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满族文化 满族传统的冰上运动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03
转发:0
评论:0
满族文化满族传统的冰上运动简介,滑冰、滑雪广泛流传于东北各地满族民间。由于东北地区结冰期较长,一年之中差不多

  滑冰、滑雪 广泛流传于东北各地满族民间。由于东北地区结冰期较长,一年之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结冰期,所以满族向有把冰雪视为一种圣洁的象征。据文献记载,清代把浑河的浮冰,列为里室祭招祖先的供品之一。每年小寒这一天,官府要到浑河凿冰窖藏,以供礼部火祭之用。而浑河又是宫廷冰上运动的天然大冰场。从那时起浑河一带的满族,就经常自发的在冰雪上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乾隆皇帝的《冰嬉赋序》中的“固俗”,就是指当时百姓冬季的体育健身习俗。

  “固俗”就是民间所称的“跑冰鞋”。据说“跑冰鞋”后来一直是当时八旗子弟必须操练的一项军事项目。在北京每年冬季,都要在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子弟的滑冰技术,规模相当盛大。

  后来又由跑冰鞋衍生出来的滑冰车、抽冰嘎(即冰上"打陀罗")、"冰戏"、"冰嬉"、"冰上足球"等多项冰上体育活动。满族入关后,又把这些冰上体育活动带到了北京。跑冰鞋是沈城(现在的沈阳)最早的一种滑冰运动,源于满族渔猎时期。清八旗兵的操练,并列为军事技术项目。最早使用的跑冰鞋,是用兽骨制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滑冰技巧的提高,沈城冰鞋演变成双刀与单刀两种。冰鞋木底上嵌有铁制冰刀,刀比木底短,停止、转弯可借助木跟。比赛者穿上冰鞋进行比赛,内容有比速度、“转龙射球”等。上个世纪50年代后,这种冰鞋在民间仍然可见到。

  滑冰车:所谓滑冰车,是用一块二尺左右的长方形木板,在板下装上嵌铁条的横木做成。站在冰车上,双手紧握冰扦,向前支撑滑奔;另一种是指人在爬犁上,以冰扦子撑地、或借地形的坡向前行的一种体育活动。

  溜冰:左脚踏着一块小木板,板下嵌有铁条,右脚下缚上铁制脚蹬,不住地划蹬,推动左脚下的滑板向前飞奔,势如飞燕。

  踢行头:在清代十分盛行。冬季在冰地划界,两队队员脚蹬靰鞡(冬季保暖的皮鞋),来往攻守,将行头(熊皮或猪皮缝制的圆月形绵软物,或以猪膀胱灌鼓为囊,(形如今日之足球)踢入所划线中,得分多者为胜。

  抽冰嘎:冰嘎也叫“冰猴”,木制,圆形尖底,底都嵌铁钉或圆铁珠,中间有一圈凹刻。玩时,把缨鞭绕在凹刻处,放在冰上一甩,并不时抽打,冰嘎便飞转起来。

  雪地走 雪地走是一种满族妇女喜爱的一种雪上体育活动,是指降雪后,妇女穿上“寸子鞋”在雪地上行走,比赛速度快慢。雪地走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清代宫廷女子在雪地里比谁走得快而不湿鞋的活动演变而来。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广泛开展。通常作为运动会中的游戏表演活动,其趣味性强,能达到活跃赛场气氛之目的,深受观众欢迎。

  雪地走是在田径场或平坦雪地上取60米。80米或100米的距离,设起点和终点。要求将鞋底垫高10厘米(或穿木展)。走时既要维持身体平衡,又要有一定的速度,接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列名次。

  赛船-满语称“赛威呼”,是一场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后来出现陆地赛威呼的形式。比赛时,五人为一队,其中前四人面朝向终点,第五人朝向起点,四人排列同握两根木杆,第五人独握一根象征舵的木棍。一起朝终点正向或反向跑,以先达终点的队为胜。

