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羌族文化 羌族语言共有多少分支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9
转发:0
评论:0
普米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兰坪县、维西县、永胜县、丽江县及宁蒗县新营盘乡以南地区;北部方言分布在宁蒗县新营盘以北地区、四川省木里、盐源和九龙等县。木雅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约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布于康定、九龙、雅江县境内,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勒,其语受汉语影响较大;西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雅”,其语受藏语影响较大。嘉绒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语言,是汉藏语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汉藏语的一些语音形式,例如复杂的复辅音和构词手段。嘉绒语对了解古汉语的语音和语法有重大的意义。尔龚语: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龙、炉霍等县部分地区。说这种语言的人自称“布”或“布巴”,藏语称之为“道坞格”,学术界取名为“尔龚语”,约有35000人。道孚境内一共4个土语区,即鲜水乡土语区、...

  普米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兰坪县、维西县、永胜县、丽江县及宁蒗县新营盘乡以南地区;北部方言分布在宁蒗县新营盘以北地区、四川省木里、盐源和九龙等县。木雅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约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布于康定、九龙、雅江县境内,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勒,其语受汉语影响较大;西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雅”,其语受藏语影响较大。

  嘉绒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语言,是汉藏语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汉藏语的一些语音形式,例如复杂的复辅音和构词手段。嘉绒语对了解古汉语的语音和语法有重大的意义。尔龚语: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龙、炉霍等县部分地区。说这种语言的人自称“布”或“布巴”,藏语称之为“道坞格”,学术界取名为“尔龚语”,约有35000人。道孚境内一共4个土语区,即鲜水乡土语区、上甲乡土语区、杀冲乡土语区、孔色乡土语区。

  扎语:亦称扎坝、扎巴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扎”或“扎巴”, 约有15000人,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康定、九龙4县境内。

    各地扎巴语在语音上差别较大,其土语区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贵琼语:主要分布在康定县鱼通区的时济、舍联、前溪、麦崩等乡和金汤区的三和乡,人口约7000人。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葛羌”,藏语称之为“恶通格”,学术界取名为“贵琼语”。

  尔苏语:内部差别较大,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方言区。操东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尔苏”或“鲁苏”。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多续”。

    西部方言划分为呷尔土语(说这种语的人自称为“普”、“鲁日”或“普鲁日”)、里汝土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里汝”)两个土语群。使用尔苏语的人口约有16100人?。

  纳木依语:是我国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有5000人使用的一种不同于藏语的语言。解放前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二者之间未构成方言差别而是土语的差异。经初步比较研究,纳木依语与羌语支的语言最接近,特别是与尔苏、木雅、贵琼等语言相比较,同源词多,语法特点接近,许多语法范畴在起源上有很多共同性。

  史兴语:又称“虚糜语”或“虚糜藏语”,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水洛乡部分村寨,使用者约 2000 人。史兴语是面临消失的语言,尚未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只有孙宏开(1983年)和黄布凡、仁增旺姆(1991年)做过初步介绍。

  西夏文:为羌语支文献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19.82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代羌人中的冉、(马+龙)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这个古老的民族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1955年和1956年,茂汶县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
· 羌族
羌族,
· 羌族
羌族服饰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子长衫过膝,梳辫包帕,腰带和绑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织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欢在腰带上佩挂镶嵌着珊瑚的火镰和刀。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脚穿云云鞋。喜欢佩戴银簪、耳环、耳坠、领花、银牌、手镯、戒指等饰物。
· 羌族
历史“羌人”分为“先古羌”(春秋战国之前的又叫“东羌”)和“后古羌”(春秋战国之后的西羌“胡夷”族团又叫西羌),其共同特点是以羊为祭祀的图腾。先古羌为秦统一后,和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的胚胎。包括夏、周、秦等国家,可能都源自于羌族。殷商时有用羌人来祭神的习俗。后古羌自春秋战国时期从西北涌入,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部分汉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阿昌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土家族等藏缅语族。今天的所称的“羌族”,仅仅是古西羌诸部中的一支。今天的羌族以及古西羌诸后裔民族都经历了多次战争、迁徙,历经沧桑,最后在今天所在的地方落足。今天的这支古西羌部落“羌族”在进入今天居住的岷江、涪江流域一带之前,自称“子拉族”。通过“羌戈大战”后,得以在今四川阿坝州一带定居,此后自称“尔玛人”。羌族人口分布汶川的羌族碉楼中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
· 羌族习俗简介羌族有何礼仪文化
羌族礼仪反映在日常生活诸方面,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年节礼仪:农历九月九为煮酒日,农户用青稞、小麦、玉米、豌豆、胡豆“五色粮”祭山神、天神。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古时在白石神处挂牛头,举行祭祀。过大年,农历正月初一前,腊月二十八日吃挂面、荞饼。二十九日吃荞麦菜饼。三十日将五代祖宗名字写在纸上,在角角神前供三天。大年初一早上迎祖接神,举行家拜礼,用灶灰在大门前画一圈。婚俗礼仪:订婚举行“开口酒”、“小订酒”、“大订酒”,婚礼举行“花夜”、“正宴”、“回门”等仪式;婚礼中由男女各家分别承办迎亲、送亲事宜;舅父负责为新人簪花挂红;席间正客、远客、长辈先入座,年长者上席,余者按辈份、年龄入偏席、下席;上菜敬酒先正客,其他次之;正客未下宴,其他客人不离席;宴毕,由主人分客,村寨各户负责安排远客住宿;婚礼程序安排由总管负责;婚礼结束主人宴请乡帮。丧葬礼仪:人死,向死者直系亲属报丧,请“许”开路;亲朋近邻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