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7
转发:0
评论:0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蜀汉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忧外患,并不是因为谯周的劝谏,如果真要说误国的话,个

  蜀汉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忧外患,并不是因为谯周的劝谏,如果真要说误国的话,个人认为诸葛亮和姜维误国的层次更重一些,笔者不是不尊重诸葛与姜维,毕竟诸葛与姜维忠心为国的事迹世人皆知,然而其六伐九出耗尽蜀汉的国力,误国之嫌非常大。很多人认为,蜀汉的地域狭小,不六伐九出怎么能够扩大蜀汉的土地呢?俗话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不妨将这个“人”讲成是民心如何?即使蜀汉地小民乏,但是只要蜀汉君臣民同心同德又怎么会被曹魏所灭呢?东吴抗曹,曹操强大,孙吴弱小,也没有把孙氏灭掉嘛。当然笔者的意思不是偏安一隅,魏国是要伐的,但并不是如此频繁的伐,而是修内政,明得失,后待机而动,世人岂不知弱秦统一天下六国之故事,由此观之,诸葛、姜维穷兵黩武之误显而易见了,但是对于个人认为姜维和诸葛也尽人事尽臣职,只是不推崇其穷兵黩武的策略而已。很多认为谯周之谏违背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其实不然,谯周是忠君爱国的。

  《三国志》记载,“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周上疏谏,徙为中散大夫,犹侍太子。于时军旅数出,百姓雕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大意是说刘禅经常外出游逛,并增造后宫,广设伎乐,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谯周劝谏不听,被降为中散大夫的虚职,后来姜维数出祁山,谯周与陈祗辩论,说穷兵黩武之利害关系,谓之仇国论。谯周对刘禅的荒唐行径,竭力劝谏,以新莽末年的历史为例,阐明政权得失与民心有关系极大;姜维不顾蜀汉国力,一心伐魏,加上蜀汉政治腐败,把百姓搞得疲弊凋瘁,怨声载道,谯周就写了《仇国论》,提出治国之根本在于养民恤众,这些都体现了谯周忠君爱国的思想。有人认为谯周一言就将蜀汉拱手让与了曹魏,就是不忠君爱国了,首先,忠于刘禅就是忠君,国是由君和民组成,谯周劝刘禅降魏,未让刘禅受到侮辱,且《三国志·谯周传》中记载,“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受之)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如此观之,谯周并非不忠,即使是南中督霍弋闻刘禅降魏,其下诸将均劝其尽快降魏,而霍却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等到后主东迁洛阳之后,方率领六郡太守投降。

