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壮族的酒文化在平常的习俗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61
转发:0
评论:0
壮族的酒文化在平常的习俗中是怎样体现的呢,1.婚聘仪式上的酒礼俗在广西壮族中,酒是聘礼的重要部分。(武鸣县志)(民

  1.婚聘仪式上的酒礼俗

  在广西壮族中,酒是聘礼的重要部分。(武鸣县志)(民国四年铅印本)载壮族:“婚聘不重财,惟用槟榔,猪酒遍分亲族。”米酒是壮族定婚中是必不可少的礼品,酒礼品的多与少也体现出了男方家庭的宽裕程度。而且在整个婚聘仪式全过程,酒是连接亲家朋友间的最好物品。广西隆林壮族青年男女在缔结婚姻关系前有“要八字”的说法。当男方需要女方的“八字”进行“合命”时,女家则要置办“八字酒”,本家的亲眷都要参加,席上所用皆由男方提供。届时,男家请媒入赴女家,女家先祭祖,然后在祭祖的供桌上摆上八碗酒,由媒人一个个的端起酒碗寻八字。媒入每端起一碗酒就必须把其中的酒喝尽,直到寻到“八字”为止。

  广西巴马、东兰、大化、都安山区壮民有以酒歌娶亲的传统习俗。迎亲之日,女方在自己的堂屋前摆上12碗酒,当男方人员到达后,其中的“青年才俊”就会心领神会的站出来即兴演唱,每唱一首,撤去一只酒碗,直到撤完,男方人员才能进屋入坐。第二日晨,女家又会在新娘屋前摆上12碗酒,要求与男方接亲人员中的青年对歌。对歌中,男方赢一场,则撤去酒碗一只,直到撤完,就可以进屋迎娶新娘了。正因为有了酒与歌,壮家人的婚宴显得特别热闹,也只有酒和歌,才能抒发他们内心幸福的感觉。

  酒在婚聘仪式上的广泛使用,大概是因为人们认为酒是美好的事物,既能联络亲家之间的感情,也能让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地给婚礼添加喜庆的气氛。所以人们都希望把心中美好的祝愿倾注在清纯的液体上献给新人、献给亲朋好友、也献给自己。

  2.满月酒习俗

  满月酒一般定在小孩出生后的第三天或半个月后或整月后举行。届时,小孩的娘舅家将携带酒、米和小孩的用品(如小孩衣帽,银制寿星等)前来赴宴贺喜,并以此形式宣布新婚夫妇增添了新成员,建立了小孩与亲友们的人际关系。

  3.饮酒习俗

  (1)壮族的交臂酒

  此酒俗很有特色,在酒席上绝对不允许出现自斟自饮的情况发生,必须是你敬我喝,我敬你喝,有时甚至把酒递到别人嘴边,非要一饮而尽方能作罢。交臂酒体现了壮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援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喝干了别人敬上的酒,就领了别人的一份情。原来是陌生的人现在则成了朋友,原先就是朋友的现在则更加亲密了。广西大新县壮族人家待客时,主人先给客人和自己斟杯酒,主客共饮“交臂酒”后,客人才能随意餐饮。壮族唱酒歌敬酒,歌词甚美:“锡壶装酒白涟涟,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

  交臂酒又称“串杯”,在这种宴会上人们并不是用酒杯饮酒,而是一只只大匙羹人们饮时就将匙羹伸入早已准备好的酒碗或坛中,舀酒饮用。宴会上必须是你敬我喝,我敬你喝,而且要数量相等,你敬我多少,我也回敬你多少,不能推脱少喝。否则敬酒人会不高兴,认为你不尊重他。宴会开始时,主人会先敬每位客人一杯,表示欢迎,客人也须回敬一杯表示答谢。此后席上则自由敬酒与回敬,谁不喝,席上众人就会群起攻之,直到喝酒下肚为止,有时还要罚酒数匙。

    酒到半酣,人们才停下酒匙,开始吃菜,权当“中场休息”。不一会儿,交臂酒又继续进行。这时,人们通常兴头正足,有的人便会找席上比较“特殊”的人物进行敬酒。这种“特殊”人物一般是新婚之人、路途最远的客人、最亲的亲戚等,敬者待对方喝下酒后还要说些吉祥话,如遇新人则可以说“早生贵子”,遇长辈则说“福禄长寿”等等。交臂酒完结后,酒席上下依次自舀自饮,直至酒坛里滴酒不剩。此时全席上下一遍谈笑风生,兴高采烈,有的人醉得半步难行。

