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满族女子的发式婚前与婚后有着什么本质区别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6
转发:0
评论:0
满族女子的发式婚前与婚后有着什么本质区别,在历史上,满族男子梳辫发,人尽皆知。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才被革掉。至于

  在历史上,满族男子梳辫发,人尽皆知。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才被革掉。至于满族女子的发式,变化就比较多。幼年时期,因习骑射,发式与男孩相同,剃去四周发,只留颅后发,编结为辩,盘于脑后。待至成年待嫁时期,方才蓄发,多是缩成抓髻、或梳成单辫。庄绰《鸡筋篇》上有一段记载,“燕地(金)其良家世族女子,皆髡(剃发),许嫁方留发”。满人入关后,也仍保持此俗。

  已婚女子的发式,多是官髻。髻的样式和名称很多,诸如大盘头,大蓬头,架子头,老样子等,但唯有两把头的样式,才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络,在头顶上梳成一个横长式的发髻,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压在后脖领儿上。这样,发髻便无形中限制了脖颈的随便扭动,使人走起路格外庄重。当时,梳这种发髻者多为满族的上层妇女。一般劳动妇女,只把头发绾至顶心盘髻,这种盘法流传至今,在东北农村中仍可看到。

  在发髻上带些花朵,是满族妇女的爱好。进关以后,受汉族的影响,在头饰上就更加讲究和复杂了,诸如大耳挖子、小耳挖子、花针,排杆以及压鬓针等等,但其中还有一种叫大扁方的,却是满族妇女头饰中绝不可少的。所谓大扁方,是一根约七、八分宽,一尺来长的大横簪,贯于发髻之中。

  清人小说《儿女英雄传》里,第三十回写十三妹初见安太太一段,对安太太的头饰就作了一番仔细的描述,可资作为佐证,“头上流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撇着一支大如意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的玉暨棒儿,一支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

  倒掖在头把儿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针钉儿,还带着一支方天戟,栓在八颗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的小桃,右边一排三支刮待刷腊的矗技儿兰枝花儿”。这可算是清代中期以后。一般满族官宦妇女的典型头饰。另外,在满族上层妇女的发髻上,往往还戴有一顶形似扇形的冠,一般用青索缎或青直经纱或青绒作成,俗称旗头。平民妇女在结婚时以此作为礼冠,戴在头上,颇有汉族风冠霞披之意。满族妇女注意耳饰,讲究一耳带三钳,就是说满族妇女要在每只耳朵上扎三个孔,带上三只耳环。这种习俗,是满族妇女必须遵守的。