  所以,古代忠君爱国的思想,讲是主辱臣死,而并非是非得一心一意跟从某位主公,如果主公投降了,而你却只听从原来的主公,那现在的主公完全有理由相信,原来的主公是在结党,那原来的主公会死得更快;而从爱国来看,谯周让成都之民未受战火的侵袭,功在千秋,也顺应了蜀民之心,且晋武帝代魏后,谯周几次被加官,历任骑都尉、散骑常侍等职务,这些职务都是一些虚职而已,谯周并非享尽富贵,而是一心教书授徒。而那些认为谯周误国,把蜀汉拱手送给曹魏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为蜀汉抱不平,而是心中充满权利的欲望,为的是一己之私。从谯周自身而言,即使谯周不劝谏刘禅,成都城破之时而降魏,于谯周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恰恰相反,刘禅得到的实惠是最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三国: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导读:蜀汉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并非是谯周的劝谏,而是内忧外患。如果真要说误国的话,有人或许认为是诸葛亮和姜维误国的层次更重一些。当然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并不是不尊重诸葛与姜维,毕竟诸葛与姜维忠心为国的事迹世人皆知,然而其六伐九出耗尽蜀汉的国力,误国之嫌非常大。网络配图很多人认为,蜀汉的地域狭小,不六伐九出怎么能够扩大蜀汉的土地呢?俗话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不妨将这个“人”讲成是民心如何?即使蜀汉地小民乏,但是只要蜀汉君臣民同心同德又怎么会被曹魏所灭呢?东吴抗曹,曹操强大,孙吴弱小,也没有把孙氏灭掉嘛。当然笔者的意思不是偏安一隅,魏国是要伐的,但并不是如此频繁的伐,而是修内政,明得失,后待机而动,世人岂不知弱秦统一天下六国之故事,由此观之,诸葛、姜维穷兵黩武之误显而易见了,但是对于个人认为姜维和诸葛也尽人事尽臣职,只是不推崇其穷兵黩武的策略而已。很多...
· 东汉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索历史足迹,讨论历史话题,关于“东汉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01227年,诸葛亮挥师北上,誓要一统中原。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封信,名叫《出师表》。其中有几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向西汉脱帽致敬,又向东汉吐口唾沫。他和刘备把东汉的灭亡归咎于“小人”,而给东汉准备好棺材板的,是桓、灵两位末代皇帝。一个千古名相,一个创业皇帝,真的这么想吗?恐怕未必吧。东汉灭亡、三国兴起的秘密他们都了然于胸,只是诸葛亮、刘备都不敢说而已。有些事可以做,但绝对不能说出口。曹操、刘备互称对方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东汉灭亡的秘密,从而掌握了拯救乱世的钥匙。02时间回到200年前。公元39年6月,光武帝刘秀在宫中来回踱步,盛夏的蝉鸣和燥热的空气也驱赶不走他心中的阴霾。复兴汉...
· 蜀汉灭亡时的场面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蜀汉灭亡时,场面有多惨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蜀汉从巅峰走向了衰落。到了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就走向了灭亡。年过半百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建立了蜀汉。在这之后,刘备开始将蜀汉的发展推向了巅峰。由此出现了一个“盛世”的局面。可是这样的盛世持续时间非常短,在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军力就被灭了,从此蜀汉一蹶不振。在夷陵之战后,刘备甚至是病逝了,这里面的原因恐怕与夷陵之战的失败有很大的关系。刘备一生征战,才创下了蜀汉基业,结果就这样被灭亡了。蜀汉的灭亡是三国中第一个被消灭的诸侯国,不过蜀汉的灭亡也是有原因的。夷陵之战的失败让刘备走向了人生的尽头,在刘备去世前,将诸葛亮和李严招呼前来自己的身边,嘱咐了两人的托孤事宜。于是诸葛亮和李严成为了托孤大臣。不仅如此,刘备让刘禅叫诸葛亮为相父。从此诸葛亮成为了蜀汉的权臣,值得一提的是,以诸葛...
· 为什么说唐末民变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前后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在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娱乐,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致使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兴起,与朝庭长期争争,整个社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在浙东地区领导的农民起事,咸通九年(868年),庞勋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领导驻军起义,史称“庞勋起义”。这两次变乱虽然很快被唐王朝下去了,但是开启更大规模起事的先声。宋祁《新唐书》总结教训:“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唐末的农民起义军中,以王灿,黄巢领导的军队,采用运动作战的方式,对政府军的围剿造成很大的不便,在运动中消灭围剿的军队。但是唐朝的灭亡主要是藩镇势力过大,农民起义军只是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 烽火三国——蜀汉的灭亡
?打败仗不可怕,就怕瞎折腾。孙吴经过一番折腾,实力大损;蜀汉经过一番折腾,国势渐衰。相比较而言,曹魏虽然也折腾过,但人家底子厚,抗打击能力强,恢复得也快。司马昭全面掌权后,一方面巩固权力基础,消灭政治对手;另一方面继续扩充军力,积极准备统一之战。蜀汉和孙吴两个对手得一个一个地来,先灭哪一个呢?司马昭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应该先灭亡蜀汉,少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夏天,司马昭召集群臣,对大家说:“自从寿春平叛以来已经六年没有战事了,这几年里我们集中精力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的话,我大致计算过,造战船、开水道总共得用去1000多万个工日,也就是说10万人得忙100多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遇到疾疫。所以应当先取蜀,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去灭吴,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是很容易的。据报告蜀国有9万军队,驻守在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