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历史 京族有何宗教信仰
信仰多神京族崇拜多种,民间的神灵崇拜,有的带有浓厚的自然崇拜色彩;有的受道教、佛教的影响而成;有的则来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他们所信仰的神,按其供奉场所,可分为“家神”、“庙神”和“哈亭神”三种。民间的神灵崇拜,并不在乎神的神位、神格和神权的高低大小,而在乎神灵身对民俗生活的参与程度。对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民间只承认其存在,却不作祭祀,而对保佑渔民出海平安的镇海大王以及能为百姓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却倍加崇奉。哈亭里的神位“哈亭”诸神和京族民俗生活关系密切。“哈亭”是京族人家供奉“村社保护神”的场所,也是村社议事的处所,此外,它还是哈节祭神、乡饮、唱哈(唱歌)娱神的地方。 1911年以前的哈亭较简陋,只是木柱草盖的亭子。 现在的哈亭都是砖瓦房,较大的占地约200平方米,能容纳一二百人坐席。哈亭正殿供案上设置诸神神位,但其所奉供的神灵各村有所差异。 澫尾、巫头两地的哈亭,供奉
信仰多神
京族崇拜多种,民间的神灵崇拜,有的带有浓厚的自然崇拜色彩;有的受道教、佛教的影响而成;有的则来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他们所信仰的神,按其供奉场所,可分为“家神”、“庙神”和“哈亭神”三种。民间的神灵崇拜,并不在乎神的神位、神格和神权的高低大小,而在乎神灵身对民俗生活的参与程度。对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民间只承认其存在,却不作祭祀,而对保佑渔民出海平安的镇海大王以及能为百姓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却倍加崇奉。
哈亭里的神位
“哈亭”诸神和京族民俗生活关系密切。“哈亭”是京族人家供奉“村社保护神”的场所,也是村社议事的处所,此外,它还是哈节祭神、乡饮、唱哈(唱歌)娱神的地方。
1911年以前的哈亭较简陋,只是木柱草盖的亭子。
现在的哈亭都是砖瓦房,较大的占地约200平方米,能容纳一二百人坐席。哈亭正殿供案上设置诸神神位,但其所奉供的神灵各村有所差异。
澫尾、巫头两地的哈亭,供奉的是镇海大王、高山大王、广达大王、安灵大王和光道大王,合称“五灵官”,其中以镇海大王为主神,余四位是副神。山心哈亭供奉的主神是光道大王,副神是镇海大王以及本境土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京族信仰什么神?京族的宗教信仰
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的神灵大多来源于自然宗教、道教和佛教。京族地区有灵光禅寺,供奉观音菩萨;有三婆庙,供奉观音老母、柳行公主和德昭婆;有伏波庙,供奉汉朝伏波将军马援。这体现了京族信仰习俗的多元格局。由于人们对海上风云变幻莫测的自然规律认识不足,京族人民信奉的神灵同海洋密切相关,虔诚供奉镇海大王、海龙王、海公、海婆等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出海平安,渔业丰收。京族人家中还供奉祖灵和灶神、土地神等。此外,恒望、竹山、楠木等村有天主教堂,当地京族人信仰天主教,属北海教区指导,派有司铎、修女在此主持教务。信教群众在教堂里念经祈祷,信奉上帝,遵从教习,遵守教规,结婚时按天主教的教规举行仪式。天主教在京族其他地区的影响不大。在京族人的宗教信仰习俗中,有善神,也有恶神和邪魔,灵魂观念普遍存在,并渗透到京族群众生活的各个侧面。京族渔民织成新渔网,未下水捕鱼之前,以及在捕鱼季节里,都要在海边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的...
· 京族历史京族有着怎样的历史起源
关于越南京族(越族)的来源问题的探究,就要追述到我国的百越民族。因为越南族的祖先是百越中的骆越。了解骆越得先看百越。百越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和南部,直至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等东南亚各国,甚至印度东部等地都存在百越后裔。那么,这些地方为何有中国的百越民族的迹象呢?这就得说说百越民族最终的归宿。中国历史上有段时间是百越民族的迁徙时期。这段时期正是我国的秦汉时期,多战事,有史料记载: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先后多次出兵,几经征战,终于征服百越,将其纳入秦朝版图。秦末汉初,中国北部战火正酣,南方的百越也闹起了独立,这种状况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最终在汉武帝的强力推动下,彻底征服百越,将其纳入汉朝版图。秦汉两朝对百越民族的征讨,使得百越各民族生活困难,不得安宁,再加上中原王朝历来就歧视南方的少数民族,百越族人民迫于生计,于是举国迁徙。期中有一部分迁往东南亚地区,在这部分迁徙的百越民族中有骆越。接下来我们先对...
· 京族服饰简介京族服饰有何特点
过去京族人在平时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男性穿的是长没膝盖、无领无扣、窄袖袒胸的衣衫,宽而长的裤子,腰间束着彩色腰带,一般是束一两条,也有多达五六条的,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妇女的下装与男性无异,既宽又长,遮过脚背;惟上装却与男性相反,紧身窄袖、衫脚仅至腰间的短上衣,也是无领胸开襟,但有三颗纽扣,不束腰带。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对衣裤颜色的要求有所不同青年人一般喜欢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配以黑色或褐色的裤子;中年人是青色或浅绿色上衣,配以黑裤;老年人多用棕色衣或黑衣黑裤。若在盛大节日里,或赶圩入市、探亲访友时,妇女们往往要加穿一件类似旗袍但下摆较宽、矮领窄袖的长衫,其颜色大多是黑、白和薯茛染成的红褐色。最富有特征性的是,妇女无论是平时或外出,上身的袒胸处都缝有一块绣有美丽图案的菱形遮胸布,俗称“胸掩”,既实用又美观。由于“做海”,习惯于水上生活的缘故,京族人过去平时都不穿鞋袜,哪怕在寒冬腊月也总是打赤...
· 京族历史京族为什么会叫“京族”呢
在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追本溯源,她的先民在秦汉时代属南越国,后归交趾郡,与骆越有某种亲缘关系。而就现今居住在中国的京族来说,其祖先乃是十六世纪初开始陆续从越南北部的涂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徙而来的,至今不到500年的历史。1951年中央访问团联络组曾深入京族地区调查访问,并写出《防城二区巫头、澫尾、山心越南族概况》,文中写道:“据老辈传说,越南人(即京族——引者)原先住在越南的桃山(即涂山——引者)做海为生,大概10多代前,刘、阮两姓在海上打鱼,赶着一群大鱼来岛上,当时岛上没人住,荒草树木,虎兽很多...
· 京族建筑京族的“石条房”有何特点
京族的传统住房是草庐茅舍,京族人称之为“栏栅屋”。其墙壁是用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等作墙壁。屋顶盖上茅草、树枝叶或稻草。为防风吹,屋顶还压以砖块、石块。屋内四角以20厘米到33厘米高的木墩(多为苦楝木)或大竹或石头作柱墩,再在柱墩上横直交叉地架以木条和粗竹片,上铺或草垫。屋内用竹片隔成三个小间。老人住正间,子女住左右侧间。“栏栅屋”保留了百越“干阑”式建筑的遗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京族的起居条件发生了根本的改善和变化。其明显标志就是“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这种房子是用长方形灰白色石条砌的墙。每块石条约75厘米长,25厘米宽,高20厘米。从地面到檐首之间砌石条23块;从檐首向上到封山顶之间砌石条10块。在屋顶脊和瓦行之间压着一块连一块的小石条。屋内分左、中、右三个单间,单间前都留出一条宽敞的过道,贯通全屋。农具、工具放在过道墙脚边。左右两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