  据记载,乾隆四十年有次选秀女时,乾隆就说过:“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已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这种习俗,在满族妇女中,确实延续很久,、直到民国年间,在东北满族聚居的地方,仍可见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明王妃的婚后生活是什么样的?与婚前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大明王妃的婚后生活,与婚前的绚烂夺目毫不相干!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将皇子们分封各地为藩王,过着锦衣玉食,富贵莫比的生活。到底在400年前的大明帝国,亲王们的人生大事会操办的多么隆重呢?幸运的是,一本名叫《王国典礼》的遗书,详细的为后人描绘了亲王们大婚前后的壮大场面。金累丝楼台人物顶簪明益庄王墓夫妇出婚前准备古人结婚讲究“三书六礼”,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和纳征部分,都是男方向女方赠送聘礼的流程。《王国典礼》中,记载的明代亲王定亲礼物如下:“金五十两、珍珠十两、花银四百两、各色苧丝四十匹、大红罗二匹、生纱二匹、绢四十匹、绵胭脂一百个、金花胭脂二两、铅粉二十袋计十两重、北羊四牵、猪二口、鹅二十只、酒八十瓶、圆饼八十个、末茶十袋、果六合、白熟米二石、面四十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礼物连包装都极为华丽。比如装珍珠的袋子是“红绿纱销金...
· 公主难得幸福:婚前娇生惯养婚后受“使唤”
金枝玉叶未必幸福皇家公主金枝玉叶,一直被人们所羡慕。现在独生子女多,流传一种说法:女儿要富贵养,把女儿当成金枝玉叶。其实公主既享受常人享受不到的富贵,也承受常人所不用承受的礼法约束。特别是在宫里娇生惯养的公主,一旦嫁为人妇,要面对反差巨大的生活环境和身份转换,很难享受到常人的天伦之乐,更要听任朝廷动荡的命运摆布。明朝皇帝有85位公主(兴宗和睿宗之女未计)。这些公主,成人下嫁者50人。宁国公主明太祖女,马皇后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嫁梅殷。殷,天性恭谨,精通经史,有谋略,长弓马。殷曾受密命,辅皇太孙建文帝。及燕师南逼,建文帝命梅殷任总兵官镇守淮安。燕王知梅殷军威势强,不便硬攻,便遣使以进香为名,假道于殷。殷答:“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燕王大怒,命割梅殷使者耳鼻纵之,附书回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永乐帝即位,殷仍拥兵淮上。永乐帝迫公主啮指血为书投殷。殷得书恸哭,乃还南京...
· 公主难得幸福:婚前娇生惯养婚后受“使唤”
金枝玉叶未必幸福皇家公主金枝玉叶,一直被人们所羡慕。现在独生子女多,流传一种说法:女儿要富贵养,把女儿当成金枝玉叶。其实公主既享受常人享受不到的富贵,也承受常人所不用承受的礼法约束。特别是在宫里娇生惯养的公主,一旦嫁为人妇,要面对反差巨大的生活环境和身份转换,很难享受到常人的天伦之乐,更要听任朝廷动荡的命运摆布。明朝皇帝有85位公主(兴宗和睿宗之女未计)。这些公主,成人下嫁者50人。宁国公主明太祖女,马皇后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嫁梅殷。殷,天性恭谨,精通经史,有谋略,长弓马。殷曾受密命,辅皇太孙建文帝。及燕师南逼,建文帝命梅殷任总兵官镇守淮安。燕王知梅殷军威势强,不便硬攻,便遣使以进香为名,假道于殷。殷答:“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燕王大怒,命割梅殷使者耳鼻纵之,附书回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永乐帝即位,殷仍拥兵淮上。永乐帝迫公主啮指血为书投殷。殷得书恸哭,乃还南京...
· 大清满族女子与汉族女子是怎么区分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清满族与汉族女子如何区分?从耳朵就可以分辨出来。不得不说一直以来不管是哪个民族,他们都有着各自和其他部落不一样的生意习惯以及文化习俗。而在大清时期满清正统之下,满族和汉族出身的女子也分别有着自身的特质,而她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大家想要区分满女和汉女的话,其实也是很好分辨出来的,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吧!实际上之前在看清宫剧的时候,我也有发现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原来满族的后女耳朵上面都是留有六个耳孔的,实质上在真正的历史上,这一族落的女孩子确实也都是会打这样的耳洞的!其实要是放到现在来看的话,耳朵不大却打这么多孔让人觉得很是震惊呢,但这却是大清时期满人的一大传统和风俗,一般来说只要这个族落的家庭之中有小女孩降临,那么她们的家人都会第一时间给打上六孔的,而这其中也有着“穿三孔,戴三钳”的说法。不得不说关于耳洞的习俗...
· 壮族服饰壮族人结婚前后的服饰及发式的变化
社会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终生而一的,通常是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场合中需要根据特定情况变换角色。同样出于“礼”和“理”,许多民族的成员按其所在群体的规则和自己所处的年龄去规范自己的着装行为,因而便有童装、青年装、老年装和婚前婚后装等种种标明自己年龄段和身份的服饰,故服饰也是年龄的符号。壮族的幼、少、青、中、老各年龄段的服饰和婚前婚后变装是很明显的。清初,广西德保壮族女子发型*留“刘海”发,少女留额荫发,龙光乡一带还留颈荫发,编长辫笄梳椎髻。清末改梳圆髻。嫁后将额荫发梳拨两边,生子后全向后梳拨,叫“封头”。现代壮族服饰也有这种年龄与身份的区分功能,主要表现在妇女发式或头饰上。柳城古砦一带壮族妇女梳妆打扮,老幼分明。少女剪平肩发,用绸、布带将头发扎于头上,形如两只角;未婚姑娘留长发,打两根辫,辫尾用红绸布结两个蝴蝶结,前额有刘海;已婚女子剪平肩发,不编不结;寡妇留长发,梳一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