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白族史学文化简介 白族的史学文化有啥发展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8
转发:0
评论:0
白族史学文化简介白族的史学文化有啥发展,蒙、段时期,在白族人聚居的大理这个边远地区,不仅文学方面有和中原一样的灿烂成

  蒙、段时期,在白族人聚居的大理这个边远地区,不仅文学方面有和中原一样的灿烂成就,在史学方面也有其光辉的一贞。最早可考的是唐代的《南诏图志》和宋代的《大理图志》。史载:“唐制,令诸州作图。三年一造,送职方司以备稽考……故州郡作图经,定为功令……贞元时,异牟寻已与叶蕃决裂,诚心归唐,遣其弟入朝,愿为唐职方,故献地图,为唐版域之一部分。且所献者当非一时仓促献制,而是先已编成之图志藏于府库者”。

  《元史·信苴日传》说:“乙卯(宪宗五年,1255年),段兴智(大理段氏末主)与其季父信苴福入觐,诏赐金符,使归国,丙辰(六年)献地图。按所献者当是《大理图志》,为段氏得势时之书”。南诏地图早佚,……“樊绰《云南志》卷五《六赕》,卷六《云南城镇》,即记载南诏政区。此项资料,原是南诏已编成之地志,为袁滋主阳苴咩册授异牟寻时所得,而录于所撰《云南记》;樊绰《云南记》,转录于《云南志》为两卷。其余记载南诏山川、路程、物产、风俗、教条、族类、历史及邻国,即《南诏图志》之书”。据《云南灾科目录概况》载。由此可见《南诏图志》一书,为后来写南诏史者所本,其重要可知。

  到了元代和明初,滇中流传的地方史书中,有关大理地区较著名的有下列几种:

  《张氏国史》:此书久佚,用白文写成,仅从《南诏中兴二年画卷》题字中得其名。据方国瑜考证,此书可能在元初以前已有译成汉文流传,元明以来,地方史事之书,多采录之,而各有增损。 《白古通》,又名《白古记》或《白史》,是用棘(白)文写的一本南诏史书。 

    内容记载历代统治者家族史事及一些神怪传说。没有作者姓名,也不知成书于何时。后来的《玄峰年运志》(亦作《绎年运志》)以及明代杨慎的《滇载 记》等书,均源出于此。其重要价值在于元明两代写有关南诏之历史及神话传说等的来源。

  《白国因由》:此书亦出自《白古通》,作者不祥,系抽出其中之神话传说部分。首叙白国因由,后十八段,讲的是观音十八化的故事,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记载大理白族古老神话传说的唯一书面文献,对了解和研究大理地区的民族、宗教、文学、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诏野史》是一本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参考书,有四种版本:倪辂本、 阮元声本、胡蔚本、王崧本。现在流传最广的是胡蔚本,分上下两卷,上 卷用纪年体记述南诏历代王室及其来源、分野、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白族的龙文化是啥?白族与'龙"有啥关系
在高度发达的白族文化体系中,白族龙文化作为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始终贯穿白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它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双重身份接受和目睹着白族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在它身上体现着白族文化多元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征。就白族龙文化现象而言,其组成因素中既有反映白族先民原始宗教意识的原生型龙文化,又有源于本民族土壤却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次生型龙文化,而且还有本来产生于异质文化体系却为白族文化融摄、改造的复合型龙文化。在白族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汉族的龙文化、印度、藏传、大乘显密二宗的龙文化等外来文化对其完善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就其形成过程而言,远古时期的诸夏部族龙文化及三国时期汉民族龙文化对白族龙文化的影响结果基本上导致了白族龙文化的原生型诞生,而初唐后,印度密教、汉传显密二宗及藏传佛教对其的影响,便是形成了次生态型和复合型龙文化,其中尤以佛教对白族龙文化的影响至为关键且巨大。白族龙文化源...
· 白族文化简介白族洱海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如烟海,仅《龙神话传说》一书所辑的龙神话就有50个;古人留下的诗文,都有民族风格,如汉字白读的诗,七、七、七、五(前三句每句七字,后一句五字)的诗文排列格调;音乐,舞蹈,曲艺,绘画,雕刻,石窟石刻,建筑物彩画,民居建筑,民族服饰,信仰,节日等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相传至今。二是在中原和印度文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化。在南诏(唐)、大理宋时期,佛教的传入和兴盛是印度和中原文化传入的重要桥梁之一,进入大理的师僧、释儒和到中原求学、出使的地方名流,都对印度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除文化教育的兴起之外,史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元征服了大理,即开始建孔庙,兴儒学,开科取土,教育得到发...
· 白族服饰文化白族姑娘的头饰有啥特点
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也有着“风花雪月”的含义。因为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因此,也就形成了她们的头饰现在所呈现的模样。年轻女子则又喜戴小帽或“鱼尾帽”。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常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有的还喜束护腿,显得十分匀称协调和俊俏美观。总之,各地白族的服饰虽呈现出某些地区性的差异,但色彩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古雅端庄等,则又是共有的特征。白族服饰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所体现出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将其地域特点与白族服饰特色联系考察大致可寻出这样的变化趋势: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就山区与坝区比较,山...
· 白族民族音乐文化白族洞经音乐是啥样的
2006年4月15日,“2006中国云南(昆明)白族三月街”首届白族洞经古乐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出人意料的是,整个大厅座无虚席,过道还站满了前来听古乐的人们。在行云水、古韵迭起的乐曲声中,这些大都两鬓斑白、皱纹满面的中老年听众毫无二致的是,他们的面容充满了平和、愉悦之情。对他们来说,这不缔于是一次阔别已久的重逢。这个曾经一度消沉的古乐如今得到重放光彩。76岁的李福元来自玉溪元江,这位白族老人说,从小他是在洞经古乐中浸淫长大的,耳濡目染,自然十分喜爱洞经音乐。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乐曾经一度消沉,现在又能听到古乐是他最大的欣慰。谈及此,云南省民族学会白族会会长李缵绪非常有感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族洞经音乐,渐渐消沉,不仅官方的乐团得不到认可,连许多民间乐队也者解散了。如今,令李缵绪感到高兴的是,现在大理各村寨都有自己的洞经乐队了,他统计大概由260个左右,而且演奏非...
· 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
白族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祖传的龙头三弦。一年老人去世,两个哥哥为多分家产把三郎赶出家门。三郎到处流浪,用琴声安慰一切不幸的人,他在哪里弹起三弦,哪里就有歌声和欢乐。一天,三郎走进一个村寨,晚上在本主庙里燃起火堆,坐在火边弹起龙头三弦。借着火光,他见墙上画着一个美女,正对他微笑。三郎唱道:“姑娘,你是天上的仙女,还是人间的花神,你若有情,我愿表意。”歌未唱完,画上的美人飘然落地,围着火堆翩翩起舞。这时,吃人的妖魔进来了,想把姑娘和小伙一起吃掉。但三郎美妙的琴声使它瘫软入睡。姑娘忙解下三弦的背带一抖,变成一条铁链缠住了妖魔,三郎抽出腰刀砍下它的脑袋。原来,姑娘是洱海龙王的公主,羡慕人间花好月圆而出来游玩,被妖魔定身在墙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