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从古至今人才选拔制度盘点!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3
转发:0
评论:0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从古至今人才选拔制度盘点!,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从古至今人才选拔制度盘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从古至今人才选拔制度盘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众所周知,我国的官员选拔制度,可谓改革过很多次。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一般是依靠世袭制。也就是如果一个人在建立王朝之初立下功劳,被封为大夫,那么在他死后,由他的儿子继承他的大夫官位。古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家,所以我国古代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但是这种世袭制度是有缺陷的,皇帝如果贤明还好,如果昏庸,就祸害了整个国家,因为昏君分不清真正的人才和奸臣。

  到了汉朝,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推荐。推荐的人才主要是孝廉和秀才。汉朝特别看重孝道,所以汉朝的皇帝多冠以孝字。孝廉就是尊敬孝顺父母的人,古人认为,忠臣必定出自孝顺的家门。秀才则是精通一些古代书籍,例如儒家的经典著作,例如《诗经》、《尚书》等。从史籍记载来看,大部分官员都是走的孝廉之路。因为孝廉容易作假,而秀才必须精通古典书籍,但是孝顺是父母乡亲的评价。

  在古代,只要有利可图的事情,就有人趁机作假。在汉朝,孝顺就能当官,所以很多人在这个方面作假。所以推举制度的弊端也显现了,没有统一的可以量化的标准。到了隋朝和唐朝,科举制度的出现,可谓是选官制度的重大突破了。隋朝和唐朝的科举制度,分为多种,最关键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他的例如明法、明算等都有专项考察。当时最受古人看重的就是进士科。

  据说,在唐朝的唐太宗执政时期,每年有八九百人参加进士考试,但是录取的只有二三十人,录取比例不到百分之三,比现在的高考难考多了。而且当时能够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才子。唐高宗在位时期有33年,一共录取了500多个进士。为什么如此难考的科举,人们依然热衷呢?因为录取进士科后,能够开启仕途。唐朝的很多名臣名相,都是出身进士科。唐朝的不少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出身进士科,例如王勃、王维、颜真卿、白居易、柳宗元、韩愈等。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 “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古至今,算来基本有四种制度。

  一、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吏,“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世卿世禄制即指的是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和各个诸侯国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传子,世袭此职,世代享有该职俸禄。

  有学者认为世卿世禄制开始于商朝,但目前并无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也有学者认为世卿世禄制真正实行是在春秋中后期,这时许多诸侯国的卿大夫把持诸侯国的政权,成为事实上的诸侯王,其死后,自然是其儿子继承他的权力,继续掌控诸侯国政权。

  总而言之,世卿世禄制是一种古代早期的官员更替制度,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华后,立郡县,废分封制后,这种制度基本被废除。

  二、察举制度,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秦朝建立后,商周时期的官员世袭制彻底废除,但是秦朝还未建立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便被汉朝取代。汉代时,建立了察举制,察举,即由诸侯王、公卿、郡守等推荐人才给朝廷,作为官员的来源。

  察举对象既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吏。这种制度基本保证了朝廷对行政官员的需求。察举制度在西汉时比较严格,到东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权贵舞弊,察举制度失去效用。

  后来鉴于察举制的弊端,三国时的曹魏政权建立了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但是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察举制度仍然存在,直到隋朝科举制度的建立,才告终结。

  三、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拔人才官员的制度,最早由曹魏政权所创。曹操为了加强政府对人才的选拔控制力,采取了下派官员到各处评定选拔人才的方法。后来曹丕为拉拢士族,将这种办法定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是政府在各州郡派驻名为中正的官员,中正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三个角度评议各州郡中的人物,具体分为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把这评议的结果上报朝廷,朝廷根据结果来对这些人才委以官职。

  但是到魏国晚期及晋朝,由于门阀的兴起,中正们评议人才逐渐忽略才德,而仅以家世为标志,所以人才基本为世家大族了,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彻底被废除。

