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龟苓膏的由来 传统文化中的梧州双钱龟苓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0
转发:0
评论:0
龟苓膏的由来传统文化中的梧州双钱龟苓膏,龟苓膏的由来: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

  龟苓膏的由来: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 具有清热去湿, 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们喜爱,并畅销中外。

  据查,龟苓膏原产地就在梧州,梧州古称苍梧郡,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新丧,南方诸郡的土著趁机起兵判变,诸葛亮亲自出马平乱,这大概就是《三国演义》中 “ 七擒孟获 ” 这一生发出来的故事。话说诸葛亮南征时驻军于苍梧郡,当时兵将多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数将士上吐下泻,严重影响战斗力,诸葛亮很焦急,急忙找来当地人问个究竟。当地人说,梧州气候湿热、多雾(古称瘴气),于是便献上妙方,以当地特产乌龟、土茯熬汤饮用,诸葛亮令军士一试,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将士均痊愈。 此典故正史上没有记载,应为杜撰。不过梧州气候湿热多雾是真,龟苓膏是梧州的民间传统药膳是真,梧州是龟苓膏的原产地当不会假。而早在四十年代开始,梧州已有了龟苓膏的生产经营。

  龟苓膏主要以鹰嘴龟和土伏苓为主要原料。鹰嘴龟是名贵的中药,可清热解毒;土伏苓则可去湿。除这两种主药外,再配以生地、蒲公英、银花等药效加强。龟苓膏有清热解毒、拔毒生肌、滋阴补肾、保健养颜功效。它的品性温和,不凉不燥,男女老幼皆宜。

  但有的资料上说,真正的龟苓膏应以金钱龟做,只采用龟胸腹部之前腹甲板,因为那里比较柔软,含胶质多,容易熬成膏状。金钱龟板以陈年旧板为最好,能滋阴潜阳、消除虚火引起的骨热、眩晕、耳鸣等。不知哪种说法正宗。反正龟苓膏能够清热去湿,滋阴养颜就是了,难怪梧州 MM 个个皮肤白皙细嫩,娇俏可人。

  梧州人真正心仪的龟苓膏,不是易拉罐装那种,而是街边的龟苓膏店。文化路的那家,精致小巧的小碗小匙,勺上一小块,然后店家问你:“加蜜还是加奶?”,然后坐着精精巧巧地一小口一小口吃,加蜜加奶都一样嫩滑爽口,入口即化,与后来才“ 研发”出来的罐装龟苓膏不可同日而语。

  近代据查,龟苓膏是百年草本调养专家——致中和(始创于1763年)研发的,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清热降 火、润肺止咳,还能美容养颜和滋阴补肾。得了嗓子疼、痔疮、痱子和便秘等病,吃它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龟苓膏中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能够调节血脂和血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暑圣品龟苓膏这几类人不宜多吃
最近广州热浪逼人,走在路上人人都有想“喷火”的感觉。这时看到街头巷尾凉茶铺里的龟苓膏,你是不是也想来一碗清热泻火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介绍说,龟苓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因为其有滋阴清热功效,在炎热的广东一带特别流行。龟苓膏主要由龟板、土茯苓、生地黄、绵茵陈、金银花、甘草、火麻仁熬制而成,有清热解毒、拔毒生肌、滋阴补肾、保健养颜功效。可以改善体内阴虚内热的状态,对皮肤干燥、痤疮、口腔溃疡、口燥咽干、失眠多梦、便秘、尿路感染及妇科炎症等都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从龟苓膏的成分来看,龟板性味甘、寒,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养血补心和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盗汗遗精、手足震颤、腰膝酸软、惊悸、失眠健忘,妇女崩漏及月经过多等。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
· 惊蛰节气的由来传统文化中惊蛰有哪些习俗?
惊蛰节气的由来和习俗: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
· 八卦的起源我国传统文化中八卦的由来和发展
八卦的起源:“八卦”的源起是远古先民对于宇宙空间的感触和认识表现,也是生活所需而产生的记事符号。“八卦”的最初用途与前面的四方台“结绳记事”一样,记录生产基地的状况和变化。后来逐渐演进用以推测气候变化和占卜未来事情。探讨“八卦”的由来还需回到“无字天书”的上古时代,由“八卦”的“阴阳爻”、“八卦成图”和“太极”三方面的概念形成开始。“阴阳”概念是先民在整个“八卦”的形象和蕴涵结构中最先形成的自然观。在他们的原始意识思维中,因阳光、月色、飓风、雷响、电闪、暴雨、雪飘的演变形成了的炎热与寒冷、光明与黑暗。因此“光、暗、热、寒”的“阴阳气息”无时无刻牵系着他们的生存。这就是远古先民对宇宙大自然初期的气象概念,后来又领悟了“阴阳”会不断变化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在“1至10”自然数的计数概念形成以后,及对八方位宇宙空间的进一步认识,“阴阳”概念在先民原始思维中演化了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自...
· 字谜的由来传统文化中猜字谜的来历与发展
字谜的由来:最早的字谜大约产生在汉魏年间。刘勰《文心雕龙·隐篇》说:"自魏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刘勰说谜语产生于魏代,是因为那时的文人创作了许多独立完整的字谜。如当时大文学家孔融写的一首"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每句四言,每四句或两句隐射一个字。全诗长二十二句,共八十八字。全文如下: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寺驰张。吕公矶钩,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鳦,隼逝鹰扬。六翮将奋,羽仪未彰;龙蛇之蛰,俾它可忘。玫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这首诗的谜底连起来读是"鲁国孔融文举"(孔融字文举)。孔融的这首离合诗,现在已被公认为我国最早制作的完整而成熟的字谜了。这一时期,除了诗歌形式之外,人们还常常借助语言以外的实物来隐曲地表达文字之谜。《世说新语·捷悟》记载,杨修做主薄时,一次为曹操修建国府。在始构屋架时,曹操出来巡看...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
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古研究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但也有人认为剪纸发展历史还更早。那么剪纸的由来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跟你一起去探寻剪纸的由来吧。关于剪纸的由来,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那时候的人尝试着用一些图形来记事和内容呈现,但那时纸张还并没有出现,人们只能将一些资料记载在青铜器、竹简、兽皮等载体之上。而随着纸张的出现,这些创造性的图案便开始往纸张上转移。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我们就能够看出,剪纸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