  角觝:满语称“布库”,又叫撩脚,即摔跤。清入关前即已盛行。皇宫内时常有摔跤表演和比赛,并专设“善扑”营,对摔跤进行训练。在民间,这种体育竞技活动也广为流行。比赛时,双方只穿褡裢和短靴。预备时,两脚叉开站稳,两臂交叉顺肩至腰间,相互抱住。比赛开始后,可用摔、绊、背等招式,以把对方摔倒在地为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满族服饰满族传统服饰简介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历史上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影响。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二十世纪以来,满洲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代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古代,满族先世的服饰,一年四季...
· 满族舞蹈满族歌舞文化简介
萨满祭祀歌舞:满族的信奉萨满教,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在跳神过程中,萨满腰系铃,手执鼓,着神衣神裙,伴着神器声响翩翩起舞。祭祀歌曲有《清神调》、《背灯调》、《跳饽饽神调》等,舞蹈有《腰铃舞》、《单鼓舞》、《铜镜舞》等。祭祀时载歌载舞,表达崇敬、赞美、祈求之情,后来发展成为满族舞台艺术的歌舞。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亦称“打单鼓子”或“耍腰铃”。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大五魁舞:又称“五魁舞”,是满族民间一种庆...
· 满族的传统服饰
满族的服装主要分为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旗装旗装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旗装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女式的旗装和男式的旗装基本相同,只是女式的旗装多一些装饰。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的服饰,满族的旗装裁剪简单、圆领、前后襟宽大,袖子窄、衣衩长,便于满族人上下马。鞋饰满族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则是穿猪皮或者牛皮靴,年纪较大的老人则多数穿高腰毡鞋。满族女人穿鞋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的鞋子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佩饰满族人主要佩带的饰品分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不同的身份佩戴相应的首饰,因此,满族的首饰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帽饰满族女人基本上是没有帽子,男人则有帽子,主要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满族女人冬季用来御寒的);马褂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
· 满族文化满族语言文法简介
满语有6个母音,22个辅音,10个用于拼写汉语词汇的特殊字母。母音分阳、阴、中三性,同性母音互相和谐,辅音也有和谐现象。满语字母在词头、词中、词尾的书写方式不同。与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语和蒙古语相似,满语中存在「母音和谐」现象,即词干母音决定词缀母音,词干以a、e、o结尾,则词缀也以相同母音结尾,例如sula-ha,mute-le;词干以i、u结尾,词缀多为e,如bi-he,ku-he等。满语最初以建州女真方言为规范语,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吸收了其他女真部落及锡伯等族的语言後,满语在北京发生音变,产生新方言,称为「京音」。其特点包括动词词尾-mbi的b不发音,ci、ji的母音发音极轻,ong、oi读成eng、ei等。但是满语的口语与书面语一致,发生音变之後,书面语也随之发生改变。满语词汇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後置词、连词、拟声词、拟态词、感叹词、助词。名词和代词有格和数的变...
· 满族文化神秘的满族鹰文化简介
满族先民的崇鹰习俗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这可以从某些考古文物中得到印证。1972年夏天,黑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大小兴凯湖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其出土的文物中反映原始宗教的艺术品有三件:一为用兽骨雕成的鹰头;二为骨角雕成的游鱼;三为陶塑的人首像。骨雕鹰头,是一件七厘米长的圆雕,系用坚硬的石器在兽骨上精心雕磨而成。整个体势呈弯月形,鹰的眼、口部雕琢清晰,手法简洁古拙,构成一种寻觅和猎取食物的神态。经测定,这个造型生动的骨雕鹰首至少有5至6千年的历史。如从艺术角度观察,现代人仍被原始初民善于观察、捕捉动物形象的绝好技艺而折服、倾倒。但是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在人类的文化意识中,艺术——审美观念还未独立出来,也就是说它还没有脱离宗教意识的襁褓。在这个时代,初民群团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是生存斗争,这个时期的“艺术”品在我们今人眼光中,主要反映的是蒙上宗教与神话色彩的生存意识。新开流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