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儒道释大融合 历史上的“儒”家来源以及变革!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7
转发:0
评论:0
儒道释大融合历史上的“儒”家来源以及变革!,(指点江山谈“儒释道”第三十九期)何谓儒?在说文解字说给出了如下的注解:“儒即术

(指点江山谈“儒释道”第三十九期)

何谓儒?在说文解字说给出了如下的注解:“儒即术士。”

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儒与这个字最原始的注解已经发生了演变。现在所说的“儒”,大要是指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时代演变到今天,“儒”,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迂阔守古,冥顽不灵的代表。

那么,追本溯源,我们既然要谈“儒”,那就从儒家的来源开始说。

“春秋乱世无义战”,在那个高岸为谷的年代里,却是中国古代思想井喷的大时代 !诸子百家争鸣,都希冀用自己的学术去改变君主,改变天下乱象。儒家也是应运而生的其中一种学派。

鲁国的孔子一生述而不作,留给他的弟子们将他的言行撰著成书,并且形成了一大学派——“儒”。历史的车轮走入战国之后,齐国首先尊崇人才,在稷门建造了稷下学宫,延揽天下各派人才,百种学派都在其中自由的研究。法家的慎到、儒家的荀卿、甚至于阴阳家星象家都有。

这些大才一时盘踞,在各派学术争鸣辩论的同时直接促进了我们古代哲学思想的大繁荣。那是一个思想飞速成熟的黄金时代。

既然要说儒家,我们也对孔子孟子非常熟悉,那么就从这个在稷下学宫中讲学的荀子说起。荀子其人名卿,他是战国时代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的思想直接包容了前代各家的思想,但却始终以儒家居中,各派抽取补充,成为一时巨子。秦国著名的将军蒙恬、秦国丞相李斯、法家大才韩非都是荀子的弟子。荀子教人不拘一格,因材施教,故而他的弟子大多不是儒生,但却都是赫赫大才。荀子生活的年代,秦国日渐强盛,已经有了吞吐天下的气魄和实力,故而年老的荀子并未在能够一逞抱负。少年时期的荀子,十五岁就能负笈游学,在儒风盛行的齐国荀子接受到了旧有鲁国的儒家学派的熏陶,并且在兰陵写成了天下奇文《非十二子》,这篇文章一方面点评百家学术,又在另一方面针对儒家学派不讲求现实,不看重实际的缺点进行了独到大胆的批评。虽然,因为荀子几乎得罪了百家学术,但是却因为这一篇雄文而使得争论纷纭的百家学术有了统一的迹象。

荀子之后,商人出身的秦国丞相吕不韦又在秦国广收门客,编撰《吕氏春秋》,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学术进行了整理,大概是天下分久必合的时运到了,所以连学术也终于开始由鼎沸的争论走向统一之路。

秦国一统之后,注重法家,还没有儒家的一展风采的时机,而大汉建国之后,又因为天下民生凋敝而采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直到汉武帝时期,因为国力日渐强盛,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不适合乱象滋生的帝国,原本已经没落的卜算之道渐渐在民间兴起,甚至于在高高的皇宫之中也有了这种不合时宜的东西。雄韬伟略的汉武帝刘彻心急如焚,他亟需一种新的统治思想,在这种政治需要之后,才有了大儒董仲舒顺时应世的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并在接下来的几千年被奉为圭臬。

于是,在武帝的倡导下,帝国开始将儒家放置到了神坛之上,大汉帝国从此有了新的思想约束。于是,东汉末年,一大派儒家经学之士涌现而出,例如我们熟知的天才孔融、还有王充等人。他们将前代的各种思想之中自己认为的闪光点开始吸纳进入儒家学派之中,甚至于不拘一格的重新选用黄老之术中的思想。没有了门户之间的这些新儒生将儒家学派的思想推向更加充实,更加稳固,更加成熟的地步。这就是儒家在汉王朝时期的第二次大变革。

接下来的三国乱世又起,道教改头换面再一次又兴起,此时天下被司马懿的子孙统一,新生的晋朝有着独特而思想内核,魏晋时代的士大夫沉迷于五石散这种炼丹产物,葛洪等道家学子重新抬头,儒家也被到了极点。唯一可见的也就是那些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了,可就算是他们也已经不再是之前翩翩守礼的君子形象了,他们追求自我的解放,于是,历史到了这里形式再一次不明朗起来。

