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叔虞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唐叔虞?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29
转发:0
评论:0
唐叔虞生平简介历史如何评价唐叔虞?,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燮。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弟;母亲王后邑姜,是齐国开国君主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的女儿。

  受封唐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亲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诸侯国唐国(唐国地处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有一百里)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军平息唐国叛乱,将唐国百姓迁到杜地,并将周王室子孙迁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因此故称唐叔虞。

  去世子继

  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亦称姬燮父)继位。姬燮继位后,因迁居到晋水之傍,故将国号改称“晋” ,是为晋侯燮。

  主要成就

  当时,由于唐国地处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加上叛乱刚刚平息,局势动荡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叔虞受封治唐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推行政策一年后,即见成效。农业、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

  叔虞治唐之所以成功并且久远,关键在于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正确方针,大量历史证明,这一方针成为晋国的传统国策,并对后来晋及韩、赵、魏三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三晋文化体系中尚公、尚法、尚贤的特色。

  唐叔虞作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创世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历史评价

  司马贞《史记索隐》:“天命叔虞,卒封于唐。桐珪既削,河、汾是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叔虞
青铜器铭文记载山西省曲沃北赵晋侯墓地的第六次发掘工作,出土了一件方鼎,因其铭文内容,被称为叔夨方鼎或者叔虞鼎。铭文有周王赏赐叔夨的内容。李伯谦认为,此叔夨就是唐叔虞,此处的王就是周成王。《考古》杂志2007年3月发表了朱凤瀚的文章《尧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介绍了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铜器尧公簋,其铭文有“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的内容。据陈久金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就此专门召开会议,认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来纪年的王为周成王,以此器作为周康王在位超过28年的证据。子女燮,继位后改其国号曰晋。贾伯公明,小儿子公明封于贾(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后来迁至贾地(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南)参考资料《史记》晋世家第九
· 唐叔虞祠
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2014年3月7日,李克强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谈到改善民生时,现场吟诵多年前在晋祠看到的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 山西唐叔虞
姬虞,字子干,因“有文在手曰虞”,后封于故唐国,故史称“唐叔虞”。乃周武王姬发幼子,与周成王姬诵一母同胞。关于叔虞桐叶封唐之事,直至清初顾亭林之前,从来把古晋阳视为其封国之地。自顾氏以“河汾之东”为质疑,对千古定论取否定态度以来,这一史事,根基动摇,尤其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相继出现可资征信的大量文物(但还未见到关于唐叔虞的),似可说:姬虞封唐立国,当在翼城而不在太原。然太原有晋国之祠,祠中有邑姜与叔虞庙,史有载在北朝元魏,即有此建筑,为“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经注·晋水》)。而《魏书·地形志》又曰:“晋阳西南有悬瓮山,晋水出焉,东入汾有晋王祠”。可见,最晚在北朝时期,在晋阳,今太原,已有了祭祀晋国开疆之鼻祖姬虞之祠庙。这些史料告诉人们,无论叔虞初封于何地,降及北魏时,晋文化之中心已根扎太原,祭祀晋国创基者叔虞之典,已名属古晋阳。关于叔虞封唐,史载不乏。《史记·晋世家》说:“成王与叔虞戏,...
· 唐叔虞的后裔
三千多年前,高祖周武王姬发继承文王姬昌的遗志。武王即位九年,上祭于毕,向文王陵祷告,率兵东征,战车中载著文王神主牌,到盟津誓师,在举行隆重的起兵仪式上誓师。发表了著名的战前演说“牧誓”,号召天下诸侯和人民勇往直前,推翻暴君――纣王的无道统治。三百辆战车,四万五千武士为主力,浩浩荡荡推向商纣王的统治中心――朝歌。战斗一路顺利。不断有各国诸侯军队参加。许多商纣王的军队纷纷戈加入伐纣行列。义军一举消灭纣王的军队,武王用战弓射杀纣王,占领朝歌,结束了商纣王的战暴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中华民族最为深远的朝代――周朝,创立了周礼、周历、周乐、周易等中华文化精粹。为后世孔子称赞和弘扬的周文化。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周朝建立和唐晋古国经验时指出:“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辅,分圭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后。是知功伴分陕,奕叶之庆弥彰……”。武王在取得江山后分封诸侯姬姓亲属和功臣5...
· 唐叔虞后裔主要姓氏
三千多年前,高祖周武王姬发继承文王姬昌的遗志。武王即位九年,上祭于毕,向文王陵祷告,率兵东征,战车中载著文王神主牌,到盟津誓师,在举行隆重的起兵仪式上誓师。发表了著名的战前演说“牧誓”,号召天下诸侯和人民勇往直前,推翻暴君——纣王的无道统治。三百辆战车,四万五千武士为主力,浩浩荡荡推向商纣王的统治中心——朝歌。战斗一路顺利。不断有各国诸侯军队参加。许多商纣王的军队纷纷戈加入伐纣行列。义军一举消灭纣王的军队,武王用战弓射杀纣王,占领朝歌,结束了商纣王的战暴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中华民族最为深远的朝代——周朝,创立了周礼、周历、周乐、周易等中华文化精粹。为后世孔子称赞和弘扬的周文化。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周朝建立和唐晋古国经验时指出:“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辅,分圭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后启。是知功伴分陕,奕叶之庆弥彰……”。武王在取得江山后分封诸侯姬姓亲属和功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