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令外国人震惊的中国古代炼钢锻造技术!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2
转发:0
评论:0
令外国人震惊的中国古代炼钢锻造技术!,三国中有一典故,蜀汉著名的兵器制造家蒲元在斜谷口(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镕金造器

三国中有一典故,蜀汉著名的兵器制造家蒲元在斜谷口(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镕金造器,特异常法”,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铸成以后,为了检验质量,蒲元让士兵用竹筒灌满铁珠,举刀猛砍,如截刍草,竹筒断而铁珠裂,人们交口称赞蒲元铸造的钢刀是能够“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的“神刀”。无论是夸张还是事实,中国传统的刀剑工艺在当时确实是属于世界顶尖水平。

那么如此神刀到底是如何锻造而成?首先我们从中国的炼钢技艺开始讲起

中国其实在春秋晚期时期就有炼钢工艺了。考古工作者曾经在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发掘出一把铜格“铁剑”,通过金相检验,结果证明是钢制的。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中国最早的钢制实物。也是我们所提出观点的铁证,说明我国的炼钢工艺已经至少有2500元的历史(实在是令人惊叹!)

(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发掘出一把铜格“铁剑”)

而炼钢工艺对刀剑品质的影响又体现在哪里呢?这里我们做一个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的,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不可。而中国的楚国制造的钢铁兵器已经闻名天下。

《史记·礼书》和《苟子·议兵篇》中都谈到楚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出产的兵器刃锋象蜂刺一样样厉害。公元1世纪时欧洲人普利尼都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而又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比美。”而考古学家通过对于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部分钢兵器进行的科学检验,更加实际得揭示出中国最古老的炼钢法。

这里小编先给大家科普下钢铁的概念:生铁、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上,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叫熟铁;含碳量在0.05%-2%当中的铁,称为钢。中国古代最早的炼钢工艺流程是:先采用木炭作燃料,在炉中将铁矿石冶炼成呈海绵状的固体块,待炉子冷后取出,叫块炼铁。块炼铁含碳量低,质地软,杂质多,是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再用块炼铁作原料,在碳火中加热吸碳,提高含碳量,然后经过锻打,除掉杂质又渗进碳,从而得到钢。这种钢,叫块炼铁渗碳钢。而我们之前提到的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钢兵器,都是用块炼铁渗碳钢制造的。

虽然用块炼铁透碳钢制造的刀,比较锋利,但仍然达不到能够“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的程度。因为这种钢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算不够好,炼这种钢碳渗进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匀,杂质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难掌握,而且生产效率极低,这也使得做出的刀剑品质难以把控。为了提高钢的质量,中国古代工匠发明出了至今仍然为人所称道的古法百炼钢工艺。

所谓“百炼钢”,是将块炼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目的使钢的组织致密、钢体的成份更加均匀,减少杂质,从而提高钢的质量。用百炼钢制成的刀剑质量很高。1974年,山东省临沂地区苍山汉墓中,出土了一把东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制造的钢刀,全长111.5厘米,刀背有错金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湅”,即是炼的意思。

(东汉“永初六年”百炼钢刀)

这是迄今为止发掘出的最早的百炼钢类型的产品。科学检验表明,这把钢刀含碳量比较均匀,刃部经过淬水,所含杂质与现代熟铁相似。百炼钢的品种繁多,见于记载的有:“五炼”、“九炼”、“卅炼”、“五十炼”、“七十二炼”及“百炼”。炼字前面这些具体数字的特定含义,研究者一般认为是指加热的次数,即炼了多少火。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叙述磁州百炼钢的过程,就是连续烧锻百余次,至斤两不减为止。曹操曾命有司造“百辟刀”五把,在《内诫令》中称它们为“百炼利器”。孙权有三口宝刀,其中一口名“百炼”。蒲元为刘备造的宝刀,上刻“七十二炼”。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百炼钢已经相当普遍了。百炼钢的需要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它的原料块炼铁的生产效率很低,并且冶炼出来以后必须经过“冷化”,才能得到,所以,百炼钢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突破这种限制,中国古代工匠又发明了一种新的生铁炼钢技术——炒钢。

炒钢,就是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之后,在熔炉中加以搅拌,借空气中的氧把生铁中所含的碳化掉,从而得到钢。这种炼钢新工艺,可以在东汉末年的史籍中找到间接的描述。《太平经》卷七十二中记载:“使工师击冶石,求其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邪(古代的利剑)耶。”这段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炒钢二字,却把炒钢工艺包含进去了。因为把铁矿炼成液体,当然只能是生铁水,而在“乃后万锻”之前一定要炒成钢或熟铁才行(实际上熟铁就是含碳极低的炒钢),否则生铁是不能锻的,更甭说“万锻”了。这是一个从铁矿石炼成生铁水,再炒出钢,最后锻造成优质兵器的全过程。炒钢的发明,是炼钢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在欧洲,炒钢始于18世纪的英国,比中国要晚1600多年。(太令人自豪了)

而在三国时期,炒钢还是一种新技术,大多数的冶铁匠还没有掌握它。从《诸葛亮别传》关于蒲元在斜谷口为诸葛亮铸刀,“镕金造器,特异常法,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判断:蒲元这次铸刀使用的一定是炒钢技术。

