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俄罗斯族文化 俄罗斯族有何民族工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4
转发:0
评论:0
俄罗斯族文化俄罗斯族有何民族工艺,俄罗斯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其民间工艺十分丰富和发达,富有艺术性和民族风格

  俄罗斯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其民间工艺十分丰富和发达,富有艺术性和民族风格,对新疆和黑龙江等地的民间工艺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俄罗斯族男性主要从事靴鞋加工、裁剪缝纫和木工雕刻等行业,他们设计制作的男女皮鞋、皮带等品种多样,色彩鲜艳,加工精美,深受人们的欢迎。俄罗斯族女性主要从事编织与刺绣,她们能用各色毛线、丝线编制挂毯、坐垫、地毯、头巾等,上面还绣有人物、花鸟、野兽等图案,美观大方,精致高雅,都是精美的手工艺品。

  套娃是俄罗斯着名的传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打开娃娃的肚子,会发现可以一层一层的剥下去。套娃不仅只数多,而且每套娃娃都大致不同,或许表情,或许颜色,还有每套娃娃的肚子上都描绘了迥异的故事、景物和文化。

  俄罗斯族是一个纯真善良的民族,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孩子的欢乐童年就是在美丽的俄罗斯童话的陪伴下度过的,像小红帽和狼外婆、野天鹅、三只小熊的故事等,都让人百听不厌。而世界闻名的俄罗斯套娃之所以如此在大千世界深受欢迎,是得益于这些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

  俄罗斯套娃最早的创意就是为了取悦孩子而做成的木头娃娃,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于是故事里着名的人物、动物都被做成了娃娃。随着时间的推移,套娃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大小不一的娃娃一个套着一个,让人更觉趣味。

    14世纪至今,最早起源于莫斯科以南70公里的俄国古镇Zagorsk的套娃,由于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艺以及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积淀,受到了各国大小朋友的喜爱。渐渐地,套娃素材也越来越丰富,除了童话人物外,历史人物、权贵政要,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都成为创作的对象。按照肚子里含有小娃娃个数的不同,套娃以分成5件套、7件套、12件套、15件套等等。

  至于可爱的俄罗斯木娃娃为什么被称作套娃娃,这里面还有一番渊源呢,在旧时俄罗斯农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两个十分普通的妇女名字。学者们指出,这两个名字中含有拉丁词根“mater”,意思就是母亲。听到这个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户农民家庭里的母亲,通常是一个健壮能干、略显肥胖,生育了许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这么多小娃娃,于是套娃(matryoshka)就自然而然成了精雕细刻、色彩鲜亮的木娃娃们的名字了。

  套娃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是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见到表妹就将一排木娃娃送给表妹以表达思念之情,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又一传说讲的是千年前,一个小男孩在放羊的时候走失了可爱的小妹,他非常想念妹妹,就刻了一个,每天带在身上。过了几年,他想妹妹应该长大了一些,于是又刻了一个木头娃娃,就这样一直过了几十年,小男孩成了英俊小伙子,身边一直带着自己刻的木头娃娃,他把这些一个比一个大的娃娃一个套着一个,思念的时候一个一个的打开来看。由于它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直至今日,在俄罗斯某些地方仍保留着男孩赠送女孩套娃的传统。

  俄罗斯套娃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需经过楦空、烫花、镶金等工序手工制成,由大到小,层层相套或一字排开,情趣盎然。单单木材的准备就颇费时日,莱姆树、桦树、椴树是制作套娃的理想木材,一般在初春时节,树木中富含汁液,砍倒后剥去树皮,只剩少数几环树皮以防止木材开裂,然后暴露于空气中通风。

