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锡伯族风俗 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意思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4
转发:0
评论:0
锡伯族风俗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意思,锡伯族有趣的风俗文化:发面饼与好儿媳在锡伯族中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锡伯族有趣的风俗文化:发面饼与好儿媳

在锡伯族中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讲。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评价为不称职。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发面饼是锡伯族人早晨餐桌上必有的食物。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能否做好发面饼,是公婆评价一个新媳妇是否“称职”的“三好”标准之一。即:灶台是否干净,丈夫的衣领是否有黑垢,发面饼是否烙得好——不会烙大饼的姑娘甚至会嫁不出去。

在锡伯族群众中还有一个传说:新媳妇第一次为公婆做早餐,烙得第一张发面饼先背着家人偷偷吃掉,因为第一次为公婆做饭难免心情紧张、掌握不好火候。第二张发面饼烙好后,新媳妇又悄悄把丈夫叫进厨房品评。之后,新媳妇才有自信将第三张发面饼呈现给公婆。这一情形与古诗“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翁食性,先遣小姑尝”所描写情境非常相似。

锡伯族人做发面饼的酵面也有说头,说它是200多年前从东北西迁时带出来的;在近两年的西迁的路上,人们每天一如既往地做着发面饼,将酵面带到了伊犁。

锡伯族发面饼的做法很有讲究:前一天晚上发面,第二天一早烙饼。烙饼的技法是“三翻九转”,即饼子在锅里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转动三次。以这种“程式化”的工序烙出的饼子,皮儿像馒头皮一样薄而软,中间发得似蜂窝。做发面饼还有一个讲究,就是不放油。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时,佐以自制辣酱、花花菜。自制辣酱并不很辣、有淡淡的甜味,还拌有新鲜韭菜。用辣酱卷大饼,吃起来特别爽口。花花菜是锡伯族人的特色菜,秋天人们把芹菜、白萝卜、胡萝卜、韭菜等切成丝腌在坛子里。它与普通咸菜的不同点是咸味很淡。手巧的人腌制的花花菜红、黄、绿、白色彩分明,看上去如新鲜菜一般。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卷辣酱、吃花花菜的同时,还要喝浓香的奶茶。

