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哈萨克族的“阿吾勒”究竟是怎样的氏族形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9
转发:0
评论:0
哈萨克族的“阿吾勒”究竟是怎样的氏族形式,哈萨克族牧民对自己的“阿吾勒”是牧民游牧村落的意思。但是这个“村落”不是随便

  哈萨克族牧民对自己的“阿吾勒”是牧民游牧村落的意思。但是这个“村落”不是随便可以落户的,只有血缘关系最亲密的人家才能成为成员,一般十几户到二十多户人家集居在一起。由于牧民常年流动,村落也不完全固定,所以只要大家集居在一起的地方,就称之为“阿吾勒”。实际上,阿吾勒是哈萨克族最细小的社会组织。哈萨克人注重部落和氏族,同族相见,都要问及部落和祖源,如果说不上,则被认为是孤儿而受冷落。所以哈萨克人要最少牢记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每个父母也把给子女讲述祖源谱系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在“阿肯”弹唱比赛中,有的“阿肯”专问对方的祖源姓名,直问到对方答不上来而取胜。令人惊奇的是有的“阿肯”一口气可以说出自己30多代祖辈的名字,这真令人佩服。

  “阿吾勒”是氏族最基层的组织形式,再高一级的叫“阿塔”。“阿塔”是由七代以下的几个阿吾勒组成的组织形式的称谓。“阿塔”高于“阿吾勒”的血缘社会组织,一般都是同祖的部落组成。每七代要分化出新的“阿塔”,再由“阿塔”组合成“乌露”,“乌露”又组合为“阿洛斯”。“阿洛斯”是高一级的组织,再高就成了联盟。社会组织形式越高,其血缘关系越远,反则社会组织形式越低,血缘关系越近,关系也就十分密切。这种氏族血缘关系联合体的形成,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产生的,以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在旧社会,这种初级管理体制,也是一种军事组织的形式。

  由于“阿吾勒”是亲密血缘关系的组合体,所以大家团结的十分紧密。无论谁家有了困难,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助。在搭毡房、擀毡子、打羊毛、剪羊毛、剪马鬃、抓山羊绒、小畜药浴等劳动中,男女老少齐出动,共同完成。每个“阿吾勒”都有一个头目,哈萨克人称之为

