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景颇族历史 景颇族起源于历史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2
转发:0
评论:0
景颇族历史景颇族起源于历史简介,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  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

    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

    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

    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

    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景颇族历史景颇族刀耕火种历史的变迁
景颇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海拔1500—2000米的云南边境山区。中国境内的景颇族是中国最早实行刀耕火种的民族之一。下面,笔者就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铜壁关乡金竹寨为例,探讨景颇族刀耕火种历史的变迁。金竹寨有60户人家,解放前,全寨完全依赖刀耕火种,是典型的山地刀耕火种民族寨子。本文将以金竹寨刀耕火种的历史变迁为线索,探讨景颇族刀耕火种的起源、传统刀耕火种技术及刀耕火种农业与原始宗教及生活习俗的关系。一、景颇族刀耕火种的起源景颇族祖先最早发源于青藏高原,之后逐渐向云南边境的带雨林迁徙。在这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他们不断改变生活生产方式,以适应生态环境变化。在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经历了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物质文化变迁,形成景颇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金竹寨是不耕种水田的,完全依赖刀耕火种的旱地农业。二、景颇族传统的刀耕火种...
· 景颇族历史文化有哪些?景颇族文化简介
婚俗景颇族的传统婚恋别具特色。青年男女交往大方自由,他们将自由恋爱称为“千脱总”,意为串姑娘。通常采用唱山歌的方式,由相识相爱到结百年之好。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买卖,采用抢婚的方式。另外还通行单方姑舅表婚,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了“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风俗景颇族热情好客,凡是来的客人,主人会热情招待。景颇人重视礼尚往来,在农闲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以酒肉、饵块粑粑、鸡蛋、糖果或自己家里的土特产如蜂蜜、草烟赠送主人,客人走时也往往是满载而归。当你要离开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告辞。如果你不说一声就离开,人家会说你无道德、缺教养。景颇人喜欢上山采来阔叶,当作碗碟,但在饮食中,叶子千万不能倒用,否则会被当成仇人而遭怒视。到景颇家里做客时,不要在房内久站,应即按位置就座。如果有人告辞而去,不能抢坐其位置或板凳。平对妇女不能托下巴而坐,托下巴而坐表示。妇女就...
· 景颇族的历史景颇族的族称族源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现在的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
· 景颇族历史景颇族的信仰有哪些
祖先崇拜景颇族认为人同其他自然现象有同,不是由“拿”所主宰,而为一种特有的“南拉”(nanamlmla)所主宰。即使死后,南拉仍然继续生存。景颇族就是以南拉这种观念为基础建立了自己所特有的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观念。建立在灵魂不灭观念基础上的祖先崇拜,集中反映在为死者举行葬礼的仪式里。景颇族人死后的宗教仪式十分繁琐,尸体要停放每家特设的“甘桶”(鬼门)处,用粗树干刨成长方形的木槽当棺材盛装遗体。刨制木槽棺材时,还要专竖一根上端束有竹枝作幡的树竿。由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在屋内四周挥舞,每舞一周便绕竹幡作刺击状。在晚上,同村和邻村的青年男女群集死者家中,为死者跳祭祀舞。董萨董萨是景颇族原始宗教的祭师,也是景颇族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继承者。董萨除了主持部落、村社的祭祀外,还兼为社会成员驱鬼医病,因此又是巫师。董萨分为斋瓦、大董萨、小董萨三个等级。“斋瓦”是巫师中地位最高的,他对本民族的历史、典故、...
· 景颇族历史景颇族的“木脑会”是怎样来的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是“木脑”盛会。每到夏历正月十五那天,数百里山乡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鸣枪放炮,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举行“木脑”盛会时,吹响高亢嘹亮的洞巴,敲响大鼓大锣,在“铮跟铮跟”的鼓锣混合声中,四个身穿龙袍、头插各种鸟类羽毛、装饰着野猪长牙齿(其中两个还多戴一顶犀鸟大嘴的帽子)的带头者首先跳起舞来。这个节日的来历,还有个神奇古老的传说。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人们不会跳“木脑”,只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有一次,太阳公公派使者来邀地上的人去参加他举办的“木脑”盛会,地上派雀鸟参加。在“木脑”结束返回地面的途中,雀鸟在一棵大青树上休息的时候,看见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子,恩年念雀便向大家呼唤:“快来吃这些果子吧!”这时,恩宾毖雀站出来建议:“我们也象太阳子女一样先跳“木脑”,欢庆一场。然后再高高兴兴吃这些果子,好不好?”大家都同意了,有的雀鸟还推选犀鸟做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