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苗族的丧葬文化能反映出啥苗族精神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8
转发:0
评论:0
揭秘:苗族的丧葬文化能反映出啥苗族精神,一:尊重生命,。二:团结友爱,构建和谐。在加勇社区丧葬中,很早就打破民族与宗

  一:尊重生命,。二:团结友爱,构建和谐。在加勇社区丧葬中,很早就打破民族与宗族的界线。在治丧过程中,程序繁多,需要投入很多物力人力。若没有团结一致根本无法完成。而加勇苗族社区自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比较完善的治丧体系。设有内外总管、厨师团、炮手、饭匠、灯光、打井队、财务、迎宾、上酒、收洗等。主家全权委托给治丧团。治丧团无偿服务且责任心极强。治丧团成员大多包含苗汉民族很多家族的成员。社区内各自然寨都有不成文的规定:每户家庭需向主家赠送一挑柴和若干蔬菜。

  拉灵柩的大棕绳和大杠往往由几个自然寨的群众自筹资金并投工投劳制造。并有专人管理。苗汉文化互相影响。如在汉族的葬礼中也吹芒筒芦笙。而苗族的葬礼中也吹唢呐〔俗称八仙〕。互相交融又保持独立。三:尊重祖先,怀念祖先。苗族由东方迁徙到黔东南。很多礼仪仍然按“勾工务尼”定下的古礼来操作。苗族老人的愿望是死后灵魂能回到东方故土的“堵阿吹,在八农”去。四,对未来充满憧憬。苗家人在历史上多灾多难。

  总是希望明天更加美好。在葬礼中也自然也不例外。苗族人相信祖先庇佑自己。五:感恩。老人对自己有养育之恩。除了在他〔她〕有生之年孝敬以外,其死后也好好照顾。使其得以安息。

  当然加勇社区的丧葬文化也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如以前守孝期为三年改为一年等。该社区丧葬文化的“吹芒筒芦笙”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该社区的芒筒芦笙队常应邀到山外演奏。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兴社区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苗族丧葬文化苗族的丧葬礼节有哪些
一:离不开芒筒芦笙。在丧葬期主家和客人都吹奏芦笙追悼死者。苗语称为“补你哪录”。吹奏的原因是芒筒和芦笙是苗族同胞生活的一部分。苗族人又认为在阴间有“打杆队牛”即芦笙场。阳间的人吹奏了,死者在阴间拥有芒筒和芦笙。才能够快乐。芒筒和芦笙声音宏亮,让主家少冷清些。芒筒和芦笙有很多丧葬调,可以表达人们的哀思。在丧葬期,每次吃饭前要吹奏一下,才能吃饭。在进客当晚人们则通宵顺时针绕棺跳芦笙舞。送葬时也吹奏。到坡上后仍然跳芒筒芦笙舞。下葬时也吹。客人向主人告别时以吹芒筒和芦笙的方式告别。只是不同的时间段吹的曲调有所不同。主人和客人吹的曲调又有所差异。二:祭牲。苗族传统观念认为死者在阴间需要猪和羊喂。更需要水牯牛到阴间参加斗牛比赛.同时也需慰劳前来治丧的人员。故需要宰杀猪和水牛、山羊。杀水牛祭亡灵是苗家最高规格的葬礼。往往是经济实力雄厚或人丁十分兴旺的家庭才在葬礼中杀水牛。选水牛是非常讲究的。要求“雾沙雾...
· 苗族农耕文化是啥?贵州苗族的农耕文化简介
贵州因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立体农业特征明显,故贵州省山地梯田较多,是旅游观光、摄影创作的优势资源。贵州的梯田虽然没有广西龙胜、云南元阳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逊于前者,甚至更胜一筹。贵州的加榜、摆榜、野钟、堂安、高要等地的梯田,都是“秒杀菲林”的圣地。这些梯田更和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美不可言。贵州中西部的苗族分布较分散,大多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由于不同地区的苗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各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但总体说来,黔东北、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和安顺、遵义地区的苗族很早就进入了犁耕农业阶段。苗族的农业社会持续了几千年之久。苗族迁徙到贵州并扎根下来后,他们就用已掌握的农耕技术播种水稻,在稻田里养鱼。这为苗族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
· 苗族的丧葬祭礼流程有哪些?
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散居在各地,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黔、湘、鄂、川、滇、桂、琼等地区,苗族的丧葬礼仪流程大致有报丧、守灵、择日、下葬等主要事项。1、报丧苗族习俗中人去世后,如成年人死亡,旧时往往用衫树棺木敛尸,未成年小孩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还有“启程炮”的习俗。此外还有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烧水洗澡,穿寿衣上柳床,然度入棺的习惯。2、守灵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贴上“当大事”字样,晚上请祭祀人员“打绕棺”、念经,停柩三至七日,上山安葬。3、择日有的要择日,灵柩上山要由死者娘舅家找一个年纪大的人,身缠二、三丈白布提着稻草把在前面引路,孝子孝孙要头戴孝帕。4、下葬到坟地入穴后,由孝子亲手持锄连挖三锄,连呼死者三声,然后众人才动手埋葬。
· 苗族传统节日简介苗族的龙舟节的来历是啥
龙船节由来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居戏。以箬裹米为粽,弃水中。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事俱利焉”。清(乾隆)《镇远府志》卷九“风俗”:“重安江由秉入清江。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树控槽为舟,两树并合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十人。皆站立划桨,险极。是日男女极其粉饰,女人富者盛装锦衣,项圈、大耳环,与男子好看者答话,唱歌酬和,已而同语,语至深处,即由此定婚,甚至有时背去者”。清(同治)徐家翰《苗疆闻见录》:“(苗人)好斗龙舟,风以五月二十日为端节,竞渡于清江宽深之处。其舟以大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苗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居住黔东南的台江、凯里、剑河、施秉、镇远等县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
· 苗族习俗苗族人的丧葬习俗究竟是什么样的
苗族的丧葬,分天殇、凶死、产死、善终、寿终等,而葬法不同。夭殇:未成年而死者,谓之夭殇。凡夭殇均不办丧仪式,也不能从门抬出。七岁以下夭折的,用稻草包裹着埋葬,七岁以上的装在用木板钉成的棺埋葬。产死,也叫凶死。对此类死者,居四大寨苗族,要给死者缠红色腰带和脚帕。葬后,在坟边放一只鸭子。脚、腰缠红的可以在浅处捞到鱼虾,鸭子在水里可以帮其捞鱼虾还债。苗族老人的寿终丧事自始至终均由苗族巫师(苗语称“褒谋”)来主持。老人一去世,即鸣炮一至三响通知族人,鸣炮俗称:“送终”。出殡时,吹唢呐领先,用木棒打山开路,后是棺材。亡人之儿、媳、女等亲友哭泣在后。过桥,孝子跪地,表示背负老人过河,途中不丢买路钱。即请魔公择期“做客”,亲戚朋友前来吊丧,一般停尸于家中三至九天不等。出殡前一天“做客”,要砍马,若死者系女性,马由外家砍,系男性则由其姐家或妹家砍。各路吊客都差不多到齐后,即举行砍马仪式。先鸣枪放炮,一名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