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白族婚俗简介 白族人在结婚时的“火塘对歌”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6
转发:0
评论:0
“火塘对歌”,这是洱源西山民间婚俗中最热闹的场面。在姑娘出嫁的前天晚上和新郎迎新娘有当天晚上,天色黑定,主人家就在院心里烧起栗柴火。来自远村近寨的人们,围着火塘,喝茶咂烟,说说笑笑。这其间,小伙子们就东瞧瞧,西望望,物色对歌的“对象”。不多一会就有小伙子唱起“诱歌”挑战了。肚里山歌在打搅,正愁对歌没对伴,遇上小妹了。喜气头上来相会,搭你对上一通宵,就是输给小妹你,我也乐呵呵。“诱歌”总是逗惹得姑娘们“歌瘾”发作,起初还有点害羞的姑娘中,很快就有人答唱了:我不唱是哥央我,我把真情唱出来,好好回答我。老调新曲随你唱,搭你对到鸡报晓,半路打起退堂鼓,小妹我不饶。于是,成对成双的青年男女纷纷对唱起来了。欢快的曲调,在村野的上空回荡、萦绕。尽管院子里有十几对甚至几十对歌手唱合,但各对唱各对的,并不相互干扰。如果对歌者中有谁把对方的曲调韵脚听错了,而对之以另一类型的曲调,就算“犯规”了,人家笑你“打岔...

  “火塘对歌”,这是洱源西山民间婚俗中最热闹的场面。

  在姑娘出嫁的前天晚上和新郎迎新娘有当天晚上,天色黑定,主人家就在院心里烧起栗柴火。来自远村近寨的人们,围着火塘,喝茶咂烟,说说笑笑。这其间,小伙子们就东瞧瞧,西望望,物色对歌的“对象”。不多一会就有小伙子唱起“诱歌”挑战了。

  肚里山歌在打搅,正愁对歌没对伴,遇上小妹了。喜气头上来相会,搭你对上一通宵,就是输给小妹你,我也乐呵呵。

  “诱歌”总是逗惹得姑娘们“歌瘾”发作,起初还有点害羞的姑娘中,很快就有人答唱了:

  我不唱是哥央我,我把真情唱出来,好好回答我。老调新曲随你唱,搭你对到鸡报晓,半路打起退堂鼓,小妹我不饶。

  于是,成对成双的青年男女纷纷对唱起来了。欢快的曲调,在村野的上空回荡、萦绕。尽管院子里有十几对甚至几十对歌手唱合,但各对唱各对的,并不相互干扰。如果对歌者中有谁把对方的曲调韵脚听错了,而对之以另一类型的曲调,就算“犯规”了,人家笑你“打岔曲”。

    要是你把自己或对方唱过的调重唱一遍,人家也笑你是“翻犁白荞地”──噜嗦多余,那是会感害羞的。能歌善舞、现编现唱的功夫才令人佩服。

  火塘对唱的山歌,既有谈情说爱的情歌,也有对新生活亲风尚的赞歌。“调子不会唱,不好找对象。”不少对终身伴侣,就是在火塘对歌时结下的姻缘的。在主婚人家里,火塘边对歌的对数越多,越说明主人家人缘好。所以,热情好客的主人自始至终,喜气洋洋,频频给对歌者和听众敬茶敬烟,散发喜果。

