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帝王陵墓中有哪些陪葬宝物?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87
转发:0
评论:0
古代帝王陵墓中有哪些陪葬宝物?,帝王陵墓内有千奇百怪的陪葬品,除了金银财宝之外,还有一些陪葬品也是价值连城。

  帝王陵墓内有千奇百怪的陪葬品,除了金银财宝之外,还有一些陪葬品也是价值连城。可能当初的墓葬主人没有想到随他入墓的物品有多大价值,但是对于后人来说,这是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重要依据。

  陪葬宝物一:甲骨

  甲骨本身非常珍贵,因为它能预知吉凶,乃至生死,而且甲骨通常与巫术结合,所以商王希望死后也能带上这些宝物,可以得到鬼神的保佑,另外也是希望自己在未知的死亡世界里能够得到安慰和寄托。

  陪葬宝物二:青铜器

  青铜器,作为商周时期的又一大陪葬宝物,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也颇多,着名的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同时,在商王的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部分是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也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比如酒器等。

  陪葬宝物三:兵器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的一座楚国贵族墓土。出土时,此剑装在黑色漆木剑鞘内,剑与鞘吻合较紧,剑身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宝剑全长为55.6厘米,剑身长46.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同时,剑身上还布满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除此之外,靠近剑格的地方还有两行鸟篆铭文,是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

  陪葬宝物四:水银

  大规模使用水银的陵墓,当属秦始皇陵墓。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墓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陪葬宝物五:陶器

  在远古时代,陶器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也是这一时期陪葬的必需品。中国最早的陶器资料,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来,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化遗址,以及商、西周至秦汉的遗址发掘中,陆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种类可分为彩陶、墨陶、白陶、印纹陶、彩绘陶器等。

  陪葬宝物六:玉器

  先秦时期,玉器是权力、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只有权贵人物如族长、巫师等,才有资格佩戴各式的玉器。而这些人死后,往往把这些生前所佩戴的饰物带入坟墓。

  陪葬宝物七:神器

  神器,是指古代用来通天以及与神沟通交流的器物,包含鼎、鼓、钟、剑、斧、壶、塔、琴,等等。在出土的所有神器中,以博山炉最为受人关注。

  陪葬宝物八:仙丹

  帝王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与传说中的玉皇大帝一样长生不老,与天齐寿。于是皇帝服食的仙丹就出现了。

  陪葬宝物九:字画

  在历史上,字画也是非常重要的陪葬宝物。由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辉煌灿烂,书法家们曾留下了大量的宝贵佳作,因而收藏书法也是古代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爱好。有些收藏者由于爱好书法,所以希望死后这些作品也能够长伴自己左右。因而,把书法作品作为陪葬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这当中,最有名的便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据说它陪葬在了唐太宗的昭陵之中。

  陪葬宝物十:瓷器

  瓷器作为陪葬宝物,可谓历史悠久,而且也是陪葬的必陪物品。着名的瓷器有唐朝的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宋朝时候有着名的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明朝有景德镇的青花瓷。其中,唐三彩更是享誉世界,然而它们却遭到盗墓贼的严重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宝物:盘点皇陵陪葬品
帝王陵墓内有千奇百怪的陪葬品,除了金银财宝之外,还有一些陪葬品也是价值连城。可能当初的墓葬主人没有想到随他入墓的物品有多大价值,但是对于后人来说,这是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重要依据。例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是研究重要的商周历史的重要依据;例如,碑刻、字画、瓷器、陶器,这上面附录的文字,随时都可能透露出重要的信息。前段时间河南安阳出土的“曹操墓”,其判断依据之一就是墓内石牌上面的“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铭文(这一观点目前遭受质疑,本文对此不做评价)。当然还有一些陪葬品为我们所不齿,鲜明的例子就是用活人陪葬,这应该算最为昂贵的陪葬品。陪葬宝物一:甲骨由发掘甲骨而发现的殷墟甲骨就是中国古代占卜时所用的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又被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被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因而,卜甲和卜骨,被合称为甲骨。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了占卜用的甲或骨,至商代甲骨盛行,到周初...
· 古代哪位帝王陵墓陪葬妃嫔最多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既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葬有顺治帝孝陵、孝庄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康熙皇帝画像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高者列前居中,地位低者居后。景陵地宫内,除了葬康熙皇帝,还有孝成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贵妃。景陵妃园寝内葬有四十八位妃嫔和康熙的皇十八子胤衸。四十八位妃嫔中,包...
· 哪位帝王陵墓陪葬妃嫔最多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既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葬有顺治帝孝陵、孝庄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高者列前居中,地位低者居后。景陵地宫内,除了葬康熙皇帝,还有孝成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贵妃。景陵妃园寝内葬有四十八位妃嫔和康熙的皇十八子胤�|。四十八位妃嫔中,包括贵妃1人,...
· 古代帝王贵族的陵墓为何总是被盗?
在中国古代,帝王贵族的陵墓不管多么隐蔽,设置多么厉害的机关,几乎都会被盗,这是为什么呢?一、价值不菲的陪葬品帝王将相和贵族的陵墓里通常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等各类价值不菲的陪葬品,为了这些财富,盗墓贼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偷,即使可能丧命。这些盗墓贼各个身怀绝技,潜入王宫贵胄的陵墓,避开各类机关,盗取里面的陪葬品,然后卖了换钱。二、对权力的挑战帝王和贵族的墓葬不仅是他们的安息之地,也是他们身份和权力的象征。盗墓贼盗窃墓葬物品,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些权力象征的破坏,满足了一种对权威的挑战欲望。三、社会动荡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法律制度往往不够健全,监管力度较弱,这也为盗墓贼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些时期,盗墓活动往往更加猖獗。四、技术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盗墓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简单挖掘到后来的精细探测,盗墓贼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手段,使得盗墓变得更加容易。五、文化观念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死后世...
· 汉武帝陵墓藏有哪些珍宝?揭秘汉武帝茂陵陪葬宝物
导读:汉武帝陵墓茂陵,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镇茂陵村。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汉武帝陵墓茂陵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那么汉武帝陵墓中都有哪些珠宝呢?汉武帝陵墓茂陵从公元前139年开始兴建,到武帝死时工程完工,营建时间长达53年,建陵时栽种的树木已可以合抱了。由此可以想见其工程之浩大。当时汉武帝每年拿出全国财政的用于建陵,仅挖掘的土方量就达上千万立方米,再加上木工、石工、砖瓦工、修理工、金银细工、油漆工、彩绘工等,所用人力、物力、财力无法估计。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下葬前入殡未央宫前殿。据《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