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黎族特色的“山兰米酒”是怎样酿成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0
转发:0
评论:0
黎族特色的“山兰米酒”是怎样酿成的,山兰米酒,黎家人称“酉并”酒,它以口味醇正,味道香甜,浓而不烈,并富有营养而

  山兰米酒,黎家人称“酉并”酒,它以口味醇正,味道香甜,浓而不烈,并富有营养而享有“海南茅台”、“山兰玉液”、“琼浆玉液”等诸多美称,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单在吃法上表现了黎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在它的制作方法上也同样如此,其芳名也从古流传至今。

  黎族山兰酒的色泽初期呈乳白色,温润如玉,黎族人通常叫“biang”酒。“biang”酒对不好酒者最具吸引力,浓甜微辣,辣而不燥。一年后,酒呈黄褐色,好似玛瑙,甜味减弱,香味渐浓,此为佳品。时间渐长,酒呈红色,甚至黑色,此为上品,最为正宗。山兰酒浅饮生津,但后劲十足。我就因此蒙在鼓里,差点丧失了一介书生的体面。可憾的是我没有“太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要不我还真想彻头彻尾地醉一回。

  山兰米酒从古到今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历史上,不少伟人都为黎族人民用“黎法”酿制的山兰米酒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佳话,说到这,苏轼与黎族米酒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据说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7月13日,大文学家苏轼被贬到达昌化军(今儋州市)。当时海南“都县稀疏”,乡野多“风涛瘴疠”。苏轼路途劳累,心绪不佳,又时遭疾病侵袭,处境凄凉。然而,纯朴善良的黎族人却待苏轼如贵客,常请他喝“黎法”制成的酒。

  苏轼饮用之后,感觉很好。过后他思绪万千,欣然命笔: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头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苏轼后来常和黎族朋友们饮酒长谈,他慢慢了解了黎族人的乡风民俗,与他们感情相通,亲近他们。

  苏轼的一些佳句都与黎族酒有关,如:“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杯同”,“小酒生黎法,乾糟瓦盅中”,“冻醴寒初法,春醅暖更蒙”等。苏轼对黎酒是推崇备至的,并把这种独特的酿酒工艺称为“真一酒法”。苏轼所饮的酒乃今日黎族同胞所称的“山兰米酒”。

  说起山兰米酒,大家一定会问:“什么是山兰米?”山兰米,它是一种黎家独有的旱生山兰糯稻谷,种植时不施任何化肥,是正宗的“绿色食品”,具有独特的米脂芳香。

    而谈起酿酒,当然少不了酒曲的存在,酒曲可是酿酒过程中的精华所在呀。而黎家的山兰米酒酒曲是采用山上天然的扁叶刺、山橘叶、南椰树心等树叶为材料而制成的。这些树叶都具有独特的树脂芳香。黎族老人常说,用传统方法酿制的“山兰米酒”汇集了大自然精华。