    如果要做中等尺寸的娃娃,就要晾干两年,而如果要做15件套的娃娃,那么每个娃娃的内壁要做得很薄,对木材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般要晾干5至6年。每个娃娃要经过15道工序,大小都不用工具测量,而是凭借艺术家们的感觉和经验,他们独特的手工设计使套娃们变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不正是代表着多福多贵、多子多孙吗?套娃的深层含意表达了人民对家庭和民族的热爱与尊重,对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至今,俄罗斯套娃仍颇受青睐,你无论是亲临俄罗斯还是在游历于中国其他地方都会买一套带回家的,因为套娃不仅是孩子们的好伙伴,且是独具俄罗斯风情的手工艺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俄罗斯族音乐俄罗斯族民歌有何特征
俄罗斯族的民间歌曲有仪式歌曲、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和舞蹈性短歌等类别。仪式歌曲主要是反映人民生活习俗,在婚丧仪式中所唱的歌。仪式歌是俄罗斯民歌的重要形式,多与这个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相关,主要用于婚丧类仪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婚礼歌。传统的俄罗斯族婚礼中,姑娘出嫁的前一天亲友们都会赶来祝贺,并在女伴们为新娘梳洗打扮时唱歌送行,是由新娘的亲属、女伴们怀着离别之情唱的,歌声充满着离愁别绪,令人伤感不已。《飞去的燕子》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婚礼歌。抒情歌曲以反映爱情生活为内容,旋律优美,多采用二部、三部合唱,或1人领唱、众人合唱。歌手们自由地选择自己所乐于担任的声部,并即兴地为曲调配上和声。唱时各声部自由组合并随时进行调整,以保持声部的平衡,如《渔夫之歌》就是一首领唱与二部合唱的抒情歌曲,高声部采用富于特色的俄罗斯自然小音阶,低声部用旋律小音阶。并用拍节奏。歌词叙述了渔夫3个儿子的爱情故事。旋律具有抒情...
· 俄罗斯族习俗俄罗斯族有何婚姻习俗
俄罗斯族实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结婚须征得父母同意。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皆可通婚。俄罗斯族的传统婚礼十分隆重,程序和仪式也十分繁琐、复杂。举行婚礼要事先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请不来,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行为,会引起主人的不悦。婚礼先在女方家举行,来客用餐、唱歌、跳舞,热闹一阵,结束后,由男方亲友及新郎组成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去迎亲。迎亲队伍快到新娘家门口时,女方的亲友把大门关上,并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开门钱,给钱后新郎才能进女方家的门。按照传统习俗,新郎新娘还要到教堂去举行证婚仪式,新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桂冠,与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答复之后,双方要交换定情的信物,然后由神父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并对新婚夫妇祝福。仪式完毕,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和宾客,接着举行舞会。晚上还要仿照汉族人的习惯,闹一闹新房。俄罗斯族人的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父亲是家长,掌管家庭经济...
· 俄罗斯族建筑俄罗斯族建筑有何特点
位于新疆西北角的边境城市塔城,是一座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小城,其浓郁的俄罗斯味道,不仅表现在玛洛什冰激凌、格瓦斯、列巴、玛林娜酱等俄罗斯美食上,那些俄式建筑缓缓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更耐人寻味。斗篷式黑铁皮屋顶、木地板、房屋高大、墙壁厚实,内部有毛炉、雕花桌椅,这些元素成就了风格独特的俄式建筑。而红楼、双塔、四中教学楼这些俄式建筑,更成为了塔城的地标性建筑。塔城的俄罗斯建筑日益受到重视保护,据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向飞介绍,解放初期,塔城市拥有俄罗斯式的民居和公共设施近300座,仅存10座,其中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有6座,其余的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哈尔滨,虽然也存在许多俄式建筑,但多为当年官方建筑,民居很少,当地也鲜有人会此营造技艺。保护和传承俄罗斯族的民居营造技艺,对研究中国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历史、建筑艺术、民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塔城市准备将两座百年俄式民...
· 俄罗斯族饮食俄罗斯族有何饮食习惯
俄罗斯族的饮食,在许多方面保留着早期在俄国生活的传统习俗,同时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列巴俄式煎菜。俄罗斯族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黄油的面包;午饭是面包,菜;晚餐较丰盛,多是米饭、炒菜,或是抓饭、面条等。俄罗斯族人的饮食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煎、烤、炖、炸、煮等烹饪习惯,又吸收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和经验,俄罗斯族的饮食依然保持着传统风味,他们制作的面包、糕点品种繁多,味道鲜美。他们特别喜欢吃黄瓜、西红柿等营养丰富的蔬菜。他们制作的拌有牛奶、鸡蛋、黄油、果酱的点心为当地其他民族所仿效。俄罗斯族牧民家庭生产的熏肠、熏火腿和小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俄罗斯族人喜爱饮酒,善于制做各种食品和饮料。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红菜汤瓦”,自制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俄罗斯族的主食主要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种较硬的面包)和煎饼,副食有肉...
· 俄罗斯族文化俄罗斯族茶文化是怎样的
人们通常认为俄罗斯族人嗜酒如命,其实说俄罗斯族人嗜茶如命倒是更贴切,因为前者虽典型但并非人人如此,而饮茶却是每个俄罗斯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一项生活内容。俄罗斯人认为,茶叶具有舒心、提神、醒脑、养气、去闷和解忧的功效。在工作之余,喝上一杯茶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也是交流信息、联络感情的重要手段。因此,许多机关、企业、学校、厂矿等都郑重其事地定出饮茶时间。俄罗斯饮茶的记载始于1567年,先受到上层贵族的宠爱,17世纪后期迅速普及到各个阶层。到19世纪,茶仪、茶礼、茶会、茶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茶字成了某些事物的代名词,连给小费也叫“给茶钱”。在俄罗斯族人的家庭生活中仍离不开茶炊,只是人们更习惯于使用电茶炊。电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没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没有其他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变成单一烧开水。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特别是格鲁吉亚红茶。他们对中国的茉莉花茶很感兴趣,认为这种茶香飘四溢、沁人心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