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族人有哪些基本礼仪 为什么藏族人要献哈达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2
转发:0
评论:0
藏族人有哪些基本礼仪为什么藏族人要献哈达,导读:去西藏旅游或者朝圣是很多人的梦想,去之前了解一些民俗风情以及藏传佛教的常识

导读:去旅游或者朝圣是很多人的梦想,去之前了解一些民俗风情以及藏传佛教的常识会给您的朝圣之旅增添一抹亮色。藏族几乎都是信仰藏传佛教,所以他们的很多风俗也与信仰佛教有关。

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磕头,也是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

鞠躬,过去遇见长官、头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脱帽致礼。对于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

敬酒茶,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三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会被认为失礼。

为什么藏族人有献哈达的习惯?

藏族地区没有丝绢,以前就有用野兽和动物皮、羊毛等作为礼品和奖品的习俗,据苯教史料记载,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苯教徒哇托坚(羊毛缠头之意)在进行宗教仪轨时,将羊毛缠在头和脖子上,此俗由此而传。后来人们将羊毛织成巾和绢的形式,替代此习俗,哈达的雏形由此形成。

哈达的主色为白色,后佛教在藏区的盛行,也为哈达的颜色注入了新的生命,如将观世音(洁白)、文殊(纯黄)、金刚手(深蓝)三怙主的颜色作为哈达的主要颜色。后来地(黄)、水(白)、火(红)、风(黑)四种颜色也渐渐盛兴,但是黑色很少见,往往为深蓝色等其他颜色所替代。

另外还有五彩哈达,它是做彩箭用的,它的颜色为蓝、白、红、绿、黄。

敬献哈达有什么讲究?

藏民族把哈达视为非常贵重的礼品,所以敬献哈达也有其自身的规则。一般哈达顺长叠成双层,折叠口朝对方,用双手恭敬地呈献,以示佛教四大皆空的教义和对对方尊敬之意。哈达洁白无瑕的颜色标志着自己纯真无邪的心,而哈达的顺长标志着师徒和诤友之间关系永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长久。

通常给活佛、长辈敬献哈达时,要求躬身90度,双手捧哈达必须过头顶,献到对方手里或放于座前,如对方骑着马,亦可将哈达系到马蹄子上;同辈之间献哈达,一般略躬身平伸双手将哈达捧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即可;若对晚辈或下属赠哈达,可将哈达搭到对方颈项上或递送到对方手臂上即可。

藏族最常见的问候祝福语是什么?

全藏区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之意。康巴地区一般祝福“次仁劳嘉”,长命百岁之意。

扎西德勒彭松措!(愿吉祥如意美满!)

阿妈巴珠工康桑!(愿女主人健康长寿!)

顶多德瓦吐巴秀!(愿岁岁平安吉利!)

朗央总久拥巴秀!(愿年年这样欢聚!)

为什么给活佛磕完头以后,要让活佛摸摸头?

藏传佛教信徒在给活佛、高僧大德、上师磕完头之后,都会躬身走到活佛身前,让其摩顶赐福。这是因为信徒相信,活佛的手都有巨大的加持力,摩顶之后可以驱邪除病、消灾避难,逢凶化吉,万事如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族人的名和“姓”
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七世纪以后,佛教在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请活佛来起。要是一个人出家当僧人,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的名字。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
· 藏族人的名和“姓”
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七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请活佛来起。要是一个人出家当僧人,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的名字。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
· 藏族人的名和“姓”
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七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请活佛来起。要是一个人出家当僧人,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的名字。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
· 藏族人的名和“姓”
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七世纪以后,佛教在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请活佛来起。要是一个人出家当僧人,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的名字。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
· 藏族人的名和“姓”
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七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请活佛来起。要是一个人出家当僧人,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的名字。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