  四,科举制,自隋朝到清朝1300多年间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科举制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选拔人才制度。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鉴于以上的种种选拔制度都有弊端,同时,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官的权力收回中央手中,首开科举制,可惜的是科举制还没建立完善机制,隋朝就灭亡了。

  科举制也算是古代人经过不断摸索后创立的一种比较公正、健康的制度。唐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宋、明两朝也是科举制度繁盛时期,只不过明朝开始采用八股文取士的考试模式,使得科举制考试进入了僵化,终明清两朝,知识分子们都钻入八股这种无实用价值的文字游戏中,思想被严重束缚。

  科举制给士人们带来了金榜题名时刻的激动辉煌,也带来了名落孙山的失落。虽然人们指责科举制的弊端,但是在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已经是最好最公平的选官制度了。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直至清光绪31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后废除,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科举之前是怎么选拔人才的?历数中国几千年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之前是怎么选拔人才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之久,作为“为政之本”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也同样源远流长。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对人才进行培养、选拔、考核和使用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然而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环境的变迁,不同历史时期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具体措施和选才制度。夏商西周时期的乡兴贤能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乃至隋唐时期日益占据主流的科举制等,均是为了呼应当时社会环境的大背景而产生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学堂制迅速取代科举制成为中国社会的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主流。京师大学堂、清华学堂等风靡全国的高等学府一跃成为读书人心目中的圣殿,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堂的措施开始逐步制度化,高考制度便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夏商西周以世袭罔替为主流夏商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国家从诞生、发展直至鼎盛的重要历...
· 人才的选拔制度在变?从来不会停止人才的选拔
禅让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夏朝启时取消。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网络配图鼎盛的周朝实行的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举荐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开始兴起。军功爵禄制:战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
· 西汉的思想形态:察举制度确保了人才的选拔
综合性思想与天下帝国彼此呼应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思想极为活泼的时代。到战国晚期,各家思想彼此影响,来自各个地区的地方色彩,也因为彼此影响而逐渐融合。例如,本来在中原发展的儒家和南方楚地发展的道家,在彼此对话过程中,都有所修整。法家本来就不是学派,而是若干讨论管理学的人物,将他们的意见,整理成为理论。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一些不同的改革,在彼此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经验成为帝国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儒家和道家,对这些法家的理论,也有相当的影响。秦始皇在各处立碑,其中表彰的礼法和伦理以及推崇的国家秩序,其实和荀子的理论相当地接近。秦始皇的主要助手李斯,和李斯的同学韩非,都是荀子学派的人物。汉代实行的治术,继承秦代精神,乃是儒表法里。至于道家的哲学,虽然表面上和统治无关,但道家的道术,也是一种手段。《史记》将韩非与老子同传,也不是没有道理。从战国晚期开始,各种思想,因为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人开始作综合的...
·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样的?唐朝怎样选拔人才
唐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有一次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入朝堂拜见皇帝,唐太宗高兴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的内容已经很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五十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唐高宗李治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5%左右,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作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作官。无论如何,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通过科举考试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样值得庆贺,科举成绩公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
· 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怎样的?为何要以貌选才
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可唐朝的选才标准却有点怪,唐时的《选举志》提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一曰身,即体貌丰伟;二曰言,即言辞辩正;三曰书,即楷法遒美;四曰判,即文理优长,这四条标准,第一是看长相,第二是看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看书法,第四才是看文章。以这样的标准选人,一定会让一些有才而貌陋者落选,其实,这四条标准也确使一些有才无貌者吃了大亏,留下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晚唐著名诗人罗隐,大概就属于这类吃亏者。据《南部新书》记载,罗隐虽然诗写得好,可其长相却相当困难,因此屡试不第,到底长相困难到何种程度呢?书中举出一例:斯时,罗隐诗之大名,不但在市井中流传,同时也传入闺阁之中,曾经当过宰相的郑畋,有个小女儿就非常喜欢罗隐的诗,甚至喜欢到了想嫁给他的程度。而郑畋却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对女儿的天真想法,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而是在一次罗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