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普米族丧葬习俗 普米族的丧葬仪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6
转发:0
评论:0
普米族丧葬习俗普米族的丧葬仪式,丽江县境内普米族实行土葬的主要程序有:给合口、报丧、洁净、人殓、绒肯、送殡、

  丽江县境内普米族实行土葬的主要程序有:给合口、报丧、洁净、人殓、绒肯、送殡、安葬、上坟送饭等。

  ①给含口或含殓:人将断气时,由家人把米粒(男九粒、女七粒)、茶叶和碎银少许,用红纸包成小包,放人死者口中,称含口或含殓,临终者得到含口,是区别正常死亡与的主要标志。

  ②报丧:人死之后,家人立即爬上房头,掀开房头木板数块、鸣枪,吹牛角笳三声报丧,并用取下的房板烧水净尸。亲友闻讯后,带着米肉等前来吊丧,并帮助料理后事。

  ③洁净:用房板烧水洗尸,有买水净身之意。洗尸由孝子孝女以外的家人来洗,洗毕给死者穿上新衣。

  ④人殓:人殓时间,一般在当天或次日晚上举行,将穿好新衣尸体放人垫着白毡子的棺木中,蒙上白布,放上盖板,然后由孝子亲自钉棺,无论贫富,棺底的白毡子是必须放的,这与普米族尚白的习惯及自称“白人’有关。据说只要棺底放了白毡子,死人无论升天或来世投生,都仍然是普米族,因此,有老人的人家,家里人要及早给他准备好一床白毡子,以防需要时一时买不到,如果是妇女亡故,要待娘家人来看过,得到同意后方能装殓人棺。

  ⑤绒肯(给羊子仪式):绒肯即“给羊子”仪式,是为死者指路的一种宗教仪式,巫师为死者交待归宗路线,并给一只白绵羊为他带路(如死者是男的,则用公羊;如死者是女的,则用母羊)。

    举行仪式时,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糟粑,如果羊子摇头,表示死者欢喜,全家平安,死者家属则跪在地上向羊子磕头,请羊子喝酒。由屠户将羊杀死,取出羊心供在灵前,接着念开路经,向死者交待先祖的归宗路线,一站站地将死者之灵送往北方祖先发源地。“给羊子”仪式用的羊死者家属不能吃,仪式结束后,即把羊肉分给帮助料理丧事的村人。