时光流转,虽然锡伯族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们吃发面饼、喝奶茶,做辣酱、花花菜的习惯依旧。当然,不会烙发面饼的姑娘嫁不出去也早成历史,但她们的家人不会因此吃不上发面饼——如今,在察布查尔县城、乡镇,锡伯族风味餐馆随处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锡伯族习俗锡伯族人"卖小孩"是什么意思
锡伯族人"卖小孩"习俗过去,锡伯族人家里要是有小孩夭折了,之后再有小孩出生时,母亲的眼睛就会被蒙上,小孩一出生即被抱走不能被母亲看到。随后小孩将被送到村庄里另一户人家寄养,这户人家会精心照顾这个小孩7天。到第7天早晨,寄养了小孩的这户人家就要套上牛车带着小孩在村庄里转上一圈,边赶牛车边喊“卖小孩了,卖小孩了……”声音在村庄里回荡,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走遍了村庄里的大街小巷之后,牛车就会赶到小孩父母家门口,又有人开始大喊“卖小孩了……”,叫过几声之后,院门开了,小孩的家人会出来询问这个小孩怎么卖,这时候母亲要待在家里还是不能见这个小孩。寄养小孩的那户人家就会出价“我们的这个小孩可是个小宝贝,你想要就拿50担谷子,50担高粱,50条金子,50锭银子,你买不买?”小孩的家人上前看看一个星期未见的宝贝孩子,当即答应买下这个小孩。卖小孩的牛车在门口等待,小孩的家人则回屋筹集对方开出的价码。不一会儿,...
· 锡伯族风俗锡伯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锡伯族的丧葬风俗文化锡伯族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在少数民族中算是较多的一个民族。锡伯族是古代鲜卑族的后裔,所以在丧葬上沿袭了鲜卑的一些风俗习惯,葬礼文化是锡伯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锡伯族是古代鲜卑的后裔,因此在丧葬方面延袭了鲜卑的风俗习惯。历史上,满族、汉族是对锡伯族影响较大的民族,因此,在丧葬仪式上锡伯族与满、汉民族又有许多共同之处。锡伯族传统的丧葬形式是土葬,在特殊情况下也实行火葬和天葬。锡伯每一家族都有一个固定的坟院。锡伯族在丧葬方面的宗法观念非常强,人死后必须和自己的亲属埋在一起,否则,被认为是抛骨异...
· 锡伯族文化锡伯族的叼羊是什么意思?
锡伯族的叼羊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都去过大草原,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牧羊人,还可以看到他们在驱赶着羊儿。但你们可否见过“叼羊”吗?很多朋友会问,什么是叼羊?其实这是锡伯族人在草原上的一种体育运动,接下来,随着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叼羊”吧!叼羊是在马背上进行的激烈的体育运动。每逢草原上遇到了喜事,剽悍骁勇的牧民便聚集在一起举行叼羊活动。旅游的人参加叼羊的人数不受限制,少则可以十几人,多则可上百人,但分为两方,一方要叼,一方则不让叼,这样就形成了激烈的争和夺。选用的羊必须是2岁的白色山羊,牧民叫“拉合”,事先要宰好,去头和蹄,并要把颈部的食道口扎紧。有时也可用白山羊皮来代替。叼羊的地点,一般都在“阿吾勒。不远的一块平坦地方,把山羊放在双方争夺的中点,当年长的主持人一声令下,骑手们便像离弦的箭似地一个个冲向山羊,跑在前面的骑手便拥上来挡住去路,展开激烈地争夺。如果谁能把山羊丢在阿吾勒的任何一家毡房的...
· 锡伯族婚俗锡伯族婚俗中的打丁巴是什么意思
打丁巴是锡伯族婚俗中最具有特色的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是源自于古代的抢亲遗俗。这种娱乐节目的输赢在于双方的聪明与机智了,不过,举行这游戏的目的在于狂欢,输赢已经不是看得那么重要了!锡伯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打丁巴。打丁巴是婚娶中的一项礼仪性娱乐活动,具有“抢亲”和抬高女方家门第的意义,可能渊于古代的“抢亲”制和母氏社会的遗俗。女家筵宴后,要将直系亲属的长者留下,坐镇“打丁巴”这项活动,按辈份排坐炕头上,由女家最长者或是推举一人主持仪式。同时,女方还要组织一帮青年男女压阵。男家娶亲的队伍中,专门选6名能唱会道或能操奏乐器的年青年组成打丁巴。他们在奥父、奥母的带领下列于堂前,由奥父向坐炕头上的女方长辈们一一介绍。女家的长者明知而故意发问:“你们兴师动众,有什么贵干?”奥父行跪礼说:“尊敬的长辈们,女家的大宴已经结束,我们特来娶贤淑的新娘,并向众老敬杯辞行酒。”这时,奥父执酒瓶,奥母托酒杯,由新...
· 锡伯族春节风俗锡伯族什么时候过年
很多人都知道,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跟我们很不一样。比如锡伯族,虽然只有东北或者新疆部分的居民,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特民俗。比如春节,虽然他们也会过,但是他们的春节习俗跟我们还有很大的区别的。今天就让小编给你们讲讲锡伯族什么时候过节,他们过节风俗又是什么。同样是过春节,锡伯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他们的春节,亦为农历正月初一,可锡伯族称春节为“阿木巴阿聂”(即:大年),灿烂的节日文化颇具特色。在锡伯族的节日风俗里,过大年前,也要先过小年,而且比较隆重而认真。实际上锡伯族的春节,从小年就正式开始了,节日之风俗十分讲究。所谓小年,就是春节前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白天清扫室内外,贴纸花,办年货,张贴春联和门神……忙乎得热火朝天。然后,摆上供品祭祀祖先,有的地方还要到祖先坟上打扫积雪。晚间,最重要的是送灶王爷。当日晚饭后,取下贴在墙上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画像,把溶化的灶糖抹在他们嘴上。然后,将其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