难道,传承了四百余年的儒家也终于到了新城代谢的地步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思想中的儒道释三教融合
陶弘景是南朝时期著名的隐士,是道教茅山一派的真正创始人。他寿命很长,在世八十几年,历经了宋、齐、梁三朝,后世一般认为他是南梁时期的。陶弘景塑像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当时是宋朝,出身士族家庭,祖上是王府的参军,父亲当过孝昌的县令,可见世代为官。而他也从小熟读经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之后,萧道成发动兵变把持了朝政,不久就建立齐朝以代替宋。而当时,陶弘景也已经二十几岁,开始出仕。之后十几年,他就一直在齐朝为官,先后成为巴陵王、安成王等诸王的侍读,还兼任着他们的书记。等到他三十六岁,也不过是一个奉朝请,一个十分闲散的六品文官,可以说是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不过这也与他的性情有关,陶弘景从小喜欢道教养生之类的东西,为官后也时常把自己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面,不和外面来往。于是,他就不愿自取其辱,辞官归隐。辞官后的陶弘景,拜师道士修行,学习符箓炼丹养生等等。他时常游历名山大川,...
· 能、融合的原因及相关考古释疑
中华民族是以龙为图腾崇拜的民族,并以自己为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而一旦问及龙的来历,大多数人便会显露出一脸的茫然。这对于以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的华夏子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然而,龙是怎样形成的?中华民族对于形成龙的这段记忆是如何消失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还原龙是如何形成的这段历史真相呢?在黄帝故里文化史志资深研究员赵国鼎先生所著的《始祖山》一书中明确指出:黄帝收服炎帝,战败蚩尤,统一万氏部落,立都“有熊”(今河南新郑),被诸侯荐任为天子之后,在始祖山召集各路诸侯将领,商讨华夏民族图腾一事。因为原来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如熊图腾(中原)、虎图腾(西南)、蛇图腾(南方)、鱼图腾(东方)、猴图腾(西北)、狮图腾(东北)、鹿图腾(北方)等各种各样的图腾,代表着各个部落氏族的特征。而在华夏一统之后,又将采用何种图腾呢?多数将领提出用黄帝族的“熊图腾”,黄帝不同意,怕伤及各个氏族部落的感情。他最后...
· 隋朝的统一对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影响
隋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束了几百年来南北分治的局面,而且开始将南北文化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从而为唐朝的文化繁荣以及宋明时期中国文化的再生创造了条件。即使仅从儒学的发展情况看,享国短暂的隋朝虽然并没有最终形成南北儒学的统一、儒释道三教的融汇与合一,但是,如果没有隋朝的短暂过渡及隋朝儒家学者的努力,恐怕唐初的儒学统一不可能那样快、那样彻底。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隋朝历史虽然不长,但隋朝儒学则在儒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就隋朝政治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而言,基本上是利用与扶持。隋文帝杨坚既然凭借儒学的智慧资源完成了北周到隋的权力和平交替,又凭借儒学的大一统理念完成南北统一,因而无论他怎样喜欢释道二教,也根本不可能对儒学表示反感。相反,在他夺权之后更感儒学足以利用,于是不仅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以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而且上台伊始,尽易北周官仪,依照儒家典籍中的规范...
· 齐鲁文化—儒家文化—魏晋时期的儒道佛纷争
阮籍、嵇康门对儒学的反对不是发自真心,但是这佯说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反对不起作用。事实上,他们承何晏、王弼儒道合一之余的绪,也发白内心对儒家许多的重要理念表示根本的怀疑,并从何、王关于名教本于自然的命题出发,终于推导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结论,强调"贵无"和"任自然",超越儒家而归于道家。阮籍在《达庄论》中写道:"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身着,阴阳之精气也。性者,五行之正性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神者,天地之所以驭者也。以生言之,则物无不寿;推之以死,则物无不夭。自小视之,则万物莫不小;由大观之,则万物莫不大。疡子为寿,彭祖为夭;秋毫为大,太山为小。故以死生为一贯,是非为一条也。别而言之,则须眉异名;合而说之,则体之一毛也。彼《六经》之言,分处之教也;庄周之云,致意之辞也。大而临之,则至极无外;小而理之,则物有其制。夫守什五之数,审左右之名,一曲之说也;循自然、性天地者,寥廓之谈也?quot...
· 湖南姓钟的需了解,钟氏在湘以及各支系的来源
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辑,1949年稿本。载浏阳溪江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君贤,明洪武年间徙江西铜鼓县温汤,其裔孙于明末清初再徙浏阳县东乡溪江;浏阳蓝泉山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妙选,宋时迁潭州;宁乡麻山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千驷,南宋时随父景仁徙潭州;醴陵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燮葊,明洪武四年(1371)挈其子福、甫、昭、丑迁居醴陵西乡;汝城横江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君用,元至正时迁居汝城横江龙珠村;溆浦龙潭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全、金,明时迁居溆浦县龙潭乡纸塘;蓝山高阳里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荣卿,嫩七四世孙,其子文福明时徙居蓝山高阳。湖南图。[湖南、江西]钟氏族谱三十六卷首二卷末一卷(清)钟受之等纂修,清光绪七年(1881)颖川堂木活字本。始祖尚、锡宁,宋人,四传有其仁、其义,又十二传仁支有鼎运、盛、云、英、臣、华、桂、甲、春、峻、隅、翔、书等,散居江西万载、萍乡,湖南长沙、善化、宁乡、浏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