  夜深了,一对对“歌伴”便陆续离开火塘。直到火塘边的客人,新婚夫妇方才进洞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白族人在结婚时有着怎样的婚俗习惯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由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极具特色,因而也造就了独特的白族婚恋习俗。恋爱习俗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等。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每逢农历七月,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结队地去参加为期七到九天的石宝山歌会。只见山上山下、树林崖边、庙宇里外,到处是参加歌会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和小伙子通过对歌相识并表达爱慕之情,随后就是互赠定情物,盟定终身。结婚习俗新郎“应考”“正喜日”(结婚)这天一大早,新郎接回“喜神”,随着迎亲队伍早早地恭候在新娘家门口。但新娘家的大门却始终紧闭着,不准...
· 白族习俗简介白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代,白族先民的“滇僰”墓葬形式,有竖穴土坑墓葬、瓮棺葬、圆坑墓葬多种。祥云大波那已有“干栏”式重型铜棺;弥渡苴力已有大量石板墓。住在碧江的白族,死后不用棺,把死者放在一块木板上,覆以屋上的茅草,上盖土,垒成坟状;再在距死者头部两三尺的地方竖一个八九尺高的双杆栗木坊,除挂土锅和盛有祭物的两个麻布袋外,还悬挂死者生前用物,如男的挂弩箭,女的悬织布架等,以示悼念。后一年内,以石片、石块垒墓。墓头留一孔供死者灵魂出入。那马白族约在明代前实行火葬,以火焚尸,取骨入罐,再埋于家族公墓地。明后,受汉影响,渐改土葬——棺葬。大理、剑川的丧葬也有变化过程。明代以前因受佛教的影响,盛行火葬,以后则改为棺葬。男子死后一般即行装殓,女子死后则必须等候娘家人亲临。停柩在堂三天左右即行择地安葬;停柩期间,一般请道士念经,“超度”亡人。大理海东地区,人死后由族长主丧,族长根据死者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决定丧...
· 白族民间艺术简介白族的扎染技术是怎样的
由蓝白两色构成,出产于大理周城的扎染艺术,凝固的实际上就是当地自然的颜色——有时蓝、有时呈墨色的点苍山,洱海上空的月色。74岁的张亮宵坐在自家的织布机上纺布,这架和她年岁相仿的老织机上做出来的棉布,最终将被用来制成扎染桌布和其它布艺。张老太太生活的周城位于云南大理市区约20公里,为著名的扎染之乡,当地有多家扎染工厂和家庭作坊。“在棉布上刷了底色之后,把布匹用针线捆扎起来然后浸泡在染料缸里,一个星期过后,把布捞出来晒干、洗净就好了。”张亮宵向记者解释扎染工艺的流程。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以及唐代南诏王朝的统治中心旧地,大理以及周边的喜洲、周城、剑川、鹤庆留下了大量关于茶马古道的历史遗存。喜洲古镇白族聚居地一带的导游告诉记者,在当年茶马古道兴盛时期,古道除了带来茶叶等物资,还给当地带来丰富多元的文化,比如扎染就是从中原传入的。扎染工艺源远流长,古称“绞结”,早在南诏时期就产生,发展至今...
· 白族的秀邑石雕是什么样的?白族石雕简介
有首民歌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建转角楼,石匠难雕石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可这首歌经鹤庆县白族群众演唱时却变了词,歌曰:甸北调子无尽头,三庄人擅建转角楼,秀邑人擅雕石狮子,新华人专制五金绣球。这首民歌赞颂了鹤庆甸北白族调的浩瀚和三庄木工、秀邑石匠及新华人五金加工的卓绝工艺。别的不讲,光说秀邑的石匠和石刻石雕工艺,堪称是“旱天打雷———响遍天下”。早在宋大理国时期,秀邑的白族先民,就有擅长石刻、石雕的专业匠人,从事房屋、庙宇的基础、柱墩、护栏和石牌坊、石塔、碑石及一些石器具的制造与装饰。他们的工艺精湛,较为有名的有文庙天子台的石龙犀台、护栏;朝霞寺的经幢;镜台山壁上的摩崖石刻;天华洞中的石子图;龙华山寺庙中的石水缸、石鱼盆;县城城隍庙门口石狮戏耍的石绣球等等。秀邑村背依美女山,美女山全系青石。此地的青石质地优良,晶莹剔透,石质细嫩。触之,如锦缎般润腻,经打磨,色如豆青瑜泽闪烁,乃是制作石...
· 白族树花会简介白族人是怎样过树花会的
洱源县三营坝子位于峰奇灵秀、“一山望四海”的灵映山麓,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白族农家会。二月十五白族农家会,又叫白族树花会。这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唐朝初年,自恃兵强将勇的蒙舍诏主皮罗阁调兵遣将进犯浪穹诏。浪穹诏主命令数万将士,从山花烂漫的灵映山上折了很多树枝花枝,栽插在广袤的三营坝子里,并在树枝花枝上洒了很多蜜糖水。浓郁的蜜糖气味和各种花儿的清香,使得远远近近的蜜蜂彩蝶闻香而至。几天后,数万蒙舍诏将士浩浩荡荡开进了三营坝子。面对呈现在眼前无边无际的“花海”,他们一个个眼花缭乱,拍手称奇,继而争先恐后去摘花。被惊动、激怒的蜂群,猛叮入侵者。一个个被叮得鼻青脸肿,叫天喊地。千千万万只蝴蝶,也在蒙舍诏将士眼面前飞来飞去,使得他们辨不清东南西北。在惊天动地的战鼓声中,埋伏在坝子里的浪穹诏将士乘势追杀敌人。一场有“蜂兵蝶将”助战的伏击战,很快就结束了。浪穹诏的白族村民,煮好了毛驴汤锅,端来了白面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