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人爱吃什么?京族饮食风俗介绍
京族人爱吃什么?京族饮食风俗介绍,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
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污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
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到京族三岛去旅游与做客,您一定会品尝到那风味独特的鲶汁和“风吹(米乙)”。
鲶汁在市场上一般叫鱼露,是用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每年3至6月间,渔民家家腌制鲶汁。分为头漏汁(多出口东南亚各国)、二漏汁(多在国内市场销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即便是三漏汁,也会使初尝者赞不绝口,回味生津。做汤时加些鲶汁,汤味顿觉鲜美;吃肉时蘸以鲶汁,入口便觉清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京族人节日里跳什么舞蹈?京族的舞蹈介绍
京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跳竹杠”、“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于民间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具有明显的娱神或娱人的文化功能。“跳竹杠”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间体育游戏色彩的舞蹈,表演时,将两根长木杠平行排放,两杠之间相距约9尺,其间横放8条竹竿,分为四对,每对间隔2尺左右,操竹竿者为8位男子,分为两边,每边四人,蹲在地上操作竹竿,一手一根,对面相向,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操竿者按鼓点节拍,敲一下木杠,合一下竹竿,或是敲两下木杠,合一下竹竿,发出“的的打打拍拍”的响声,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间跳跃。“跳竹杠”分“单跳”、“双跳”两种,单跳的方式为:由各人在竹竿中间,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边跳边舞,向前向后往复不止。双跳的方式为:两人一组,双方的动作必须协调,彼此相互照顾,按照一对竹竿的开与合,在间歇中巧妙地跳动,跳完上个空格后,又重复返回,如此...
· 京族人唱什么歌曲京族的文艺
京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县的巫头、尾、山心3个岛屿(习称“京族三岛”)。世代以捕鱼为生,兼营农业和盐业。人口11995人(1982年统计)。京语属汉藏语系,京族人大多会说汉语(粤语),通用汉字京族的传统歌舞节日叫“哈节”,在“哈亭”(由各户捐助兴建)内举行。节期3昼夜,内容为祭祖乐神,祈佑丰年。哈节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分为迎神、祭神、入席、送神4个程序。每一程序中都要“唱哈”和跳舞。唱哈要聘请“哈妹”2人唱歌、“哈哥”人伴奏,所唱内容大都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友谊和爱情等。京族音乐有民间歌曲,器乐等。民间歌曲有海歌、小调、舞歌等。京族歌手对唱,以竹片、吉弹伴奏海歌主要是反映出海捕鱼或摸螺、洗贝等劳动生活。旋律明快,节奏规整。小调京族民歌中数量最多和最有代表性的小调是“唱哈调”“送新娘”“棹船调”叮叮等。唱哈调:哈节中演唱,曲调有多种类型,一定内容的唱词都有其固有的曲调,如《赏月...
· 京族饮食京族传统饮食大揭秘
一、糯米糖粥京族人普遍喜欢甜食,特别喜欢糯米糖粥。其煮法很简单:将糯米淘净水煮,至将熟时,加糖再熬,至米烂水有胶质即成。若煮得好,那糖粥亮晶晶、甜润润、香喷喷,很是诱人。逢年过节,京族人都要吃糯米糖粥;祭神祀祖最不可少的祭品也是糯米糖粥;平时家中来客,主人免不了要捧出糯米糖粥来招待,要是一时拿不出,也会将就一下,来一碗红薯糖汤、粉丝糖汤或绿豆糖水。二、“风吹糕”和“白糍糕”这是京族颇有风味的一种传统的粮食制品。“风吹糕”是用糯米浸泡使其发胀后,水磨成稀粉,然后用勺子舀到直径40厘米左右的篾托(现已多用薄铝制成)里,大火蒸熟成一面一面的薄粉膜,再撒上一些熟芝麻,晾干后置于炭火上烘烤而成。因经过烘烤,它变得又薄又轻,几乎像透明的薄膜,风吹即飘起,故名。其味香脆爽口,是待客和探亲访友的上好风味食品。“白糍糕”也是先把糯米浸泡,水磨成稀粉,用布滤成半干,然后搓捏成一个个如鸡蛋大小的汤圆,内包糖馅,...
· 京族人春节怎么过的?京族人的春节有什么活动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所属的历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的京族,普遍有过年节的习俗。过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节日习俗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亦有自己的特色。除夕下午,全村到立有祖先牌位的哈亭祭祖。正月初一情晨,人们要拿香烛到井边祭祀,谓之"买新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正月十五日称为“过小年”,这天要用鸡、猪、鱼三牲再祭祖先。人们忌讳在正月初一、十五进门借火、借盐,否则就视为别人来把自家的钱财扯去。过了十五,年节活动全部结束。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连系着京族文化的三颗“珍珠”。
· 京族人的衣服有什么特色京族人的服饰特点
京族女服京族女子穿白色紧身短上衣,无领、对襟,内衬菱形抹胸,配宽松长裤,套两侧开高衩的外衣,一般赤脚比较多。发式也很特别,她们将头发在头顶正中平分,在脑后梳辫子,用黑布条或黑丝带缠裹,再将辫子盘在头顶,称为“砧板髻”。京族婚礼服饰青年男女结婚,过去在服饰上也是在其明显的传统习俗的。在婚礼中,新郎穿的是草绿或浅绿色的长袍衫和深蓝或浅蓝色长裆阔脚裤;新郎穿的也是长袍衫和长裆阔脚裤,只是其衫是大红或浅红的,其裤是黑色的或褐色的罢了。但1949年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新郎和新娘所穿的服饰就大大改观了。男的不仅穿上崭新的大翻领西装,而且还缀上时兴的领带;女的也穿上了艳丽的时装花衣和毕挺的西裤。凡是汉族地区婚礼上男女时兴的服饰,他们都极为追求和仿效。京族传统刺绣女褂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