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锡伯族文化 锡伯族人为什么崇尚关公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7
转发:0
评论:0
锡伯族文化锡伯族人为什么崇尚关公,锡伯族群众视关公为心目中的英雄,崇尚之至,喜爱有加。据老人说,一部手抄本的《三国

锡伯族群众视关公为心目中的英雄,崇尚之至,喜爱有加。据老人说,一部手抄本的《三国演义》可换得一匹骏马,可以想见关公在锡伯族群众社会生活和心中的地位

一本年代久远的《三国》

在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的锡伯族西迁博物馆内,我们在一堆发黄的线装锡伯文手抄书中,发现了一本《三国演义》,封面虽已经发黄,墨色汉字繁体字的书名“三国演义”四个大字却赫然醒目。

这本书的具体出版年代无据可考,察布查尔县文管所所长安素只说是年代久远。安素还告诉我们,锡伯族群众不只是喜欢《三国演义》的故事,而且极其崇尚关羽“忠义神勇”的精神。在清朝,每个牛录都祭有关帝庙,锡伯族军民每年都要祭祀关公两次。

金泉镇文化馆馆长佟春尔也说,很多锡伯族人都对《三国演义》的故事耳熟能详。在一些牛录,每逢茶余饭后,都会有锡伯族说书人在树下开讲《三国演义》,围观倾听的人围得密密匝匝。像什么“桃园三结义”、“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等故事,很多人都会说上一段,甚至一些目不识丁的老人出口成章,令人大为赞叹。

现在,在察布查尔县还有一位非常有名气的说书人佟宝,将近60岁。从孩提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学说书,到他这一辈已经是家传第三代的说书人了。

一座保存完整的关帝庙

在察布查尔县的纳达齐牛录,至今还有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供奉关帝的庙宇,由当地的锡伯族群众修建,据说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这座关帝庙系土木结构单体建筑,庙内供奉着关公半坐像,如今关公的塑像已经看不到了,只留下塑像背后火焰的图案。左右两壁绘制“火龙戏珠”、“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左右护卫着关帝。

而在正殿东西墙壁上,各绘制有12幅《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断章,色彩丰富,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每幅画面的右上方都注有锡伯文的说明。在殿外的廊下木柱横梁上,我们还发现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画面。这些绘画均出自锡伯族民间工匠艺人之手笔,技艺精湛,笔法细腻,称之为艺术品也不为过。

一处残留的关帝庙遗址

在察布查尔县金泉镇海军希望小学旁,我们找到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建筑,所谓建筑,其实早已看不出它当初的形状,只徒留东面的一面断壁、十六根方木柱,以及一个蓝漆木板拼起的顶而已。打问之下,连当地的锡伯族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什么寺庙。

仔细查看,我们在东墙上残存的图案中,发现了和纳达齐牛录的那座关帝庙中非常相似的绘画。

最上面的一幅画,依稀可以看到关公画像,上身已经剥落了,从依稀可辨的黑色盔甲上,我们推断这可能也是一座关帝庙。

后来,我们寻访到金泉镇文化馆馆长佟春尔,提出我们的推测,他告诉我们,那的确是一座关帝庙,估计也有150年的历史了。在他小的时候,关帝庙还是完整的,两侧是钟鼓楼。每到祭祀日,关帝庙很是热闹。到了上世纪50年代,因为当时的历史原因,关帝庙才被拆除了。

一个“关帝显圣”的传说

著名的浑巴什尔河战役中,500名锡伯族将士与近万名张格尔叛匪激战,敌我悬殊,难分胜负,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突见狂风四起,关羽从天而降,与锡伯族将士一起冲锋杀敌,迅速扭转了战局,并歼匪1000余人,此战成为清政府平定张格尔叛乱的转折点。

后来,锡伯营官兵一千五百人铸钟一口,置于靖远寺内,钟扣上铸有关羽头形,钟身刻有“忠义神武仁勇灵佑诸神帝君”的铭文,以示作为边防将士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于关羽的敬仰。

当然,“关帝显圣”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从这个传说中,我们却不难看出,关羽在锡伯族将士心中已成为一种信仰,给予他们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

除了忠义英勇,关羽还是锡伯族民众“武圣箭神”的象征。在旧时,各牛录在开展射箭比赛、欢度节日时都要祭拜关公,祈求比赛的成功和人丁的兴旺,希望所有的箭手都能像关羽一样成为“百步穿杨”的英勇武士。每逢农历5月13日,锡伯族各牛录军民还要在关帝庙内举行“磨刀节”等各类庆祝活动,名曰替关公磨刀,以激发民族忠义、勇武、团结的风尚。

关羽,就这样和一个民族结下了深深情谊。

追问

锡伯族为何偏爱关公

关公精神和三国故事何以如此深刻融入了锡伯族的血液里,察布查尔县文管所所长安素说这要追溯到清朝时期。

锡伯族信奉关公开始于清初,与清政府的大力推崇不无关系。据史书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对《三国演义》手不释卷,因而《三国演义》在满洲贵族间非常流行。

“桃园结义式”的团结,关羽、张飞式的忠勇,最适合当时新兴的满洲贵族集团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当时凡是清朝统治的地区,都建有关帝庙,顺治元年,清政府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大帝”,乾隆年间,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随着清政府给予关羽至高无上的“神”的地位,自此关公也就逐渐自然地融入了锡伯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血液里,深得他们特殊的偏爱。