另外,要想锻制出能够“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的“神刀”,最后一道工序淬火也至关重要。所谓“淬火”’,就是先把打好的钢刀放在炉火上烧红,然后立刻放入冷水中适当蘸浸,让它骤然冷却。这样反复几次,钢刀就会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了。

淬火工序看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极难掌握得恰到好处,烧热的火候、冷却的程度、水质的优劣,都有很大关系。淬火淬得不够,则刀锋不硬,容易卷刃;淬火淬过头,刀锋会变脆,容易折断;淬火淬得合适,非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不可。据《诸葛亮别传》上讲,蒲元对淬火用的水质很有研究。他认为“蜀江爽烈”,适宜于淬刀,而“汉水钝弱”,不能用来淬力,涪水也不可用。他在斜谷口为诸葛亮造刀,专门派士兵到成都去取江水。由于山路崎岖,坎坷难行,所取的江水打翻了一大半,士兵们就掺入了一些活水。水运到以后,当即就被蒲元识破了,“于是咸其惊服,称为神妙。”在1700年前,蒲元就发现了水质的优劣会影响淬火的效果,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而在欧洲,到近代才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蒲元的“神刀”是运用当时先进的炒钢冶炼技术,综合丰富的淬火经验炼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锻造
分类根据加工时工件的温度,可将锻造分为:热锻(再结晶(recrystallization)温度以上);温锻(再结晶温度~再结晶温度的30%);冷锻(再结晶温度的30%以下,一般是室温)。通常把坯料加热后,用手锤、锻锤或压力机等锤击或加压,使它发生塑性变形,成为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所得的工件称为锻件,锻造能改变金属组织、提高其机械性能,因此在机械制造中常用来制造承受较大动载荷的零件。按成型用的工具,分为自由锻与模锻。按锻件有无飞边,分为开式锻造与闭式锻造。增质式3D打印的锻造3D打印2016年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机械教授张海鸥,研发出的“智慧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与法国空中客车公司举行技术合作签约仪式,2002年起张海鸥开始主攻金属3D打印,终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别于“铸锻铣分离”传统制造方式。由于传统的金属3D打印有铸无锻,容易产生疏松、气孔、未熔合等...
· 中国古代盗墓技术
盗墓盗墓,想想感觉很可怕的事情,冲撞风水,还说不定遇上小鬼,丢了卿卿性命。但是盗墓作为中国的一个行业,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可以说,盗墓,这个中国的文化,也在中国的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在盗墓活动的早期,并没有形成什么专业的盗墓人。那时对陵墓的盗掘多是偶然现象。后来,随着厚葬制的风行,盗墓活动渐渐发展,开始产生了一些专业队伍和技术。我国的陵墓有许多在地面上就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墓碑、地面建筑等。这些地面标志成为盗墓贼寻找古墓的坐标。但是,随着盗墓活动的猖獗,这样留存有大量地面标志的古墓越来越少。后来很多帝王将相为了防盗已经不再设置地面标志,甚至在下葬时还设置了许多疑冢。如曹操出殡时就由72支队伍从四个城门同时而出,奔向不同的方向,并且不竖立标记,这就使他的陵墓成了历史的谜团。还有一些古墓因为年代久远,遭受到自然、战争等破坏,不再遗存地面建筑。对于这样的陵墓,盗墓者要想找到它们就需要一些专业的...
· 中国古代青铜治铸技术
泥范法铸造青铜铸造技术是商、周时期一项极为重要的发明。青铜主要是铜、锡、铝等元素的合金。用青铜制造的工具比石器锋利、耐用。中国的商、周时代是青铜器的极盛时代,已有斧、斤、凿、钻、刀、削、锯、锥等。奴隶主已控制着一支用青铜武器DD弋、矛、铖、镞、剑等武装起来的军队。还有用青铜铸造的精美的礼器、乐器、车马器和生活用具等。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用的青铜宝剑,在地下埋藏了2500多年,出土后依然表面花纹清晰,光彩照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典型地代表了奴隶制时代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水平。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标志。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红铜制造的铜器。在稍晚的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单范铸造和经过冷锻的红铜器。青铜冶铸业是从石器加工和制陶业中产生发展起来的。青铜器从夏代产生,到商、周时代达到鼎盛时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用石质或泥质范铸造形简单的小件物品的草创期;用陶...
· 中国古代航海技术
一、先秦时期: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甲骨文用“凡”代替“帆”,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不过,这时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陆地江河航行中。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海上活动兴起,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测的不同水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人们已了解到“百川归海”并一开始在沿海巡航。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利用风和帆航行。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风的同时,也对一些气象有所了解,如《尚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从风雨”等都是人们在航行中注意天气变化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水文特别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如《尚书・禹贡》“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知知道趁涨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顺流而下。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系起来。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
· 炼钢厂
増值过程由采矿业得来的铁矿,提取铁,再加入炭成为不同级数的合金,称为成品的钢。型态方面,铁矿的石块用高温分解,由固态成为流体,由大铁块转化为钢板等,出厂。相关轧钢厂外部连线炼钢厂相集StahlseiteExtensivepicturegalleryaboutallmethodsofmakingandshapingofironandsteelinNorthAmericaandEurope.InGermanandEnglish.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