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撒拉族历史 撒拉族的尕最制度是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7
转发:0
评论:0
撒拉族历史撒拉族的尕最制度是啥,早在唐宋时期,“尕(因ga上声)最”已作为回族教坊的宗教领导者或教法裁决人在

  早在唐宋时期,“尕(因 ga上声)最”已作为回族教坊的宗教领导者或教法裁决人在我国回族聚居区出现,元时译作“哈的”,当时政府设立“回回哈的所”,以调解回族内部的民事纠纷和其他事务,元末明初,“哈的”(或“尕最”)流行于民间行使职司,后逐渐消失,唯撒拉族地区的一直保留到清末。

  “哈的”与“尕最”为同一个词,系阿拉伯语“Gadui”的不同音译,意为“法官”或“教法执行官”,是根据教法职司审判诉讼的法律执行者。撒拉族的尕最制度是一种较回族等信仰教民族更为独特的宗教社会制度。尕最不仅全权管理宗教事务,而且与土司制度揉在一起参与政治事务。撒拉族的尕最一般都成为世袭的土司。

  在东迁之前就已信奉教的撒拉族先民,把尕最制度从中亚带到了街子。据民间传说,撒拉族先民定居循化后,为了加强教育,从中亚撒马尔罕地方请来了由苏来曼带领的40名“筛海”(学者),专门普及和宣传。尕最就是从这些“筛海”中推选出来的。刚开始时,撒拉族的尕最是大家共同选举出来的,要精通教义和教法,教育族人,公正判决诉讼,惩治违反教律教规者,管理清真寺共有财产,领导聚礼活动等等。后来随着世袭土司制度的出现,尕最也变成世袭,除了以上这些宗教事务之外,兼管各项政治事务,甚至有的尕最直接成为了世袭土司。

  教“政教合一”的特征,使初至循化的撒拉族先民仍以教初期发展阶段的政治制度来构建他们新的社会结构。尕最制度的实行,从组织上把撒拉族的宗教信仰固定了下来,使许多教的传统在民间更加巩固,从而使教在撒拉族地区的发展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尕最使撒拉族的宗教意识得到了加强。直到现在,撒拉族的宗教意识比民族意识要强得多,他们对于宗教问题总是很敏感,这与历史上尕最制度的实行有一定的关系。

