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京族信仰什么神?京族的宗教信仰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1
转发:0
评论:0
京族信仰什么神?京族的宗教信仰,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的神灵大多来源于自然宗教、道教和佛教。京族地区有灵光禅寺,

  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的神灵大多来源于自然宗教、道教和佛教。京族地区有灵光禅寺,供奉观音菩萨;有三婆庙,供奉观音老母、柳行公主和德昭婆;有伏波庙,供奉汉朝伏波将军马援。这体现了京族信仰习俗的多元格局。由于人们对海上风云变幻莫测的自然规律认识不足,京族人民信奉的神灵同海洋密切相关,虔诚供奉镇海大王、海龙王、海公、海婆等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出海平安,渔业丰收。京族人家中还供奉祖灵和灶神、土地神等。

  此外,恒望、竹山、楠木等村有天主教堂,当地京族人信仰天主教,属北海教区指导,派有司铎、修女在此主持教务。信教群众在教堂里念经祈祷,信奉上帝,遵从教习,遵守教规,结婚时按天主教的教规举行仪式。天主教在京族其他地区的影响不大。

  在京族人的宗教信仰习俗中,有善神,也有恶神和邪魔,灵魂观念普遍存在,并渗透到京族群众生活的各个侧面。京族渔民织成新渔网,未下水捕鱼之前,以及在捕鱼季节里,都要在海边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的护佑。如果捕鱼失利,亦同样备祭品到海边举行拜祭仪式。家中人畜不安,认为是有邪魔作崇,须请法师前来驱邪除魔。

  京族禁忌同京族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广泛存在于京族日常生活和生产劳作的各个方面。诸如渔网放在海滩上,忌人从上面跨过;新造而尚未入水的竹筏,忌人坐在上面;胶新网时,忌别人走近来交谈,否则认为会因此而捕不到鱼;抬网出海,下第一网时,忌碰见女人;请人装渔箔时,忌煮夹生鱼、煮焦饭;建造房舍,要择吉日,否则认为会遭到天灾人祸;忌住不按照传统规矩修建的房屋,有“宁置败家田,不住败家屋”的说法,即使这种房子建得富丽堂皇,也无人敢住;忌在天黑之后向别人借钱;逢初一、十五忌借火;孕妇怀孕期间,忌移动床铺,忌入哈亭,否则,认为生下来的孩子会歪嘴;在船上忌将碗碟倒置,忌双脚垂在船外,忌坐在船头烧香的地方;忌夜间在树林里吹口哨或唱歌,认为如此会招来鬼魂,摄去人们的灵魂。

