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塔吉克族习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5
转发:0
评论:0
塔吉克族习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新疆塔吉克族居住的地方――塔什库尔干,被人们称为“不会丢东西的地方”。

  在新疆塔吉克族居住的地方――塔什库尔干,被人们称为“不会丢东西的地方”。

  来到塔什库尔干旅行,不用担惊受怕,不会丢失东西,也不会遇到暴力。据说,多年来,这里没有发生过杀人、放火、、抢劫等重大案件。甚至连小偷小摸也极少发生。这里的监狱是空空荡荡的,使得看守者们都闲得无事可干。

  这个地方为什么这样美好?原来居住在这里得塔吉克族人素有不偷不抢的传统美德。他们重义气、讲信用、不要不义之财,极端蔑视和憎恨偷盗行为,把拾金不昧作为一种高尚的美德。

  这里的牧民不用锁,毡房门口只挂一个毡门帘,人们出外办事,不用担心屋里的东西和晾在外面的衣服会丢失。他们若发现有人在路上丢失的东西,从不轻易拿走,也不轻易乱翻。

    而是把东西放在路边或是明显的地方,并用石头围起来,做出特殊的标记,使失主回到这里能很快找到丢失的东西。若有人去移动或翻动,则被认为大逆不道而受到人们的诅咒和责备。

  据说,有一位汉族画家出差到那里,不慎将半截铅笔丢失在路上,一位塔吉克族牧民足足在路边等候了4个多小时。直到那位画家回来路过此地时,那位牧民奉还了他的铅笔。事后,这位画家逢人便说,在塔什库尔干一分钱也丢不掉,这是个不会丢东西的地方。

  这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方,也是群众警惕性很高的地方。塔吉克牧民说:“草原是牛羊的天堂,不是豺狼虎豹藏的地方。”所以,有人想干见不得人的事,都躲不过他们雪亮的眼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宗族文化推崇,营造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谭庙
谭庙,它不是一座庙,也不是谭氏家族的居住地,而是冷坑镇谭庙村的谭庙寨,地形像一张巨型的莲叶的黄氏独姓村寨。谭庙寨位于冷坑镇西部,距离圩镇3公里,整个村庄面积达1.8平方公里,四周有一条1.8米左右宽的溪水绕村流淌,再往外还有一条小支流从村前屋后绕流而过,村的西面有一条溪流经过“石佛浪”(西北角约1500多平方米的汶塘)流进村中央再往北面流去。它们既是谭庙一带农田灌溉的水源,也是谭庙村完善的排水系统。据传,有史以来,谭庙村虽然处于低洼地带,但从来没有受到洪涝灾害,或许是跟村庄地形似荷叶状有关吧。据说,这里有岭南水乡景色,且地势低凹,属“潭”;宋代时村内有一间茅草盖的小庙,甚为灵验,寨内族人和周边村民常到小庙烧香拜神。此地故曰“潭庙”。谭庙的谭字原为三点水旁,之后或许是由于其他原因改为言字旁。随后,“谭庙”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谭庙是黄氏独姓村庄,全村共有390户,2400人。600多年前,先...
·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就如同古代说的“大同社会”一样,也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然而,《资治通鉴》中,却真切地记载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资治通鉴》上说:“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那么,“贞观之治”时期,真的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我认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其一,盗贼永远存在。别说“贞观之治”时期,就算是咱们当下,富裕程度不知道比“贞观之治”时期高多少倍,但有谁敢出去不锁门呢?不锁门,你的...
· 贞观之治到底有多繁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很多人都不了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绝不只是理想,这个朝代真的做到了!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是用来形容国家安定,国民素质高,社会风气好的。比如《三国演义》第87回开篇,说诸葛亮治理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一时间使得两川人民:“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当然是夸耀诸葛亮治国的功绩,我们说攘外必先安内,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内部已经达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那么就可以开始对外作战了,所以这句也是后来诸葛亮南征孟获埋的基础。由此,你可以凭想象去说任何一个太平盛世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你比如宋仁宗前期,朝廷内有欧阳修、范仲淹、包拯等能臣,人民也谈得上是安居乐仁,较为富强;再比如明永乐年间,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巅峰,万国来朝,大家都活得不错。当国家富强、百姓富有之后,人民素质自然会提高,每个人都能吃饱了...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在唐朝贞观年间是真的出现过吗?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就如同古代说的“大同社会”一样,也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然而,《资治通鉴》中,却真切地记载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资治通鉴》上说:“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那么,“贞观之治”时期,真的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我认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 塔吉克族习俗简介塔吉克族禁忌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种青棵、豌豆、小麦等耐寒作物,初夏赶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适应生活环境的特色。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圆高筒帽,以黑绒为面,上绣数道边,帽沿下翻时,掩住双耳和面颊,可御风雪,已婚女子系后身围裙,所戴圆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保暖,外出时在帽上系方形白色头巾,新嫁娘则系红色头巾。男女都穿毡袜,穿野羊皮软靴,用牦牛皮作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饮奶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塔吉克族的村庄里,大都是正方平顶,木石结构的房屋,墙壁多用石块、草皮砌成。屋顶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都靠近墙角。顶部中央开天窗。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婴儿的出生是件大喜事,亲友闻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