  尕最制度一直延续到1896年,与土司制度同时被废除。由于缺少文字记载,目前尚无法确定尕最到底传了多少人,在街子骆驼泉旁边有尕最墓地,那里共埋17人,由此看来,尕最可能传世17人,甚至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撒拉族历史撒拉族古清真寺啥样
木雕装饰是古清真寺最重要而精彩的建筑工艺。礼拜殿、唤礼楼、牌坊门上的平板、雀替、插板、门簪、楼阁裙板门面,均有精雕,图案多为植物、几何图纹、器具、瓜果、山水、阿文美术体、蜂窝状纹。唤礼楼二、三层六角平面,底部装修花格扶栏,上部装修垂柱式花格罩。前殿左右前板壁、壁龛内面边框,雕饰极为精细的镂刻浮雕花卉,阿文字体图案,构思丰满,刀法精致,独具匠心。砖瓦雕饰是古清真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集中在唤礼楼底层围墙面、牌坊门座两侧照壁式墙、礼拜殿檐廊内外山墙、八字墙、歇山山花墙、南北配房廊道山墙和各建筑体屋顶面。各部墙面以小青砖平砌墙体,上下左右边框,用青方砖竖砌墙堂,墙堂中央镶嵌着大小形式不同的松竹名花、二龙戏珠、狮鹿鹤蝙、垂花石榴等图案,堂面四角雕饰回纥纹,蟠叶纹等。墙面光滑,并用铁杆拉固。墙颈雕饰成砖雕斗拱、鹁鸽头攒,形成飞檐式,上覆筒滴青瓦。殿、楼、牌坊、配房顶脊以花砖青瓦类装饰,屋脊...
· 撒拉族历史撒拉族有啥社会组织
“阿格尼”“‘阿格尼’是由最亲的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组织,‘阿格尼’是一个合成词,及突厥语种的‘阿改’(哥哥)和‘乃尼’(弟弟)两次复合而成,相当于汉语中的‘当家子’。”韩占祥老人说。据记者了解,撒拉族的“阿格尼”中,父亲在整个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免费使用子孙的生产工具,父辈对子孙有统帅权利,但也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母权制的现象。根据有关资料看,舅舅对外甥拥有特别的权利,凡被认为是一些重大的家事,诸如外甥结婚,诞生,丧葬以及变卖家产,分家、外出谋生,外出归来等一应诸事,都须请阿舅来主持,或征得他的同意。由此可见,在撒拉族“阿格尼”制度中,虽然父权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舅权即母权的地位也不可忽视。撒拉族在本“阿格尼”内禁婚是一条根本的准则,氏族内是不能相互通婚的,但姐妹的子女是可以通婚的。这是因为“阿格尼”仅指兄弟即男系,而没有指姐妹。所以把姐妹看做是“外人”,究其原因,这是伙婚制的残留。即在亲
· 撒拉族日常饮食是啥?撒拉族饮食简介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撒拉族先民于700年前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徙至青海循化,据史书载,那时其先民过着游牧生活。迁徙以后,虽然其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畜牧的习惯至今未变。不少撒拉族人家都养着一、二十只羊,一两头牛,牛羊多的还在附近山上圈养。这些牛羊一方面解决了农业所需的肥料,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肉食之需。撒拉族的肉食佳肴,古朴自然,代表了撒拉族人个性和风格。牛羊头蹄是撒拉族人普遍爱的一种肉食。宰罢牛羊后,砍去犄角,用烧红的铁铲把牛羊头上各部位的手燎尽,再用碱面水洗净。用刀从牛羊头的嘴角处沿牙骨割到耳后根,劈成两半,放时锅里...
· 撒拉族历史简介撒拉族有啥发展史
关于撒拉族的历史来源,本民族有如下口头传说:很久以前,在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有威望,备受尊崇,但遭到国王的嫉恨,于是告别故土,率领族人,向东进发,去寻找新的乐土。他们翻山越岭,涉水过滩,到达新疆,然后沿天山北路东进,到达嘉峪关。入关后经河西走廊到秦州(天水),辗转到了甘肃夏河甘家滩,在此小歇。之后,又有45人跟踪而来,他们经天山南路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进入贵德县园珠沟,有人劳累不堪,无力西行,暂时住下,其余人继续前进。后到循化县的夕厂沟,跨过孟达山,上奥图斯山时,因天已昏暗,驮经骆驼走失,他们点起火把寻找,找到沙子坡(今街子乡东边)时,天已破晓。后人把此山坡叫“奥特波依纳赫”,即“火坡”之意,山下的村庄叫“奥特波依纳赫村”。撒拉语称此处为“唐古提”(实为唐阿提),意为“天亮了”。黎明时,他们发现街子一带土地平衍、清流纵横、山林环绕,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他们...
· 撒拉族服饰撒拉族的特色服饰啥样
六牙子帽:据传,撒拉族男子在清代中后期,头戴六牙子帽。所谓六牙子帽,乃是六角帽,上绣有各种花卉,与现代族人戴的帽子,似有相同之处。缠头巾:阿拉伯语叫“答斯答尔”。为宗教礼拜时所戴,制作、戴法与回族相同。包头:撒拉族中老年妇女服饰习俗。将头发盘在脑后,用白纱布包头将头包起来,并绕脑后几圈,将盘在脑后的头发固定。“包头”一般都是比较长的纱布。撒拉族人认为,妇女的头发属于羞体,不可外露,所以须用包头包起来,不使其外露。盖头:撒拉族妇女服饰习俗,与回族相同。汗榻儿:撒拉族人过去多穿自己缝制的毛兰布大襟汗榻儿,共5个纽扣,肩上2个,腋下3个,纽扣也是自制的。坎肩儿:一般穿于春秋冬三季,“坎肩儿”无袖无领,用三角布头缀成,妇女的“坎肩儿”五颜六色,各种颜色相配得当,颇具风韵。冬天都穿羊皮(或羔皮)里坎肩。咚:撒拉语音译,意近于“长袍”。这是撒拉族特有的一种服饰,是大襟的单袍。与其相对的有羊皮(羔皮)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