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乌孜别克族音乐 乌孜别克族民歌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8
转发:0
评论:0
乌孜别克族音乐乌孜别克族民歌简介,乌兹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

  乌兹别克族分布在新疆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乌兹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兹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语族,乌兹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文或哈萨克文。

  乌兹别克族的歌曲种类很多,其中有舞蹈歌曲、礼俗歌曲等。

  埃希来或称“大艾修来”、“穹艾修来”,属民间歌曲。唱词为多段式律诗,每段四句,每句13至16个音节。内容多是悲叹人生苦难、失恋痛苦或劝人止恶行善等。篇幅较长大,为多段式发展型结构。第一段常具有开头性质,以后各乐段依次为小高潮、中高潮、大高潮,最后是结尾。每乐段四乐句,每乐句长10多小节。旋律以级进为主。有较强的叙诵性。情绪由深沉起,渐转激动,最后回到深沉结束。全曲音域宽广,有时超过两个八度。调式结构以七声为主,同一首民歌,甚至同一乐段内常采用各种调式、调性的变化,演唱时常用回音、颤音、倚音,滑音等装饰手法,以苍老、深沉的音色,独具特色和风韵。主要由民间歌手埃希来奇或阿皮孜在各种聚会上演唱。

  “叶来”为乌兹别克民间歌曲的一种,亦称“也勒来”。唱词为多段式律诗,每段四句,每句七音节居多。内容以表现爱情为主。节奏鲜明,情绪明快,大多能为舞蹈伴唱。音乐结构短小,音域一般不超过一个八度,句首及各乐句的衔接处多跳进和各种切分节奏。多在民间集会上演唱。主要曲目有《博斯唐》(意为“绿洲”)、《亚里亚》(意为“情人”)。

  礼俗歌曲主要有《乌帕尔》和《亚里亚》。《乌帕尔》为民间婚礼歌舞曲,乐曲结构方整,具有回旋性。曲调朴实生动,情绪欢快热烈。《亚里亚》即劝嫁歌,在婚礼中送新娘时唱。曲调短小,别具风格,音乐是回答式两乐句乐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乌孜别克族音乐乌孜别克族音乐有何历史
乌兹别克族的先民由粟特人、马萨盖特人、花剌子模人和南下的语人群融合而成。古代粟特人主要生活在中亚细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也称为河中地区。公元前2世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人部落开始陆续进入中亚细亚地区。随着交往的加深,当地土着的粟特人部落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操语的人群。根据活动区域的不同,这部分人一直被称为人、布哈拉人、费尔干纳人、花剌子模人、撒马尔罕人。公元874年,中亚的粟特人建立萨曼王朝,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中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并将古波斯文化与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波斯文化,为乌孜别克族的形成奠定基础。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古典套曲等许多种;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等,表演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民间音...
· 乌孜别克族历史乌孜别克族称谓简介
乌孜别克族的先民由属印欧语系的伊兰人和南下的蒙古-昔班尼汗国牧民混合而成。古代伊兰人主要生活在中亚细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也称为河中地区。公元前2世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人部落开始陆续进入中亚细亚地区。随着交往的加深,当地土著的伊兰人部落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操语的人群。根据活动区域的不同,这部分人一直被称为人、布哈拉人、费尔干纳人、花剌子模人、撒马尔罕人。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最早来源于公元14世纪时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钦察)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元史上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金帐汗国在乌孜别克汗的统治下,国势曾一度强盛,在当时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然而好景不长,从公元14世纪中叶开始,金帐汗国便因汗位之争而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到了公元15世纪,国困民乏的金帐汗国终于土崩瓦解。这时,作为金帐汗国组成部分的白帐汗国日益强盛起来,其统治范围内的...
· 乌孜别克族历史乌孜别克族历史简介
上古中亚人种主要为伊兰人及操东伊朗语的印欧语裔族群中的印度─伊朗支。中亚地区既然是“文明的十字路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迎来了不同的族群,包括六世纪时入侵的人、七世纪入侵的阿拉伯人和十三世纪入侵的蒙古人。人在横跨欧亚大陆的汗国(包括中亚)境内推行语化。阿拉伯人的入侵导致了整个地区的化,蒙古人的后裔则成了今日中亚哈萨克及乌兹别克两国的主要族群之源。乌兹别克族占了今日乌兹别克共和国人口的八成。哈萨克族则占了哈萨克共和国人口的六成。乌兹别克经济以农业为主;哈萨克则仍然维持草原游牧文明的特色。尽管如此,两国主体民族的族源原来其实是十分接近的。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创立时,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封地是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地区(即今日的哈萨克和西西伯利亚)和花剌子模。术赤之子昔班则得到了从乌拉尔一直延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广阔领土作为他的封地。十四世纪初,昔班的后裔乌兹别克汗接受了教。一四二八年,其后裔阿不勒海尔汗...
· 乌孜别克族习俗乌孜别克族生育习俗简介
乌兹别克妇女生育习俗颇为讲究。在生孩子时,丈夫是绝对不准进屋的。产妇在7天之内必须足不出户,饮食起居,则由婆母、嫂子、弟妹等人悉心护理。命名礼孩子一出生,丈夫要向亲友们报喜,而诸亲友要备礼贺喜,婴儿出生的第3天,要举行命名礼。婴儿的名字一般都要请阿訇或知识渊博、有名望的长者命名。名字往往是教的经名。如圣贤、哲人、英雄的名字,或吉祥、祝福之词。命名之后,主人要摆酒设宴招待阿訇、长者。有时,婴儿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为之命名。摇篮礼乌兹别克族孩子的满月不做酒,但在孩子出生的第11天大宴宾客,祝福母子家人,甚为隆重。婴儿出生的第15天,父母再宴亲朋,为孩子举行“摇篮礼”。当日给婴儿穿上新装,由亲友或邻居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起来放在摇床上,让老人念祝福词。洗礼更为隆重的是婴儿出生40天时举行的“洗礼”。这一天,婴儿父母要准备好一只大澡盆,再从清真寺取一点土,然后把土和一枚金首饰(如...
· 乌孜别克族节日乌孜别克族节日简介
乌孜别克族传统节日:圣纪节又称毛吾来提节,圣纪节是阿拉伯语“冒”的意译,是纪念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教历的3月12日。节日期间,各清真寺装饰一新,人们一大早就去清真寺听阿訇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努肉孜节是乌孜别克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每年阳历3月22日,乌孜别克族人民都要欢度努肉孜节,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努肉孜节时,乌孜别克族都举行一种称为“苏麦莱克仪式”的传统聚会,在农村,人们还要用麦苗熬制“苏麦莱克”粥。在熬制过程中,人们围成一圈,载歌载舞。熬好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将粥分发给大家。肉孜节又叫“开斋节”,是乌孜别克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肉孜”是“”的意思,教教历9月为斋月,期间,凡成年穆斯林教民每天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两餐,白天绝对禁止饮食。至9月29日或30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