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怒族民居有何特点?怒族建筑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2
转发:0
评论:0
怒族民居有何特点?怒族建筑简介,怒族的村落最大者在150户左右,小的只有几户,单家独户者也不少。这与怒江地区

  怒族的村落最大者在150户左右,小的只有几户,单家独户者也不少。这与怒江地区土地贫瘠、可耕地少、粮食产量不高有关。如村落太大,土地就将超负荷运转。反之,如村落太小又不利于刀耕火种的集体劳作及防御。

  由于怒族支系的不同、居住地域的不同,在建筑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居住在碧江一带的怒族因其居住环境的气温高、空气湿度大而采用防潮通风性能好的干栏式竹篾房,其结构以木为柱,为墙为楼板,顶盖木板或茅草。贡山一带的怒族因气温较低、湿度极大,又有茂密的森林,故又采用保暖性能好,防潮的干栏式木楞房。早期怒族的建筑工具只有砍刀,故木楞房墙体一般用圆木相叠而成。墙体的4个角交叉处用刀砍出槽或用凿子凿成榫,将其穿牢固,造成屋架。柱顶用杈形榫架楼阁栅,再用藤篾绑牢。屋顶的盖法是在端山架上架脊柱子,上架脊桁。

  再由两侧墙顶架斜梁交于脊桁上,起屋架功能,承载整个屋顶的重量,组成屋顶的三角形空间,上架桁橼,用茅草、木板或贡山特有的薄石板盖顶。如用木板或茅草盖顶,需在其上压些石头,以防屋盖下滑或被风吹飞。木楞房的结构多为两开间结构,一室为堂屋,一室为耳屋。三开间的较少。

  其造法是先建两间独立的方形房间,中部留出一段距离。然后再用木板将两间房的楼板(居住层)及房顶连接起来,使左右两间房的门相对。然后再将中间这间房用木隔成房间,房子的前部留出一个凹廊(其功能相当于阳台)即可。这种房的特点是外观粗糙且费料。后来,锯子等类的工具传入贡山以后,怒族开始用刨光的木板来代替圆木为墙。这种经改进后的民居,外形美观,省料,更保暖。

  随着怒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部分怒族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加之随着公路的修通,建筑技术的传入,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盖石棉瓦的民居已在怒族社会现。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怒族已渐渐地认识到人畜同居一屋的危害,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另建畜厩。政府还为他们建起了部分公厕。怒族的民居现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悄悄地变化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怒族为何叫怒族?怒族历史简介
怒族地区从8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17世纪开始,怒江怒族除受丽江木氏土知府所属的维西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统治外,还受察瓦龙藏族土千总和寺及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司的管辖。此外,迁入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头人也开始强占怒族土地,甚至掠夺人口作奴隶。这样,怒族人民不仅要向纳西、藏、白各族土司和寺缴纳贡物,而且还要受傈僳族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与此同时,怒族社会内部也不断分化,族内也出现了家庭蓄奴。有的蓄奴户从独龙族地区通过放债换取奴隶,然后再转卖到其他地区。这种蓄奴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期。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怒族有27万多人,是我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除少数居住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兔峨乡之外,多数以小聚居形式,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三县,断断续续绵延500多公里,直到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的南端,与傈僳族、藏族、白族等...
· 怒族历史怒族姓氏有着怎样的特点
怒族崇拜动物,他们的姓氏就能体现出来。怒族除了虎姓,还有姓鹿、蛇、蜂、熊、猴、羊、鸡、鱼、鼠、荞、竹、菜、麻、柚木的。他们都各自把这些动植物作为自己氏族崇拜的图腾。怒族人选择的姓氏和动植物图腾,大抵都与他们的环境和生活有关。由于怒族先民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但他们又抗御不住自然灾害和猛兽的侵袭。比如,他们猎熊、射豹,割取野蜂蜜,以这些为衣食之源,但又常受它们的威胁和危害,于是便产生了敬畏的心理,进而产生崇拜,把它们视为自己氏族的图腾。在怒族人中,男孩的名字按以下顺序排列:老大称“彭勾”、老二称“金都礼”、老三称“昆”、老四称“增”、老五称“店”、老六称“冉”、老七称“拦”、老八称“八利义”;女孩的名字按以下顺序排列:老大称“讷克勒”、老二称“尼太”、老三称“江格勒”、老四称“娜”、老五称“念过”、老六称“冉罗”、老七称“达恩”、老八称“英”。无论男女排行到第八之后,一般以父母所爱的物品来命名...
· 怒族服饰怒族服饰有着怎样民族特点
在服饰方面,解放前怒族男女均衣麻布,女子十二、三岁以后即穿麻布长裙,右衽上衣。贡山怒族妇女精于织麻,多不穿裙,面是用两块麻布围身。碧江、福贡的怒族妇女仿照傈僳族妇女,喜欢在衣裙上镶缀许多花边,头上和胸前均喜欢用许多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胸饰,有的还习惯在耳朵上戴垂屑的大铜环。贡山一部分妇女则不戴头饰:只有胸饰,亦不戴铜耳环,而是以精致的竹管穿两耳为饰,显得别具一格。各地妇女过去都喜欢以细藤环缠于头部、腰间及足踝处为饰。怒族男子的服饰基本与傈僳族相同,普遍穿麻布长衣、短裤,有的蓄发,有的结发辫,还有的披发齐耳。有些头人、富裕户常在左耳配戴一串大珊瑚为饰。凡成年男子常年均左腰佩砍刀,右肩挎弩弓和箭囊,显得英武骠悍。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素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
· 怒族建筑怒族的千脚落地房啥样
“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这是古人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而福贡怒族都住竹篾房。这种房子较为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楼板用木板或竹篾席制成,铺设于架在斜坡地上的许多木桩上即可。这些木桩和房柱,如同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人们常常将这种房屋称为“千脚落地的房子”。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有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这种房子比较宽大,一般是垛圆木为墙,屋顶覆盖薄石板。石板约0.5公尺见方,由屋檐铺起,第一块平铺,第二块压着第一块的上边,第三块压着第二块的上边一直覆盖到屋脊。福贡和泸水地区的怒族住竹篾房。这种房子较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这两种房屋一般格局为二间,外间待客,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脚架,供烧饭用,内间为主...
· 怒族猎神歌都有什么内容?又有何特点
怒族猎神歌是猎手们在猎到羚牛时吟唱的一支赞美女猎神的歌,它用朴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结实而勤劳的女猎神即怒族的妇女形象,歌颂了祖国边陲的壮丽江山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总体来看,《猎神歌》结构完整严谨,内容极其丰富,语言简洁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它以不拘一格的诗歌生动活泼地反映出古代怒族人民的狩猎生活全貌。猎神歌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敬猎神。这是猎手们在出猎前吟唱的,占了很大的篇幅,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优美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礼物。请求猎神不要改换祖先开创的时间和地点,期盼能在高山深箐、在雪山上与猎神相会的迫切心情:请求猎神把所有的飞禽走兽引来,用杜鹃木酒杯捧着三年的美酒.和用金竹酒杯捧着三年的甜酒,与猎神进行换取,并盼望象往常一样获取猎物。第二部分是赞颂了猎人与自己崇拜的猎神在深山密林、雪山、竹林间相遇时的心情,用热情奔放的语调唱出了猎人从女猎神的眼睛到长长的辫子,从虎牙、双手到丰满的胸脯、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