到后来,清政府调集数万锡伯族官兵进行屯垦戍边,也着力在精神上借助关公之忠、勇来鼓舞士气。乾隆还曾经亲自给伊犁、塔城、乌什几个关帝庙分别题词为:“神佑新疆”、“声灵绥祜”、“灵镇新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关公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锡伯族饮食锡伯族人忌食狗肉是因为什么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是因为什么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但有些人却不这样认为,甚至会吃狗肉。而对于锡伯人来讲,狗不仅是劳动力,更是伙伴,所以在锡伯族文化中,他们是禁食狗肉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锡伯人对狗如此钟爱呢?他们与狗有着怎样的关系和故事?锡伯族人是忌食狗肉和禁用狗皮:锡伯族发源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系打牲部落。狗是锡伯族的一种劳动力和忠实的伙伴。平时它为锡伯家庭看门望户,防止盗贼窜入;当孩子们进山时,它能保护小主人的安全;当放牧时几条猎狗可保护上百只的羊群;当夫妇共同上山打猎时,把孩子放在摇车里,留一只狗在下面守护,然后大人带着其它的狗去打猎,这时狗又是猎人的左膀右臂,帮助猎人捕获猎物。正是因为猎狗忠实的为主人终生服务,永不变心,锡伯族有一句谚语为“狗不嫌家贫”。所以锡伯族对狗是很爱惜的,锡伯族把它当做伙伴和朋友。民族习惯绝对不能杀狗和食狗肉,也不能扒狗皮,做褥子、袜子...
· 锡伯族信仰锡伯族人信奉萨满教吗
锡伯族人的萨满教信仰过去锡伯族的宗教信仰较杂,曾经有过对天、地、日、月、星等的自然崇拜;对鲜卑兽、狐狸、蛇、虫、古树、人参等动、植物的崇拜;对土地神“巴纳厄真”、谷神、瘟神、牲畜神“海尔堪”、灶神“肫依妈妈”、门神“杜卡依恩杜里”、娘娘神、河神“罗刹汉”、山神“阿林乌燃”、引路神“卓有恩杜里”、猎神“班达玛法”、柳树神“佛多霍玛法”和渔神“尼穆哈恩杜里”等神的崇拜;对灵魂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所信的程度都不一样。一般说来,主要是崇奉“喜利妈妈”,素信萨满教,兼信佛教——教。萨满教是锡伯族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基本观念是崇拜大自然,相信存在鬼神,万物有灵。它把自然界划为三界。天上(天堂)为上界,是诸神所居之地;地面为中界,是人类所居之地;地狱(阴间)为下界,是魔鬼所居之地。锡伯族人认为,萨满是居于人和鬼神之间的使者,有时萨满可做鬼神的代言人,向人转达鬼神的意愿和要求,又可代表人去向鬼神祈祷...
· 锡伯族习俗锡伯族人"卖小孩"是什么意思
锡伯族人"卖小孩"习俗过去,锡伯族人家里要是有小孩夭折了,之后再有小孩出生时,母亲的眼睛就会被蒙上,小孩一出生即被抱走不能被母亲看到。随后小孩将被送到村庄里另一户人家寄养,这户人家会精心照顾这个小孩7天。到第7天早晨,寄养了小孩的这户人家就要套上牛车带着小孩在村庄里转上一圈,边赶牛车边喊“卖小孩了,卖小孩了……”声音在村庄里回荡,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走遍了村庄里的大街小巷之后,牛车就会赶到小孩父母家门口,又有人开始大喊“卖小孩了……”,叫过几声之后,院门开了,小孩的家人会出来询问这个小孩怎么卖,这时候母亲要待在家里还是不能见这个小孩。寄养小孩的那户人家就会出价“我们的这个小孩可是个小宝贝,你想要就拿50担谷子,50担高粱,50条金子,50锭银子,你买不买?”小孩的家人上前看看一个星期未见的宝贝孩子,当即答应买下这个小孩。卖小孩的牛车在门口等待,小孩的家人则回屋筹集对方开出的价码。不一会儿,...
· 锡伯族民居锡伯族民居为什么以西为贵
以西为贵,锡伯族民居锡伯族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民族,关于锡伯族的起源也有着许多说法,但是占主流的还是女真、鲜卑、高车部色古尔氏等这些族群发展而来。而在锡伯族中,房子的居住也是有着一定的讲究的,每间房间入住的人不是随便谁都可以的。锡伯族的住房经历了历史的变化。古代是帐篷、草房、马架子、地窝子。清朝时期,锡伯族的房屋建筑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有平房(马架子,多向东),此外还有人字形大屋顶房、“杜喀包”(门房或厢房)、“哈什包”(库房)。新中国成立前,锡伯族的房屋材料多为木、土,造法简单多是先用木料搭起房屋的骨架,然后用土坯垒起来抹泥、刷灰。房屋前面墙两头,都有一米多宽的“玛图”(实为挡风的屏墙),房屋的廊檐和玛图并齐,故老式房屋廊檐很宽,它的优点是可避风遮雨,保护门窗不受风吹雨淋。目前锡伯族群众多建盖“来兰皮”房屋,其造法大致如下:房屋垒到一定高度后,把比碗口粗的椽子从中间锯成两片(细一些的不锯)...
· 锡伯族文化锡伯族的民间歌曲有哪些
锡伯族民间歌曲音乐是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而民间歌曲是锡伯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中其了解锡伯族的生活变迁,这种民间歌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和继承了许多优秀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其中锡伯族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文化中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数量有限,但在内容上却深刻地反映了锡伯族西迁200余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传承与研究价值。锡伯族民间歌曲可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四类:田野歌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而且又为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它的特点在其曲调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和歌词格律等诸方面。它几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