意,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三、招财——道教开光物件能招财这是不用多说的,多少富商都借助五行运势助自己成功那也是有目共睹的。除了有神灵庇佑之外,还可以吸引周围的意向磁场,在五行利你的年份增强你的运势。四、防破财——在流年不利犯太岁的年份里,可以挡灾化煞,减少损失。有些得失是命理注定的,有劫就去应劫,但合适的开光物...
· 鬼节的时候为什么要放河灯?
在鬼节,放河灯成为了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重要仪式,同时也是对现世亲朋的美好祝愿。除了鬼节,诸如三月三、七夕节、中秋夜,也常会放河灯。古代,当渔民们远航捕鱼,他们便用木板和竹条制作小船,装载着祭祀用品,插上点燃的蜡烛,再配以彩纸制成的帆和灯笼,让这承载着祈福的小船随波逐流,向海神祈求航行的安全与丰收。时至今日,这项传统习俗仍活跃在台湾、福建、广东等地的渔村,被称为“彩船灯”。早在周朝,周公辅佐武王,借助占卜选定都城洛邑,随后在曲水旁举办庆典,将放酒杯的盏上点灯,曲水流觞的雅趣变为灯火美酒与流水共舞的壮观景象。《诗经》中亦有提及秦洧两水边,人们秉烛招魂续魄、执兰除凶的民俗。而在古代战争中,当船只载着熊熊火焰成为攻城略地的武器,牺牲的战士们往往被水葬,船上绽放的花朵与燃烧的灯火一同流淌,渐渐地,这样的仪式演化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放河灯习俗。到了晋代,放河灯的风俗进一步发展,人们在夜晚竞相点燃...
· 康熙二十八年为什么要取消除夕国宴?
按照祖制惯例,每年除夕的午时康熙要在保和殿大设国宴,宴请并赏赐左右翼诸王、蒙古诸王、贝勒、贝子、额驸及内大臣侍卫、大学士等,他举杯敬大家,并令众侍卫一一相陪。但是,在二十八年康熙为什么突然取消了除夕国宴呢网络配图据《康熙起居注册》记载,1689年,即康熙二十八年这一年的除夕是例外的。这一天,康熙帝特别纠结郁闷,他破例取消了定制中的国宴。因为这一年直隶一带干旱,颗粒无收。腊月二十六日,他下旨大学士伊桑阿、直隶巡抚于成龙等对灾民进行赈济。二十九日,他得到的汇报情况是,库银已到州县灾民手里。可是,他仍不放心,又下旨让山西巡抚亲自到蔚州、广昌两县赈给。他严令“务令灾民得沾实惠。”除夕的上午,康熙帝的脸上没有春节的喜悦,他坐在乾清宫里显得很不安。这时大学士伊桑阿等人劝道“四海九洲幅员甚大,况本朝土宇尤极广远,为从来所未有。若必载载丰稔水旱不侵,实有不能。今皇上因直隶一隅,睿念焦劳,未尝少释,虽当岁节...
· 烦恼
宗教佛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