  京族的许多禁忌,源于谐音,“焦”与“礁”同音,出海触礁不吉利,煮饭做菜皆忌烧焦。“油水”和“游水”同音,出海要游水说明出了意外事故,因而不说“油水”,而改称之为“滑水”。随着京族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京族的禁忌习俗亦正在发生变化,其中某些禁忌已经不像从前那么严格,有些甚至是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京族历史京族有何宗教信仰
信仰多神京族崇拜多种,民间的神灵崇拜,有的带有浓厚的自然崇拜色彩;有的受道教、佛教的影响而成;有的则来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他们所信仰的神,按其供奉场所,可分为“家神”、“庙神”和“哈亭神”三种。民间的神灵崇拜,并不在乎神的神位、神格和神权的高低大小,而在乎神灵身对民俗生活的参与程度。对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民间只承认其存在,却不作祭祀,而对保佑渔民出海平安的镇海大王以及能为百姓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却倍加崇奉。哈亭里的神位“哈亭”诸神和京族民俗生活关系密切。“哈亭”是京族人家供奉“村社保护神”的场所,也是村社议事的处所,此外,它还是哈节祭神、乡饮、唱哈(唱歌)娱神的地方。1911年以前的哈亭较简陋,只是木柱草盖的亭子。现在的哈亭都是砖瓦房,较大的占地约200平方米,能容纳一二百人坐席。哈亭正殿供案上设置诸神神位,但其所奉供的神灵各村有所差异。澫尾、巫头两地的哈亭,供奉的是镇海大王、高山大王、广达...
· 京族信仰有哪些?京族神谱初录简介
京族神谱初录(1)祖灵:民间相信祖宗有灵,各家厅堂的正壁上都设有神台,以供列宗祖灵。这种神台又称“祖公”,上写“○(姓)门堂上历代先远宗亲之位”。有固定的香炉,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添丁、婚嫁等喜庆事都要烧香供祭。民间称祖灵为“家神”,认为祖灵能庇佑子孙后代,有时还能以某种形式表其“神意”。(2)灶君:民间把“灶君”看作玉皇大帝派驻各家监察凡人的“天神”。“灶君”的神位多供祭于厨房的灶头边,也有些人家是供于祖公棚上的。灶君供于灶边,由于每天煮的食物,灶君都已随时“享用”,所以平时祭祀都不再另行上供。只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专门供奉灶君一次,因为这天是灶君返天廷向玉皇“禀报”的日子,在这期间,人们说话做事可以无拘无束,俗称“顺顺利利百无禁忌”。到了除夕,又给灶君烧香,迎接他回来。(3)天官、土地:京族人的庭院在与厅堂门口对面约四、五米的地坪上,有一座以砖或石头砌成的神台,高约一米,分上下两层,上层...
· 京族历史京族为什么会叫“京族”呢
在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追本溯源,她的先民在秦汉时代属南越国,后归交趾郡,与骆越有某种亲缘关系。而就现今居住在中国的京族来说,其祖先乃是十六世纪初开始陆续从越南北部的涂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徙而来的,至今不到500年的历史。1951年中央访问团联络组曾深入京族地区调查访问,并写出《防城二区巫头、澫尾、山心越南族概况》,文中写道:“据老辈传说,越南人(即京族——引者)原先住在越南的桃山(即涂山——引者)做海为生,大概10多代前,刘、阮两姓在海上打鱼,赶着一群大鱼来岛上,当时岛上没人住,荒草树木,虎兽很多...
· 京族人唱什么歌曲京族的文艺
京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县的巫头、尾、山心3个岛屿(习称“京族三岛”)。世代以捕鱼为生,兼营农业和盐业。人口11995人(1982年统计)。京语属汉藏语系,京族人大多会说汉语(粤语),通用汉字京族的传统歌舞节日叫“哈节”,在“哈亭”(由各户捐助兴建)内举行。节期3昼夜,内容为祭祖乐神,祈佑丰年。哈节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分为迎神、祭神、入席、送神4个程序。每一程序中都要“唱哈”和跳舞。唱哈要聘请“哈妹”2人唱歌、“哈哥”人伴奏,所唱内容大都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友谊和爱情等。京族音乐有民间歌曲,器乐等。民间歌曲有海歌、小调、舞歌等。京族歌手对唱,以竹片、吉弹伴奏海歌主要是反映出海捕鱼或摸螺、洗贝等劳动生活。旋律明快,节奏规整。小调京族民歌中数量最多和最有代表性的小调是“唱哈调”“送新娘”“棹船调”叮叮等。唱哈调:哈节中演唱,曲调有多种类型,一定内容的唱词都有其固有的曲调,如《赏月...
· 京族文化神奇古老的京族“喃字”什么样
京族拥有本民族的文字:喃字,京族的歌谣、谚语、格言、故事传说和宗教信仰等,都有相应的历史文献资料,而这些文献资料就是用喃字记载的。到京族三岛采风,我曾经多次拜访京族学者苏维芳先生。就在苏先生家,我有幸看到了大量的京族文献。苏先生对所收集的资料惜如至宝,不仅分类清楚、码放有序,而且采取了防潮防尘措施。这些古本京族文献所使用的京族喃字,乍一看,颇像民间常见的手抄繁体汉字,以至误以为联系上下文便能认识一些,不料竟一个字也没认出来。尽管文中有许多单个字就是汉字本身,但这些孤立的“汉字”在文中却并非汉字本意。因此,阅读这些似曾相识的京族喃字,实则如看天书一般。那么,京族喃字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字呢?苏先生引领我介绍他即将翻译出版的几本歌谣。如《宋珍歌》、《金云翘传》、《刘平杨礼结义歌》等。闲谈间,这才对京族喃字总算略知一二。苏先生告诉我,喃字又可以倒过来称为字喃,一般情况下就叫喃字。但不管怎么叫,其实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