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爱国将领李定国儿子是谁 李定国后人还有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072
转发:0
评论:0
爱国将领李定国儿子是谁李定国后人还有吗,李定国儿子当明朝灭亡后,很多旧臣都在为这个朝廷而奋力挣扎,并创建南明政权

  李定国儿子

  当明朝灭亡后,很多旧臣都在为这个朝廷而奋力挣扎,并创建南明政权以图重创大业。因此,很多对清朝反感的人便投入到这个政权当中,李定国便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位。其实,在此之前,李定国便已威名远扬,所以归顺南明后很受重用。在随后几年内,李定国与他的儿子李嗣兴、以及其部下多次重创清军,战功显赫,声名也更为响亮。

  可是,南明政权最终还是溃败了,李定国为此而受到极大创伤,再加上瘟疫的流行,他很快便倒下了。在他弥留之际,依然想着大明事业,并叮嘱儿子与部下坚守下去,无论如何也不能投降。虽然,这些人当时都表示要遵从其遗命,而且也确实有部分部下谨记他的遗言,一直都没有投降,可是他儿子却违背了他的遗愿。

  在李定国死去后没多久,他的儿子便违背了其遗言,率领大部分人向清廷归降,并接受了朝廷封赏。不过,由于李定国的声望太高了,所以清廷对此甚为忌惮,虽然接收了李嗣兴等人,但却非常担心他们将来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重新举事,所以便安排为李迁坟,将其遗体从云南运至北京,并重新修建坟墓。

  自此之后,李嗣兴便一直在朝廷担任官职。在他为清廷效力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曾经多次受到嘉奖,而且官职也得到升迁,官位还挺高。可见,李嗣兴的表现是令朝廷满意的,就算在他死去后,还是被授予了新官职。如果李定国地下有知,不知会有怎样的反应。

  李定国后人

  李定国是抗击清朝军队的著名将领,他的前半生在进行着反抗明朝统治的事业,而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以后,他又打起了反抗清朝扶持明朝的大旗。对于李定国历史记录很详细,而对于他的后人到现在只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叫李嗣兴。

  李定国在坚持和清军作战的最后时刻,是在云南的边境,李定国临终前,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自己的部将平阳侯靳统武。为保证团结李定国特地命令李嗣兴拜统武为养父,希望这样能保证抗清力量的团结。

  同时李定国还叮嘱李嗣兴要继承父志,坚持抗击清朝军队,即便是死也不能投降。但是李定国去世以后军队内部就出现了变化。因为李定国在部下的心目中地位非常高,去世后部下失去了领袖,系向上就产生了变化。

  在李定国去世以后部将马思良不服从靳统武的节制,认为靳统武没有权力管束自己,更别说李嗣兴了。而其他的部将如胡顺都等都在李定国去世后认为他们的坚持没有意义,于是纷纷向清朝投降。

  最终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也没有能继承父志,而是在不久之后投降了清朝,清朝当时也没有对李嗣兴大加,而是给予了他都统品级让他继续做官,后来还曾将李嗣兴调任陕西宁夏总兵等职。

