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 满族的“子弟书”是怎样盛行的
子弟书是中国清代北方的一种满族说唱文学,属鼓词类。盛行于乾、嘉、道三代,至光、宣时始趋于没落。因为它的“词婉韵雅”(注:闲园《金台杂俎》:“分东西城两派,词婉韵雅,如乐中琴瑟,必神闲气定,始可聆此。”引见孟瑶《中国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12月),621页。),所以在当代的艺坛上地位极高,曾被推崇为当时说书人之最上者(注:缪东霖《陪京杂述·杂艺》:“说书:人有四等,最上者为子弟书,次平词,次漫西城调,又次为大鼓梅花调。”清光绪四年刊本,1页。),满族人士,甚至尊称它为“大道”(注:语见《拐棒楼》子弟书:“自从那小窗故后缺会末,霭堂氏接仕袭职把大道传。”)。
它之所以被称为“子弟书”,主要是因为它的始创者、作者、演唱者、听众等,多以八旗子弟为主。而且演唱者因为有“子弟”身份,在演唱时,还有“请场”的仪式和规矩。
这种曲艺的体制实渊源于鼓词,但无说白。至于它的唱词虽仍以七言为主,然而可以随意增加衬字,最多一句有长达三十字者。其实子弟书一句长达二十字以上的句子颇多,如韩小窗《徐母训子》,即有二十七、八字一句的,而《雷峰塔》卷中,更出现两句长达三十字。其中故事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者,可以不分回:而关目繁杂,篇幅稍大的,则可以分为二、三回,甚至三、四十回,回约百句,间有回目。
每回之前,又多以七言一首开端,叙述作者的写作动机或总括全书大意,名曰“诗篇”,俗称“头行”。它的歌词每两句押韵,每回限用一韵,韵用我国北方戏曲与曲艺所通用的“十三辙”。二回以上的作品可以每回换韵,也可以一韵到底,不加限制,十分自由灵活。
现存的子弟书大约有五百种以上,它的题材来源,则以取材于我国明清两代通俗小说、元明清三代传奇与当时北京流行的散出或京剧等故事占最多,为数在三百种以上;而以描写当时北京社会生活及风土人情等为题材者,也有近两百种。前者不乏极为优秀的作品,它们的艺术成就,往往远在原著之上,而且影响深远,流传极广;而后者所保存当代的社会史料则极为丰富,实为后人研究清代社会史最珍贵的资料。
子弟书的曲调最初只有西调。“然仅有一音,嗣而厌常喜异之辈,又从而变之”,遂有东调。西调又名“西城调”、“西韵”,音节近于昆曲,阴腔极多;东调又名“东城调”、“东韵”,音节如高腔,正大浑涵,有古歌遗响。
关于子弟书的作者,他们的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现今多已湮没不传了,但根据现存作品的诗篇与结尾曲文等,可以考出作者的别号或书斋名的约有百余种五十多人,较著名的罗松窗有《庄氏降香》等八种,韩小窗有《千金全德》等二十二种,鹤侣氏有《集锦书目》等十八种,芸窗有《刺汤》等七种,竹轩有《借芭蕉扇》等六种,西园氏有《桃洞仙缘》等六种。其中罗松窗是西调的代表作家,韩小窗则是东调的代表作家,二人是专业的子弟书艺人,作品以取材于我国著名的小说戏曲故事中情节动人者为主;鹤侣氏、芸窗二人则是业余作家,他们写作子弟书,目的在陶情自娱,所以多取材于身边琐事或借题发挥。综观此四人中,自以韩小窗在当时的地位最崇高,艺术成就也最大。
子弟书影响清代其它曲艺极大,当时各地区的大鼓书、快书、石派书,甚至马头调、牌子曲等,它们部分优秀的作品,大多是根据子弟书的名篇改编而成。
惟因其它曲艺的兴起,反而促使子弟书趋于没落。加以自韩小窗亡故之后,子弟书艺坛即后继无人,复因唱腔千篇一律,又三板一眼实在难学,后期作品乏善可陈,终于一蹶不振,从此失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4/746964c8-09c2-467b-8b23-45b089d550b9.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4/ea106e9a-cc89-4385-88f3-af921029f258.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8/7d7ae245-027b-4006-8ed5-c2b8d9abb7f5.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4/bd55abc1-526e-4833-81fa-1ff298224ce4.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4/1aa6a399-cd90-48d4-8413-253ce57cde36.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