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饮食 理南涧彝族“跳菜”是舌尖上的民间艺术
理南涧彝族“跳菜”舌尖上的民间艺术
“南涧跳菜”又名“抬菜舞”(彝语称为“吾切巴”),是南涧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族群众举行喜庆、婚丧等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是南涧彝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它把粗犷、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汇其中,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授予南涧县“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2008年,“南涧跳菜”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跳菜”又名“抬席”,分两部分内容:宴会开始时叫“上席”、“出席”,宴会结束时叫“撤席”或“下席”,一般以前者为主体。凡遇婚、丧一类红白喜事,举行10桌以上的宴会都要“抬席”,主人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高腔吆喝声与纯真优美的民乐声,汇成一曲高品位的民间交响乐而令宾朋好友欲仙欲醉。
当锣鼓声响过,人们翘首以待的“跳菜”师傅闪亮登场,大师傅们依次从厨房走出,他们手里托着托盘,盘中摆满菜碗,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有的一人骑在一人身上,下方两手托盘,上方吹奏金唢呐,头还顶着大菜;那“口功送菜”不亚于杂技,令人惊叹、叫绝。伴随着唢呐声,大师傅们迈着轻柔而敏捷的步子,缓缓入场,一摇一晃,姿势各异,变化多端,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翻转跺脚,大步舞盘,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他们手中花样翻新。
跳菜是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誉为南涧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今,随着南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跳菜艺术经过发掘、整理、创新,逐渐走出了大山、走向世界,成为南涧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