  李嗣兴在康熙三十年的时候去世,他去世以后康熙皇帝下令礼部官员前往悼念,并留碑文几年他的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定国
生平经历前期生平大西时期李定国,字鸿远(或作宁宇、霖宇、一纯、大绶),1621年(天启元年)六月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延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收做养子。张献忠有四个养子,老大是孙可望,然后就是李定国,老三老四是刘文秀和艾能奇。从此,李定国追随张献忠。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十七岁的李定国即率部下二万人,跟随张献忠攻打河南和湖北。公元1641年(崇祯十四年)二月,他又乔装成明军差官,同二十匹轻骑连夜飞奔到襄阳城下,后攻占襄阳,明督师大学士杨嗣昌所储军资十余万,皆为农民军所得。襄阳大捷是张献忠起义军开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查看详细关系图参与建立大西政权的人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张献忠正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以战功卓著被封为安西将军,监管十六座军营。这时李定国才二十四岁,而他身高八尺,相貌英...
· 抗清名将李定国简介李定国是怎么死的
崇祯皇帝自缢,就意味着明朝灭亡了,但事实上之后还有一名南明朝,是由史可法拥护福王建立起来的。当时除了史可法之外,还有一名抗清大将,他就是李定国。那么这名将军李定国的一生是怎么样的呢,最后李定国是怎么死的呢。李定国简介李定国,原本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因为家庭生活条件很糟糕,于是年纪轻轻的李定国就去当兵了。当时他是在张献忠的门下当兵的。有一次张献忠见到年幼的李定国,觉得他将来会出人头地,所以就收养了他。从那之后,李定国就一直跟随着张献忠。长大后的李定国成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在多次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得到了重用。不仅如此,李定国因为他的战绩还得到了将士们的支持。张献忠在一次和清军的交战中身亡了,在李定国等人的领导下,好不容易才重整了军队。民族感很强的李定国等人,决定和南明一起对抗清军。后来,李定国等人内部产生了矛盾,使得李定国的军队在一次与清军的交手中,本可以获胜的却被对方打败。无奈之下,他只能...
· 李定国两蹶名王是怎么来的李定国墓在哪里
李定国两蹶名王李定国两蹶名王讲述的是李定国将军打败清朝两位王爷的历史,这两个王爷一个是汉族王爷定南王孔有德,另一位是满族的亲王尼堪。这两个王爷一个兵败自杀,一个被围困后被李定国斩杀,是李定国军事上的巅峰。公元1652年清朝廷命令定南王孔有德出兵贵州,想要剿灭南明王朝,在孔有德进兵的同时,李定国也已经整合兵力北上,要和清朝军队作战。李定国的军纪严明,战术得当,在和孔有德的战斗中取得节节胜利,而孔有德不得不向自己的根据地收缩防守。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李定国的围攻,李定国和孔有德的决战开始以后打得非常胶着,后来李定国使用大象冲击孔有德,使他大败而逃。回到桂林后孔有德组织坚守,但不幸中箭,这时候李定国已经攻入城中,孔有德自知大势已去,自杀身亡,只有自己的一个小女儿逃走。而另一场战役是李定国和尼堪之间进行的。尼堪是清朝的亲王爵位,在清朝和李定国的战斗中,清朝军队连连失利,这使得当时的朝廷大为震惊和恼...
· 253 李定国转战西南
隆武、鲁王两个南明政权先后覆灭之后,清军分三路向西南进攻,驶守在两广的明朝官员瞿式耜(音sì)等在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号永历,历史上称他永历帝。公元1647年十一月,明朝将领何腾蛟,依靠大顺军余部的力量,在全州大败清军;瞿式耜在桂林,也打退了清军的进攻。南明军声势大振。但是,由于桂王政权内部的不团结,湖广和广西又被清军占领。过了两年,何腾蛟在湘潭被俘杀害,瞿式耜也在桂林城被清兵攻陷后就义。在桂王政权面临覆灭的时刻,李定国领导的大西农民军,担负起抗清的重任,在西南一带又继续战斗了十多年。李定国是张献忠手下四名勇将之一,又是他的义子,最大的是孙可望,李定国是老二。张献忠牺牲以后,留下五六万起义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南下贵州、云南。他们派人向永历帝建议,愿意和他们联合抗清。经过一番周折,永历帝看到形势危急,只好依靠大西军,封孙可望为秦王。孙可望是个野心家,他把永历帝控制在手里,在贵阳作威...
· 李定国死后,他的儿子李嗣兴去向何方?
李定国死后,他的儿子李嗣兴去向何方?1170人参与2019年11月18日16:27分类:历史人物李定国是明末抗清名将,他早年是农民义军领袖,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选择和南明合作,共同抵抗清军,是一位十分杰出的统帅。李定国死后嘱托李嗣兴:“宁死荒徼,勿降也!”也表明了李定国最后的态度。不过当时李嗣兴年纪尚小,在军中没有多少威望,最终李定国的遗愿,李嗣兴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兑现。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李嗣兴最后的选择,以及他面临的处境,一起来了解下吧。1662年,在云南境内坚持抗清的李定国得到一个噩耗,缅甸将永历帝以及太子交给清军。这位战场的猛将顿足捶胸,痛哭流涕,李定国很清楚永历帝难逃一死,拥明抗清的大旗倒了,自己还有什么能力恢复河山呢?这年的六月十一日,是李定国42岁的生日,然而他却一病不起,并且逐渐严重。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在临终前,他安排了身后事。当时李定国的长子早就战死,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