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瑶族的养生文化 瑶族人平常是怎么养生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0
转发:0
评论:0
瑶族的养生文化瑶族人平常是怎么养生的,在历史上,瑶族人民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如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

  在历史上,瑶族人民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如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当隔离了病人或焚烧其尸或迁徙其居,就能预防某种疾病的传播。《开建县志》:瑶族“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在《阮通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有病殁,则并焚其尸徙居焉”。瑶族对天花等烈性传染病,“采取严禁天花患者回归原来材寨居住的方法,将病人与居民隔离开,以减少这种疾病的流行”。

  瑶族的村规民约,也反映了瑶族预防医学历史的又一个侧面。如《瑶家河规》中规定:“不能乱倒杂物污染河水”。瑶族的“石牌”中也有关于不得乱放药毒鱼的规定。这都说明了瑶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很早就认识到疾病可以传染,用隔离或消灭传染源的方法可以制止传染病的流行,用预防的方法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采取了简单易行而有效的隔离方法及地方法规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瑶族人民就是将防与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也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瑶医用的植物药,常与动物的肉、骨头或内脏配伍。究其原因是:植物药大多是用新鲜的原生药,未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一般水煎服或外洗,这样药力一般较猛,易过量而产生毒副作用,特别是打类药,与动物性药物配伍后,药力就和缓些。再则配入骨头等共炖,煎煮的时间较长,一些毒性植物药,久煎后毒性可降低。

    同时,由于瑶族历来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准较低,动物蛋白来源少,加入动物的骨、肉、内脏共炖,吃肉喝汤,可以增加机体动物蛋白的摄取量,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有些动、植物药配用,还能起到协同、增加药效的作用。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瑶族用药以动、植药物配伍,常能收到殊效。

  卫生习俗,它反映了瑶族人民灿烂的传统文化的健康部分,成为瑶族医药重要内容之一。

  瑶族大多高山为居,迁徙频繁,游耕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深山老林,药物资源却十分丰富。勇敢勤劳的瑶族人民,利用本地的药物资源防病治病、保护健康、繁衍后代的经验是很丰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瑶族乐器瑶族的“猴鼓”是怎么表演的
相传,每逢瑶族的达努节(又称瑶年或祖娘节),布努支系的瑶族人民,便在农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举行三天盛大的民族节日,纪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胜利。届时,瑶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鼓堂进行庆祝活动。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表演的民间舞蹈有猴鼓舞、铜鼓舞、芦笙舞、牛角舞等,舞者边奏边舞,气氛极为热烈,反映出瑶族祖先的对敌斗争和生产活动。乐器结构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制成,呈圆形坐墩状,两端鼓口直径2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腰稍大,腰径27厘米,两端蒙以山羊皮,皮面大于鼓口20厘米,周围边缘钻有若干小孔,每两孔间穿以小木棒,两鼓皮相对应的小木棒用绳索往返勒紧,绳索中间穿以小木棒绞紧,后再打进木楔,鼓皮即可绷紧(图)。鼓棰木制,直棒形,棰长30厘米。演奏时,多将鼓置于鼓架上,奏者站立鼓旁,双手执棰击奏。也可鼓身系带挂于颈项,鼓置腹前,边击边舞。还可一人背鼓,另一人边击边舞。音色铿...
· 瑶族文化简介瑶族的语言是怎样的一种文化
基本简介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瑶语是指华南瑶族使用的语言的合称,又作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语族。在苗瑶语族中,瑶语支的几种语言,通称勉语,另外瑶族所用的语言亦包括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语和巴哼语,和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拉珈语。由于各地瑶语相差不少,往往需要改用中文沟通以便沟通。瑶语一般分为三种方言:勉金方言。是勉语最重要的方言。勉金方言又分为以下三种土语:优勉土语。又称高地瑶话、盘瑶。标曼土语。金门土语。又称平地瑶话、蓝靛瑶。标交方言。又分为标敏和交公勉两种土语。藻敏方言。又称八排瑶语、藻敏语。使用勉语的人口约有140万,其中中国70万,越南50万,其余主要分布在老挝、泰国和美国。在所有说勉语的人中,约有90万人使用优勉土语,40万人使用金门土语。1984年统一的瑶文是优勉土语的拼音文字。布努语和巴哼语,本来被归为瑶语支,但较新的分类把这两种语言归类到苗语支。语言特点瑶族人民瑶...
· 瑶族文化瑶族刺绣有着怎样的历史
瑶族刺绣主要流传于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必背、游溪、东坪镇农村及乳城、桂头镇部分地区。乳源瑶族属过山瑶,该族妇女自古爱绣花,闲时针不离手,代代相延,但刺绣确切产生年代已无从考证,其历史渊源据说与瑶族先祖“盘瓠毛五彩,故令瑶姎徒衣服斑斓”(《广东新语》)的传说有密切关系。乳源瑶族刺绣以黑色、蓝色、白色布料为底布,以红、绿、黄、黑、白五种色线作线绣,广泛用于衣服、头帕、围裙、角帽、童帽、脚绑和挎包、伞袋等的装饰。当地瑶胞几乎从头到脚都以五彩斑斓的绣色把自己装扮起来,格外美观精神。乳源瑶族刺绣技艺独特,绣时不需画稿,按不同布色先用黑线或白线依着布纹绣出一行行方格,再在方格中绣出各种图形。尤为神妙的是不必看正面,只从反面而绣,却能在正面构成三角形、齿状形、城堞形等不同纹样,其缀合起来就形成一个个形纹图样,再经组合便成为各类物品上的完整装饰图案。乳源瑶族刺绣的形纹图案制式划一、造型奇特、结构复杂、样式...
· 乾隆皇帝平常是怎样养生的?乾隆养生秘笈简介
乾隆帝生于1711年9月25日,卒于1799年2月7日,号长春居士、信天主人,又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他中青年时代体格健壮,视力极好,走起路来坚定挺拔,晚年虽有“痔血”及尿频之患,但总体上相当健康,终生未用眼镜,87岁时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乾隆帝对自己能够长寿十分得意,他在自己的“七旬万寿”时,特撰写《古稀说》,并喜刻印章,自称“古稀天子”。到80岁时,更觉自己“仰荷天眷,至为深厚”,“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也”。于是,又刻“八征耄念之宝”,御制《八征耄念之宝记》,以抒发自己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情思。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到承德避暑山庄朝见乾隆帝后,对乾隆作了这样的描述:“观其风神,年虽83岁,望之如60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饮食之际,次序规则,严其肃,殊甚惊异。”按照常理,封建社会的皇帝地位至高无上,普天之下皆为皇室所有,一般都拥有三宫六院,纳妾招妃,声色犬马,过着纵...
· 瑶族文化瑶族的药浴究竟有哪些功效
广西瑶族瑶浴:金秀大瑶山瑶族药浴(俗称“庞桶药浴”)是金秀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秘不外传的一种淋浴习俗和保健方式,也是瑶族人民接待嘉宾的最高礼仪之一。瑶族药浴根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引起的不同症状,用不同的中草药配方。经常冲泡药浴,能使人全身表面皮肤红润,毛孔扩张,让药物迅速进入人体,循环经络,内达脏腑,由表及里产生效应,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助睡眠、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瑶族古有“若要长生不老,天天泡个药水澡”之说。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山源养生堂有限公司推出的“大瑶山”牌瑶族浴粉系列,是在继承了瑶族药浴传统秘方的基础上,加上最新研究成果配制而成的。大瑶山瑶族浴粉“泡出健康、洗出美丽”将不是神话。瑶族资料:瑶族(狭义)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因此有“无山不有瑶”之说。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