  (2)其他饮酒习俗

  独酌酒:自家蒸出的米单酒、王米酒,香醇爽口。平时家翁一人独饮,不求饮醉,适量而行,独酌过程,繁杂家事,如何解决,借酒打开思路,一旦畅通,酒之功也。

  夫妻酒:有的壮家,早晚就餐,夫妻对饮,杯来杯往,边饮边聊,大至脱贫致富奔小康,拆除平房建楼房,小至盐油柴米酱醋茶,借酒引路,一旦决策,悠哉乐哉!这类“夫妻酒”在大新县宝圩、芦山、堪圩、三湖等乡村尤为盛行。

  敬宾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坐下就餐,盛情款待,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向贵宾轮流敬一匙羹酒,表示敬意,倘若来宾不会饮酒,匙羹送到嘴边,舌头舔一点为领情。

  穿杯酒:逢年过节,朋友相聚,坐下饮酒,几大碗酒,置于桌上,轮流敬酒,一人一杯,周而复始,称之为“穿杯”,穿杯酒是一对一的,礼尚往来,表示敬意,“穿杯酒”也有人称之为“交臂酒”的。

  消愁酒:家人能饮酒的若有什么忧怨心事,不便在餐桌上饮酒,便把一壶酒置于床底,晚上入睡前饮几大口酒,借此安然人睡,忘掉忧愁,再想办法解决困扰。

  猜码酒:婚嫁喜事,新居落成,老人大寿,小孩百日,备下酒席,宴请宾客,大家相聚,饮酒猜码,互相作乐,心情舒畅。猜码有一对一的,谁输谁饮,心甘情愿,不能推托,也有分边的,几双筷子,两边人马轮流猜码,倘若那一边全赢,拿下几双筷子,作为赢方,输方则每人各饮一杯酒,再重新起头,餐桌上再次响起此起彼落的猜码声,十分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壮族文化壮族特色的酒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
1.关于酒的传说古代广西酒有两种替代品,一为槟榔,一为椰子。关于槟榔代酒的记载颇多,清朝谢启昆《广西通志》载:“故尝谓槟榔之攻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每食之,熏然颊赤,若饮酒然。东坡所谓:江潮登颊槟榔醉者是也。”椰子能当酒用也有一则神奇的传说。据说是昔日林邑王与越王有宿怨,林邑王便暗中派了一名刺客去刺杀越王。刺客成功得手之后便把越王的头挂在树上,不久,越王之头竟化为树上之果实,即为椰子。林邑王非常气恼,下令人们把这个奇怪的果实割下剖开,当作酒器,但却发现果实中的浆汁甜美如酒。原来越王是在醉倒时被刺的,所以他脑中之浆才香醇如是。桂林三花是广西比较有名的壮乡酒,关于它也有美丽的传说。在今天桂林国家级景区七星公园内,有一座形似酒壶的“酒壶山”。传说过去的酒壶山是能出酒的,桂林人常去取酒招待远来的客人。后来,有一个贪心的县官派人把酒壶山的壶嘴凿大了一点,想得到更多美酒。但是酒壶山从此却再也不出酒了...
· 壮族习俗壮族抛绣球有着怎样的传说
关于绣球,在壮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县旧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人家。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丽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坚决不从。当恶少得知阿秀深深地爱上邻村的阿弟时,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阿弟关进地牢,并判了死刑,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似晴天霹雳,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在阿秀哭瞎了双眼以后,阿秀开始为秋后就要被问斩的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载满阿秀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在阿秀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买通了狱卒,在家人的陪伴下,...
· 壮族历史壮族文字在近代是怎样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壮族的意愿,创制了统一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在创制过程中有过“老壮文”和“新壮文”两种方案。“老壮文”是1955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广西语委根据壮族地区47个县52个点的壮语方言材料,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这个方案共设32个字母,其中有11个是非拉丁字母。方案经两年试用后,于1957年11月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在壮族地区推行使用。到1959年底,广西建立了52所壮文学校,参加壮文学习的群众达290多万人。1966年以后,由于“文革”的冲击,壮文的推行被迫中止。198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根据群众的要求,决定在壮族地区恢复使用壮文。但由于原有壮文方案中所夹杂的11个非拉丁字母影响了整个文字形体的一致性,因而造成壮文在学习、打字、印刷以及电子计算机运用方面的困难。因此,壮文必须统一字母形体,实行全盘拉丁化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这...
· 壮族节日:壮族的三月三究竟是怎样过的呢
壮族三月三“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贡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圩,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
· 壮族的青年男女是怎样恋爱又是怎样结婚的呢
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有抛绣球、打木槽和对歌等。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尽情地欢乐。然后由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接着就有许多青年男子拿着木棍,跑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每敲一下,大家就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在云南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趣。广西都安棉山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活动。在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