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黎族人狩猎之后是怎样分配猎物的
揭秘:黎族人狩猎之后是怎样分配猎物的,在猎物分配上,黎族保留了浓厚的原始遗风,见者有份是通行的规则。但在不同的地区
在猎物分配上,黎族保留了浓厚的原始遗风,见者有份是通行的规则。但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支系间还是有一些小的差异存在。
乐东哈方言的黎族,由猎手单独猎取的猎物,除了小猎物全部归个人所有外,大猎物宰后见者有份,只要是看见的人都可以分得一份,打中猎物的人可以拿到兽头、前后腿和内脏,其它肉分给遇见的人。兽首拿回家,肉煮食后,颚骨挂到颚骨架上(颚骨数量的多少,是猎者的一种荣誉)。集体围猎获得的猎物,不管有多少,均集中在一起烧宰干净,分给每个猎中者,先击中野兽的得一条腿和部分内脏,其它的肉均集中在一起平分,一人一份,参加围猎的狗也每只各有一份。猎中者回家后,也要煮兽首汤,请道公念咒,请家族的全部男性前来喝汤吃肉,尔后,将颚骨挂到颚骨架上。
保亭赛方言的黎族,对于自己狩猎所得的猎物,如有第二者碰见,第二者得前腿或颈项。如猎人请人去宰,分前腿给宰猎物的人,并煮肉请他们吃。
在集体追猎时,打中猎物的人得到兽头,后腿、内脏,剩下的由放狗的人分,狗群的头狗也可以得到一份兽肉。有第二者参与打死猎物,第二者可以获得颈项。
黎族的这种猎物分配习俗从外国人的记录中也可以得到证实,清末民初到海南来的美国传教士就写道:“在战利品的分配上,他们遵守一种古老的风俗。那个首先击中猎物的人,将得到猎物的头和后臀与腿;若是第一枪未能将猎物击倒,补射第二枪的人可以得到前肢。其它所有参加围猎的人,甚至包括那些碰巧赶上屠宰猎物的人,都会得到他自己的一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黎族人是怎样发展至今的黎族历史简介
早在原始时代,勤劳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据海南的独立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于旱地、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山栏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崖县(今三亚市)发现了“庞粒”的野生稻种,在保亭亦有类似的野稻栽培种发现。史书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山栏稻经过黎族的长期选育,成为适应性很强的旱稻品种,米质白,粘性强而芳香可口。如史书所记:“其粒绝白”,“味颇香美”的“黎米”“一家煮山栏饭全村香”。用黎米做“酒酉平”(黎语音译近似于“逼央”),十分香甜,是待客的美味佳酿。黎族人民及其先民精明能干,很早就懂得利用本岛“土生土长”的“吉贝”纺织“吉贝布”,吉贝布经手工艺术加工成了“广幅布”,并创造了纺、织、染、绩四大工艺,为中华民族棉纺织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 黎族葬礼简介黎族人是怎样安葬逝者的
合亩制黎区和白沙南开、昌江王下、东方江边等地,有树木阴密的墓山。即同一个祖宗谱系共有的墓山,平时墓山树木不许砍伐,在埋葬死人的时候,才开路砍树。墓山有正常死亡人的和的。其他地区,有祖宗留下来的墓地。下葬时,先由奥雅挖三锄定坟,众人随着挖墓穴。穴位按地势方位安排,坟首向着流水源头。坟穴一般深1.5米,宽1米。坟穴挖好后,奥雅用树叶扫穴,意为把活人的灵魂从穴中招回,让死者安息。合亩制地区先下棺后入殓。在盖棺前,揭开盖毡,让亲属瞻仰死者遗容。盖棺后,奥雅站在坟穴前,呼喊死者的名字和点祖宗前辈死人的名谱,要求他们把死者领回去。参加送葬人员,把自己不吉利的事情和凶兆等灾难,以抛树叶方式往墓穴中的灵柩投放,表示让死者把灾难带走,活人平安。然后奥雅往坟穴盖土,众人随之把土填墓穴。坟式长形,高出地面70厘米左右。将灵架放在坟墓上,上面左右呈“Λ”形盖上茅草,表示给死者盖了新房子。此后,坟墓不许动土和砍伐草...
· 黎族哲学简介黎族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在黎族的哲学思想中,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大量的反映在黎族能动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谚语、歌谣和民间故事中。如谚语:五月水流溪,七月没水洗犁;九月耕高坡,十月种低洼。只有这样积极地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因时制宜地进行生产,才能有好收成。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因此,“五月水流溪,七月没水洗犁”既是自然规律,又是人们对自然能动的认识;而“九月耕高坡,十月种低洼”,却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过程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黎族人民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反映在同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的恶势力进行生存斗争中。黎族民间故事《擒龙》说道:蟒蛇龙能走能飞,能把整头牛吞进肚里,山鸡或鸟从其身居的潭上空飞过,它能吸下来吃掉。飞禽走兽,只要走近潭边都会被它捉走,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多少人的家禽家畜被蟒蛇龙夺走,就连人命也会葬亡在它的肚里。对于这么一条所谓超自然的恶龙,黎族人民是不是就听天由命,任其摆布呢?不是的,他们决心除...
· 黎族人对“鬼”有着怎样的态度?黎族“鬼”文化
祖先鬼。各个村落,以自己父系血缘男性正常死亡的远祖和祖先构成。这种在人们意识上所谓“祖先鬼”是人们所崇拜的主干;黎族同一祖先的直系血亲的妇女,其嫁出去的又是正常死亡的,也被归为所崇拜的“祖先鬼”。若是人们有病,请巫师来家中查鬼。若巫师说:“乃祖先鬼作祟”那便是意味着大难临头,病者赶快请巫师、娘母前来杀牛祭鬼,巫师、娘母两者均是男性充当。其区别是祭鬼时,娘母穿上妇女的筒裙和上衣,盘旋跳舞,跳出宗教性质的舞蹈;巫公则穿上本民族男性的服装,或穿上从汉族那里买来的长衣,只司念咒,在多种不同祭祈仪式中,念各种咒语。天鬼。人们意识中认为天鬼住在天上,害虫侵蚀庄稼,人们认为是天鬼作祟。秋后海南岛多台风,台风所造成的风灾,人们认为是天鬼作祟,雨季里暴雨成灾,人们认为是天鬼的搬弄。天鬼的魔力仅次天祖先鬼。若是有自然灾害的出现,巫师认为是天鬼在捣乱,人们异常惶恐,杀猪、杀鸡,请“鬼公”祭拜天鬼。地鬼。海南岛处...
· 黎族人的时间观念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时间观念最初可能起源于人们对太阳的认识,一天之中随着太阳位置的不同,表明了一天中有不同的时段。虽然太阳每天东起西落,周而复始,但人间的日子却一天天过去,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时间的关注。从关注到了解认识,最后形成了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日,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大地一片光明,人们也随之出去生产劳动;太阳快落西山时,人们纷纷收工回家,不久整个大地就一片黑暗,吃晚饭后人们也随之休息。第二天,太阳又从东方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黎族“日”的概念也在观察太阳日复一日的起落过程中产生了。在天与天的分界中,黎族往往把第一次鸡鸣作为第一天和第二天分界线,即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线,以太阳升起、在天空正中和落山作为早、中、晚的标记。人们在田里干活、在野外放牧等,都以阳光照在树木形成影子的长短来作为收工、赶牛回家的时间。黎族没有二十四个小时的概念,但有时辰意识,如把一日分为十个时段,主要是以太阳方位、农事活动、作息时间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