  可心的黎族山兰酒,味美甘甜,清醇可口,不仅成就了多少美满事,而且营养价值高,一饮消食去滞,二饮愈伤生机,常饮养颜长寿。山兰酒兼有之功效。

    黎家归来,获得族里长者赠予的一瓶山兰酒,爱不释手,不忍马上享受。久凝真正的山兰玉液,想起长者的话:黎族妇女生小孩前后,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补气祛湿防病。我决定借花献佛,转送予需要的人儿,也算是对新生命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黎族当年是怎样“砍山栏”的?黎族农业简介
黎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在1949年以前处于水平十分低下的状态,大致可分为刀耕火种的“砍山栏”与稻田二种类型。到近代,已基本以种植水稻为主,但“砍山栏“的耕作方式在黎族聚居的地区还广泛存在。1949年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黎族农业生产的状况大为改观,逐步向现代化农业演变。砍山栏刀耕火种式的砍山栏是与落后生产力相伴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耕地不足的压力逼迫,历史上曾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仍是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不翻土、不施肥,种植在离居住地较远的地方,砍山成园后,用尖木棒戳地成穴,种一至三年便丢荒一、二十年,全靠天然的自然力来恢复土壤肥力;另一种是技术上已经前进了一步,在距离居住地较近的地方,砍山种一年后,便用锄头来翻土,把收获后遗留的稻杆压下作肥,然后挖坑种番薯,到翌年2~3月收薯后,利用挖薯翻起的松土,再以尖棒戳种下山栏稻,如反复种植3~4年甚至8~10年...
· 黎族的历法是怎样的?黎族历法简介
黎族的历法与农事关系比较密切,和汉族的农历相似。一年共有360天,也分大小月。年份和日期都按“十二地支”来计算,用十二生肖来称呼年份和日子,以十二日为一个周期日,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年,周而复始。二个半周期日为一个月,一年共30个周期日;一个人长到有一个周期年,预示此人即将长大成人。按十二生肖计算日子和年份的历法,在黎族社会中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影响更深。黎族在红白喜事、探亲访友、建屋修路、耕田下地等要按十二生肖选择“吉日”。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保定村习俗,每逢12天就有一个“禁日”,“禁日”这天不利农务,只宜休息。合亩制地区喜欢根据“吉日”、“凶日”安排或不安排生产生活,如牛日、狗日、龙日是捕捉山猪最好的日子。若在这3天不打猎,擅自更改日期的被认为是心地不诚,存心与山鬼作对,会得罪山神;猪日、鼠日最适合播种、插秧、犁田、收割、吃新米。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宗教意识。黎族...
· 黎族为何爱吃米?黎族的特色主食都有啥
一、大米饭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粮,他们十分重视对粮食的保护。在山区,村边有一座座小粮仓;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人们平常用独木桶或陶缸保存稻米。稻谷用木臼舂或用竹磨碾。稻米有白米、红米和糯米3种,白米、红米是制作米饭的原料,糯米是制作饭团、包粽和酿酒的原料。米饭的制作过程是:在三角石灶生火置锅,把锅内的水煮沸后,按水下米,用勺子搅均匀,火候适中。米饭煮半熟时盖上锅盖,将灶里柴火取出,用火炭的余热将米焖成香喷喷的米饭。由于海南岛中部和西部地区,日光照时间长,天气热。普遍早上煮一天吃的稀饭。煮米饭的时候,一般不洗米,认为洗米会失去营养。米饭煮熟后适量冲进凉水,调成稀饭。日常生活以米汤代开水喝,稀饭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黎语称“稀饭”为“他南”。吃饭一词,黎语各方言称谓不同。有“啦他”、“啰他”、“唎他”、“德透”等称呼,一般以乐东抱由镇哈方言“啦他”为标准。二、山...
· 米酒的功效
喝酒伤身,没是好处。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所有尽量别喝酒。但是大家可以喝另一种酒。孝感佬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它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孝感特制的酒曲――风窝酒曲做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制成的。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汤清,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多种食用方法:直接品尝、清汤米酒、桂花米酒,蛋汤米酒、糊汤米酒、炖汤,在煮好的鸡蛋中加入一份50克左右的本品和适量的红糖。
· 黎族婚俗黎族人结婚的习俗有啥民族特色
黎族婚姻与家庭的建立,是黎族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综合特征,又有封建社会的色彩,构成了黎族民间独特的婚俗。黎族婚姻制度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配关系,严禁同一个宗族谱系血缘成员通婚。黎族是一个农业民族,但祖先是由各部落群体组合成的,因此,有着不同的姓氏。例如:合亩制地区的杞方言,其祖宗是从小叶榕树下来的。小叶榕树,黎语称“猜子杞”,其姓氏是“杞”。“杞”中又分通什人、毛道人、毛阳人等区域,都是一个宗族血缘成员的姓氏。所谓同姓不能结婚,黎、汉的含义观念是有区别的。如今黎族民间普遍存在同姓的婚配现象,不能认为是黎族结婚不区别姓氏。结婚形式:黎族民间有定婚、许婚、约婚、重婚、接婚、合婚、对婚和“不落夫家”等八方面的婚事形式。“定婚”,是父母的意愿,双方父母为子女商定婚姻,多是由于子女年龄较小或女大男小。“许婚”,向族外求婚,女子婚价高,并获得对方允许婚配。“约婚”,是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