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京族文化 近代京族民间文学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8
转发:0
评论:0
京族文化近代京族民间文学简介,京族民间文学的演进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京族社会发生

  京族民间文学的演进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京族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种矛盾的冲突日益加深。《渔工苦歌》、《十难歌》、《杜光辉的传说》和以计叔为中心的一系列机智人物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纷繁复杂的近现代京族社会现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京族民间涌现出不少颇具才华的民间歌手,他们都能缘事而发,即兴编唱,歌唱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反映五光十色的世态人情,抒发委婉曲折的民族精神。1980年以后,京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得到了系统、全面的搜集、翻译、整理和出版,如《京族民间故事选》、《京族民歌选》,还有其他许多作品被收进各种民间文学选本中。

  京族作家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建国以后的事。目前,已形成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电影响文学剧本等体裁兼备的作家文学文体格局。京族小说的创作以李英敏为代表。京族作家文学创作所涉及的题材和内容,远远超出了京族“三岛”地区的社会生活,超出了本民族的狭小范围,而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京、汉、壮、苗、黎等民族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生活。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以海南各族人民的武装——琼崖纵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背景,刻画了众多的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展现了京、汉、壮、苗、瑶、黎等族人民为了求得自由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壮丽画卷。

    京族小说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李英敏的《椰风蕉雨》、《金色的道路》、《夏朗》、《红树林传奇》、《走出大森林》、《赵司马仔》和张永东的《归家》、《梦的变故》等。

  京族的诗歌创作,植根于京族民间文化的沃土,深深打上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烙印。许多诗作,或取材于民间素材,或直接采用民歌的表现手法,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渗透着南方海滨文化的韵味。京族诗人苏维光的《维光苦情歌》、《掷木叶》、《石花》,潘恒济、莫振芳合作的《斩龙传》,张永东的《夏雨》等诗作,都在京族诗歌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京族文化京族民间文学是怎样发展的
京族的许多文学作品是京、汉或京、壮文化交流的产物。如京族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董永与刘姑娘》、《米碎姐和糠妹》等,显然是分别受到汉族的《董永传说》的深刻影响,进行再创作加工而成的。此外,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被译成京语,用京族民歌曲调演唱。京族文学史上的珍品——《金仲与阿翘》,则是京汉文学交流、各种文体不断演化的结晶。它历经中国历史事件→中国史学家的史书记载(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中国作家文学(汉语古文短篇小说→汉语话本短篇小说→汉语话本长篇小说)→越南作家文学(越语六八体叙事长诗)→京族民间长歌与故事(京语演唱、讲述和汉语粤方言讲述)的演变轨迹,成功地以徐海和王翠翘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他们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京族民歌丰富多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常见的诗律有六、八言,每两句为一个单元,上句六言,下句八言,押“六六腰韵”,即每一...
· 京族历史近代的京族是怎样发展的
京族在迁到江平地区之间已处于封建社会阶段,迁来之后,在京、汉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农业渔业生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红坎村“哈亭”的碑文上,就有“官事重役,不堪其苦”,“人民饥馑……”等记载,反映了京族劳动人民过去生活的悲惨景况。1840年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了我国的大门之后,京族地区长期被法国帝国主义者侵占和统治,在法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京族地区的渔、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洋纱、洋布的大量倾销,京族人民的许多传统工业被迫停业,不少渔民、农民在法帝国主义者的催残下,倾家荡产,流落到当时法帝国主义者统治下的越南海防做,受尽了折磨。解放前国民党的统治更使京族人民遭受空前的灾难。国民党反动派对京族劳动人民的榨取,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如“用粮赋税”、“渔盐海税”、“人丁税”、“过秤税”、“乡保长米”、“自卫班长”等,无奇不有。京族社会长期留下来的以“翁村”为首的长老制度,也被...
· 京族文化京族传统的渔业文化简介
渔业是京族的传统产业。在各类渔业生产中,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曳网渔业和杂渔业。渔业工具有拉网、塞网、渔箔、刺网,以及用于专门渔猎对象的鲨鱼网、南虾网、海蛰网、鲎网、墨鱼网等。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等等,都是较简单的小海作业了。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条件有所差异,从事的作业种类也有不同。尾主要以拉网捕鱼,山心主要以渔箔捕鱼,而巫头以渔箔和塞网捕鱼。渔具之多、分工之细,形成了京族独特的渔业文化。拉网有大小之分。大的拉网高3米,长400米,整幅网身由6张缯网缀连而成,网眼小而密。小拉网由4张缯网组成,网眼大而疏,网长330多米,两头高2.3米,中间高3.3米,略成桃叶状。操作时,前者需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操作程序为:先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其二,在发现鱼情的地方,划小艇或竹筏将渔网慢慢放开,由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其三,操网者分为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滩岸拉收...
· 京族哈节简介京族是怎样过哈节的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屋顶的屋脊正中塑有双龙戏珠的吉庆形象装饰,哈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设有京家人信奉的诸神神座,殿内的柱子上都雕写着具有民族习俗特色的楹联或诗词。整个节日活动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迎神: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把所养的“象”(其实就是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人组织参加“哈节”乡饮,听哈的人(即有资格入席的人按先后次序登记在本子上,每年轮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数,为“哈头”筹办祭品。)各养一头大猪,养时要把猪洗得白白净净,不得弄脏,也不能咒骂,称为“养象”。到了节日...
· 京族信仰有哪些?京族神谱初录简介
京族神谱初录(1)祖灵:民间相信祖宗有灵,各家厅堂的正壁上都设有神台,以供列宗祖灵。这种神台又称“祖公”,上写“○(姓)门堂上历代先远宗亲之位”。有固定的香炉,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添丁、婚嫁等喜庆事都要烧香供祭。民间称祖灵为“家神”,认为祖灵能庇佑子孙后代,有时还能以某种形式表其“神意”。(2)灶君:民间把“灶君”看作玉皇大帝派驻各家监察凡人的“天神”。“灶君”的神位多供祭于厨房的灶头边,也有些人家是供于祖公棚上的。灶君供于灶边,由于每天煮的食物,灶君都已随时“享用”,所以平时祭祀都不再另行上供。只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专门供奉灶君一次,因为这天是灶君返天廷向玉皇“禀报”的日子,在这期间,人们说话做事可以无拘无束,俗称“顺顺利利百无禁忌”。到了除夕,又给灶君烧香,迎接他回来。(3)天官、土地:京族人的庭院在与厅堂门口对面约四、五米的地坪上,有一座以砖或石头砌成的神台,高约一米,分上下两层,上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