  ⑤送殡及安葬:起丧时,棺材必须头朝家里,意为“让死者最后看一看家园”,出后门将棺材调头,直至坟地,意为“让死者从此以后不再牵挂家事”。送葬队伍到达中途时,将妇女隔在途中,男人送灵到坟地。灵抬到坟地后,将棺木放人坟坑,垒土成坟,一般以石板垒坟,富裕人家还要立墓碑、石人、石狮。垒坟后三至七天内,孝子孝女每天晨、昏到坟地“送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丧葬习俗简介
宁范普米族人得病即请土医,服草药治疗。同时,也烧香祀神,请或韩规念经驱鬼。病危时,家人及亲友昼夜照看,轮流守护,病人落气时有亲属在场,可以掌握死亡的确切时辰,以便择吉日发丧,亦使死者能安心瞑目。人断气后,家人及在旁的亲属便嚎陶大哭,家人随即爬上屋顶,掀下房头数块木板,同时吹牛角号、鸣芒锣。放枪,向村寨亲友报丧。继而将掀下的房头木板劈开浇水洗尸。洗尸水男用九碗,女用七碗。死者无论男女,一律由男性(儿子、外甥、兄弟或同家族男子等)洗,禁止女性洗尸。洗毕,用酥油涂抹尸体,再用麻布或白棉布将尸体裹成蹲踞状,两脚靠拢,两手交叉绑于胸前;男性左手在前,右手在下,女性反之。然后将缠好的尸体放进白色麻布口袋内,扎好袋口,再将尸体停放到正房后的厢房内临时挖就的浅土洞中,上罩一泥糊竹箩筐,以防尸体过早腐烂。点一盏长明灯(用植物油)供在灵前。此灯必须昼夜长明,不能熄灭。尸体安置好后,求韩规或择定发丧日期,根据死...
· 普米族丧葬习俗普米族神圣的火化仪式
火化仪式由韩规或主持。火化时,由韩规或一亲执火种,引火于方形木架内,顷刻便腾起熊熊烈焰。焚尸时火势旺、烧得快,认为是死者远走故乡的象征;若火势弱,烧得慢,则认为是死者留恋家中财产;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继续投掷葬品。因此,火化时,常由一往木架内浇酥油助烧,约3-4小时许,尸体即可化为骨灰。送葬人进屋前,须在大门口燃杜鹃树枝,烧3块石头,洒少量的水熏烟祛秽,意为净身。葬礼毕后,所有做道场的韩规或都要视其地位和分工的不同,由丧家赠送一定的钱物作为酬谢,普米语称之为“贝瓦”。此外,凡为丧家帮忙的村邻人员,丧家都要给一定的财物作为报酬。尸体焚化后,要到第二天黎明方去拣骨。届时,还要验看死者“来生转世”的情况。其法是火化尸体的当天黄昏,事先在烧尸的火堆侧面扫出一小块空地,其上散一层细灰,将细灰抹平,不留下任何痕迹,次日黎明,便可根据细灰上的印迹,得知死者“来生转世”的情况。拣骨灰时,先在火堆上喷酒,使火灰...
· 普米族丧葬习俗普米族为何会有二次葬礼
在火葬后,普米族还将骨灰罐送到坟山(罐罐山)下,还要举行二次葬仪,但各地举行二次葬的时间及规模不同。永宁普米族在火葬第二天就把骨灰罐直接送到坟山上,仪式比较简单。但部分地区的普米族,二次葬仪却极为繁琐。二次葬仪要杀羊祭祖,又称送羊仪式。完成这一仪式至少要几百斤猪肉,几百斤酒,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只有正常死亡而又有子女者才能举行二次葬仪。二次葬仪分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火化后次日,捡13节骨头,装人土罐,在火化场垒坟,坟堆上位挖个洞,将装有骨灰的土罐埋起来,上压一块石板,当日在石板上烧一堆火,将家中儿孙带来的酒肉等食品祭在火堆上,儿子儿孙在坟墓下方叩头,让死者安息。在骨灰罐上插一韩规使用的手杖。这一阶段要备好足够的酒肉等食物,要请家族、亲友光临,参加葬仪。第二阶段:需要两天时间,普米语称“直八外”或“巨尔”。第一天,在埋有骨灰罐的石板上烧火,用酒肉剿巳,请韩规在家中颂招魂经。第二天,房前上方...
· 主要丧葬习俗和仪式
丧葬礼俗上虽然各地在细节上会略有差异,不同地区也会各有差异,但大多都会有做七、吊唁、入殓、丧服等主要礼俗。做七:做七也称为“斋七”、“理七”,是一种民间在做丧事相关的一个礼俗,多起源于宗教,民间风俗的角度中人们往往认为人死之后的七天时间和死者有着很多的联系,往往在人去世之后需要做举行做七的祭礼相关活动,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吊唁:吊唁这个词在现在用的也比较多,在词的本意上往往指的是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的意思,而民俗中的吊唁除了包含这些意思之外,在以前吊唁者还有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入殓:在做丧事入殓往往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而入殓词语的原意主要是指把逝者装进棺材内,而各地民俗不一时间上也有差别,有死后3天、5天或7天入殓的说法。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
·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过年习俗简介
大过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一般从腊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饭到正月初七过完人的生日为止,要七八天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而兰坪和维西则在正月过春节。兰坪一带有杀年猪宴亲的习俗,不论来客多少,总要馈赠每人一份火烤肘肉和一碗骨头汤,以示“亲如骨肉”、“情同手足”之意。腊月三十晚上,由男家长主祭“门神”,敬“锅庄”,然后全家老小围拢火塘吃团圆年饭。大年初一清晨,各家以供品祭锅庄,祭龙潭。所念祷词,提及同氏族内各家族祖先亡灵和自家三代列祖以及各路名山大川的名字,表示迎新年祈丰收。宁蒗普米族在除夕之夜,先要放火炮三响、吹海螺,在锅庄上供猪头。吃完除夕团圆饭后,年满13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别各聚一处,通宵狂欢。待东方发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里人为他们举行“穿裤子”或“穿裙子”成丁仪式。澜沧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