  “阿吾勒巴斯”,“巴斯”是“头儿”的意思。这个“巴斯”一般由“阿吾勒”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经历丰富的长辈担任。牧民的搬迁时间、地点、搬迁顺序都由“巴斯”来安排。由于有了阿吾勒这种组织形式,大家相互照应,并相互监督一些违约违章的事情。对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和孤儿都要照顾和收养。所以在哈萨克族中没有乞丐,如果哪个部落和氏族出现了乞丐,那是整个部落和氏族的耻辱,并受到的谴责。如果出了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同样要受到部落、氏族的爱戴和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哈萨克族的“鹰猎”是怎样的一种狩猎形式
鹰猎,又称雕猎,是新疆少数民族一种独特的狩猎式。许多到过新疆的清代文人都在自己的著作里对鹰猎作了记载。如椿园在《西域闻见录》中写道:“回民喜食畜雕,少饶裕皆有雕,少者一、二架,多者二、三十架不等。”雕捷而鸷,秋深,翅劲,野狐、劲狼、黄羊之属遇之,无得脱者,弓矢非所长了。”伊犁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都有驯鹰的爱好。鹰猎在今天哈萨克人的狩猎生活中仍时常可见。哈萨克人的猎鹰,一般要经选、捕、驯、猎四关才能培育出好的猎鹰。一场大雪后,高山草原开空放晴,正是哈萨克猎人骑马架鹰出猎的好时机。三三两两的哈萨克猎人,一不带猎枪,二不带猎狗,只是骑上马,以牛皮裹臂或是裹肩,令猎鹰蹲在胳膊上面,威风凛凛地出征了。发现猎物,猎人即撒手放鹰。霎时间,猎鹰展翅高飞,然后闪电般俯冲下去,任凭猎物狂奔,也难逃猎鹰的利爪、钢啄。当猎鹰捕捉到了猎物,有时甚至可以抓到黄羊、狍子等大动物。一只出众的猎鹰,在关键时...
· 哈萨克族的“诺吾鲁孜节”有着怎样的习俗
“诺吾鲁孜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为了欢度节日,家家户户在节前都清扫屋内外,修整棚圈,准备过节食品。节日的食品主要有用大米、小米、小麦、面粉、奶酪、盐、肉等做的“诺吾鲁孜饭”,还有储存的冬肉和水果等。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诺吾鲁孜饭”,唱“诺吾鲁孜歌”。“诺吾鲁孜歌”的曲调是比较固定的,歌词可即兴自编,内容多为祝愿乡亲们在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话。吃节日饭时,每家每户都会把一只羊头奉献给老人。老人在接受这种礼仪时,口念祝词,祝愿家人平安,牲畜满圈,奶食丰盛。节日期间人们还要举行对唱、摔跤、绕口令、猜谜语和圆梦等文体娱乐活动。孩子们则要玩踢毽、放风筝、捉迷藏等游戏。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先民逐渐改信教,有的宗教习俗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生活习惯,因而哈萨克族现在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库...
· 哈萨克族曲艺形式“铁尔麦”有着怎样的含义
新疆哈萨克族铁尔麦艺术是哈萨克族曲艺形式的一种,“铁尔麦”意为“撷取精华”、“集粹”,是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或其它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配以曲调演唱的一种“劝喻歌”。铁尔麦作品中大量运用了生动通俗的大众化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和内涵,具有深刻教育意义。通过对哈萨克族“铁尔麦”艺术进行保护和研粳是对哈萨克族民俗学、曲艺、器乐、文学等人文学科有着重大的意义。铁尔麦由单人演唱,可自弹自唱(从前多用库布孜、冬布拉伴奏,现在普遍用冬布拉伴奏),也可由乐队伴奏,男女老少均可演唱,第二届铁尔麦大赛活动中可以看出民间传承艺人的表演不仅保持了哈萨克民歌原有的质朴、热情、奔放的牧歌特色,而且在演唱上更加细腻,艺术上更加完美。艺人们主要用精练、通俗优美的诗歌语言总结和抒发自己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对知识、科学的追求以及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启发教育广大民众。铁尔麦具有深刻内涵,不仅是哈萨克族智...
· 拉祜族的72路“打歌”究竟是怎样一种形式
双江拉祜族在漫长的与大自然抗挣中创造了悠远而鲜活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72路“打歌”。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拉祜族民间歌舞文化遗存之一。2002年以来,我县由民间自发组成拉祜族民间文化收集整理工作小组,通过不懈努力,共收集整理到了72个打歌套路,这些打歌套路目前已被省、市人民政府分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临沧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嘎克”是拉祜语,意为“打歌”,就是边跳舞边唱歌边演奏。双江拉祜族72种套路“打歌”有《大路歌》、《三角歌》等,每种套路的舞姿、步伐不同,合拍的演奏曲调各异。“打歌”,相传最初源于烤火——拉祜族喜爱狩猎,每次狩猎回来,全村人就围坐火塘边边吃猎物边烤火,大家有时伸左脚烤,有时伸右脚烤;有时烤正面,有时烤背面,有时烤侧面……慢慢的这些动作就被连贯起来成为了自己自娱自乐的舞蹈,后来拉祜人又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动作也容纳到舞蹈中,如《...
· 哈萨克族舞蹈简介哈萨克族的“卡拉角勒哈”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居住区。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哈萨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支翅膀”。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它形象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间舞蹈和同名乐曲。卡拉角勒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关于它的来源,在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发现了一群野马,他挥动套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马。小伙子历尽种种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它驯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马。当他骑着黑走马回到阿吾勒(家乡)时,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祝贺。小伙子在马上和马下,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驯化黑马的整个过程。从此,以骑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